曾老师讲古诗——《村居》
(2020-11-29 11:00:39)
标签:
文化 |
村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村居》一诗写的是居住在乡村见到的景象。
第一句交代时间,描写乡村二月“草长莺飞”的美景,第二句承接第一句继续描写乡村二月的美景,不同的是第一句写大景、全景,第二句写小景、局部景。两句描写的景物有“春草”“黄莺”“杨柳”“春烟”,这些景物给人的感觉是生机勃勃。“拂提扬儿醉春烟”一句中的“醉”字很有韵味。杨柳是不会醉的,说杨柳“醉”是用了拟人的手法,“醉”字既写出了笼着春烟的杨柳美丽的姿态,又暗示笼着春烟的杨柳是令人陶醉的。
诗歌的前两句描写景物,后两句描写人的活动:放学归来的儿童放风筝。放风筝是最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活动:天气晴朗、有风但风力不太大、放风筝的时候人还要适度地跑动。放风筝对于儿童来说就是放飞梦想,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所以诗中写“儿童散学归来早”,“儿童散学归来早”并不是说儿童早放学、早归来,而是儿童放学后赶紧回家,为什么赶紧回家?抓紧时间放风筝呀。“忙趁东风放纸鸢”一句中的“忙”字内涵丰富,儿童为什么“忙”呢?一是急于放风筝,二是担心风停了。儿童的快乐心情也在这个“忙”字中体现出来了。
(曾老师讲古诗已录制成视频,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曾纪焕”或登录“今日头条”搜索“曾纪焕老师”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