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曾老师讲古诗——《静夜思》

(2020-11-14 10:43:09)
标签:

文化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也是一首幼儿启蒙古诗,其普及程度与《咏鹅》《春晓》相近。

从主题上来看,《静夜思》是一首思乡诗,但诗中并没有让人透不过气来的浓重乡愁,只是描写了简单的景物和人物简单的动作。第一句写景:床前明月光。有人考证说这里的床是一种坐具,相当于今天的凳子,而不是今天人们用来睡觉的床。其实诗中的“床”是一种坐具,还是卧具,并不重要。因为这句的重点是写月光。第二句写人物的心理:疑是地上霜。游子误以为地上的月光是霜。月光是银白色的,霜也是银白色的,二者有相似之处,这是游子把月光误作霜的客观原因。霜是深秋时节的现象,给人的感觉是冰冷的,可见游子把月光误作霜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觉得冷。“疑是地上霜”将游子身在异乡、缺乏温暖、感到寒冷的处境巧妙地写了出来。寒冷是游子思念家乡的原因,也是游子思念家乡的结果,游子因寒冷而思乡,因思乡而感到寒冷。后两句写人物的动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人把这两个句子理解为抬头看天上的明月,低下头来思念家乡。其实,“举头望明月”的时候也在思念家乡,“低头思故乡”的时候也在望明月(地上的月光),“望明月”的动作和“思故乡”的感情不是分离的,而是相伴相随、融在一起的。为什么“望明月”的时候会思故乡呢?因为“举头望明月”的时候会想象到此时的月光也照着故乡的亲人,想象到亲人也在举头望明月,于是思乡之情就更加强烈了。

《静夜思》是一首形式十分简单的小诗,幼儿诵读时无须过多、过深的理解,往往反复诵读几遍就能记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对这首诗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

(曾老师讲古诗已录制成视频,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曾纪焕”或登录“今日头条”搜索“曾纪焕老师”观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