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曾纪焕
曾纪焕
博客十周年地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16972积分
  • 博客访问:11,556
  • 关注人气:82
  • 获赠金笔:12
  • 赠出金笔:0
  • 荣誉徽章:元老博主兑换图片博主服务兑换私密博文现有金笔50支
正文 字体大小:

曾老师讲古诗——《悯农》

(2020-11-12 09:03:15)
标签:

文化

 

李绅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悯农”的意思是同情农民。两首诗共同的主题都是“悯农”,但表现主题的角度不同:《其一》是从农民受到剥削残酷的角度表达对农民的同情,《其二》是从农民劳动艰辛的角度表达对农民的同情。

从修辞和表现手法来看,《其一》主要运用了夸张、对比。“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农民收获粮食之多、耕种面积之广。将“春种一粒粟”和“秋收万颗子”对比,将“四海无闲田”与“农夫犹饿死”对比,揭露了统治者剥削的残酷,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其一》是对农民劳动和命运的概括描写,虽然没有从根本上揭露农民命运悲惨的根源,但将农民命运悲惨的现象展现在读者的眼前,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如果说《其一》是对农民命运的概括描写,那么《其二》则是对农民辛苦劳作的具体描写。“锄禾日当午”写农民在炎炎烈日下为庄稼除草,“汗滴禾下土”写农民在烈日下劳动时流汗之多。“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两句选取农民劳作的典型片段,将农民劳作的辛苦充分地表现出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写粮食来之不易,用感慨的形式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劳动场景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盘中餐”的“粒粒皆辛苦”。“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因此成为用来提醒人们珍惜粮食而流传最广的诗句。

李绅的两首《悯农》诗,表达了可贵的思想感情,可惜的是李绅做官以后,随着官职的升高,忘记了初心,“渐次豪奢”,吃一餐饭就要花掉很多钱。据传,李绅爱吃鸡舌,每餐光耗费活鸡就达三百多只,院后宰杀的鸡堆积如山。与李绅同时代的韩愈、贾岛、刘禹锡、李贺等人都对李绅嗤之以鼻。李绅死后,受到了“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惩罚。虽然李绅死后受到惩罚的直接原因不是生活奢侈,但李绅如果能不忘“悯农”的初心,就不会落得死后被追责、还贻祸子孙的下场,可见不忘初心的重要意义。

(曾老师讲古诗已录制成视频,可关注微信公众号“曾纪焕”或在“今日头条”搜索“曾纪焕老师”观看)


阅读(692) 收藏(0)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