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个人九成仓位的中国平安近期一飞冲天,相比“满仓踏空”的投资者自感特别的幸运。作为中国平安的铁血拥趸者始终对平安不离不弃,现在的上涨是应得的回报。我曾经也多次说过无论其股价如何波动将以平安的净资产作为心中的股价,这是建立在对平安公司本身良好基本面充分认知基础上的自信和决心。但股票市场有时亢奋的情绪会超出人的想象,拥有流通A股47.86亿股的中国平安竟然在短短的6周内从最低40元一口气到最高63元上涨幅度达57.5%。说实在的现在的60元估值并不高,57%的涨幅也很平常。而短暂的6周时间要涨近60%就令我不太安心,其实慢慢涨就是到100元我也不会抛出一股平安。现在的情况就如同跑万米的选手跑了2圈就以百米跑的速度来跑第3圈,那么后面的22圈如何跑得下来。虽然中国平安目前处于风口,但也有点站上浪尖的隐忧,小盘爆炒是投机,蓝筹暴涨同样也会摧毁价值。当年的519行情从1047到1756上证上涨67%也只用了7周时间,过后就跌去近400点幅度达22%。当然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不过会有其相同的韵律。
细看本轮上涨行情,资金推动特征明显,券商提供的两融是散户加杠杆入市的最佳工具,单融资规模已超8000多亿。而对于高净值的个人客户,更青睐伞形信托计划,保守估计全行业伞形信托市场存量规模不低于1500亿元,两者相加已过万亿,这样的股市高杠杆资金规模前所未有。目前实体经济基本面和上市公司赢利能力其实并不乐观。理论上,股市与经济增长应互为晴雨表,两者具有正相关关系。从中国股市发展历程看,出现过两次维系时间较长的背离时期。一次是1996年的牛市行情,1996年4月1日到12月12日,上证涨幅达124%。另一次就是始于今年7月的本轮行情。或许这次因高杠杆资金过万亿使得指数涨幅超越1996年的行情,但没有上市公司赢利业绩的同步配合,光靠资金流动性充裕,长期是无法支撑股指持续上扬的,过万亿的高杠杆资金也是双刃剑助涨也会助跌,暴涨过后必然一地鸡毛。
这么多年一直满仓持有股票,不尽科学合理。并且9成仓位均配在平安一家,显然进攻有余防守不足。也有背于价值投资在于保值增值的宗旨。趁这次“大象被大风吹起”的机会调整一下配置。在上周五平安上60后减了10%的平安,打算平安股价每上升5%就减10%直至最后保留30%平安为止。减持后的资金一部分以现金形式保留,另一部分在医药消费中找相对低估且增长稳定的白马股配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