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中国平安 |
“投资和投机”哪个更好?这个话题那么多年来每每被提及,也每每被争论。确实两者都可以拿出极其成功的例子来说事,开出租车出身的刘益谦靠股市投机成为福克斯榜的亿万富豪,同样姓刘的万科董事刘元生先生当初投万科390万人民币,是典型的价值投资今年光万科分红就有近5000万元的股利入帐。有不少人对此想入非非,认为自己未来多少也存在这种可能性。其实“二刘”的成功案例对亿万股民来讲绝对是小概率事件,要是跳出股市看实业界这样的案例并不鲜见,不过你并不会闪过有把实业界成功人士作为榜样的一丝念头。
进一步讨论投资和投机孰优孰劣。价值投资派会说:如果刘益谦不把法人股赚的钱大部分转移到字画上,依旧在股市上投机折腾恐怕早晚得从福克斯榜上消失,刘益谦也承认老是与股市拼刺刀怎么可能拼得过。但投机的拥趸者也会说:你刘元生又不是巴菲特,除了万科,你能否再找一家“科万公司”死了也不卖试试,看看还有没有每年5000万的分红。
股票市场存在的投机属性确实会提供众多的短期收益超高的机会。但它比彩票和赌场更具有欺骗性,就人的认识而言谈及彩票和赌场基本是与运气可单纯划等号的东西,而股市则不同,偶然赚大钱却会使自己认为具备有不靠运气赚钱的能力,容易把投机当投资事业来看待,容易上瘾这就是最要命的地方,也就是很多人对股市难于割舍的原因。我个人也有在519网络股行情的一年内从20万达到80多万的超高收益记录,只是很快被吐了回去。但潜意识里还认为自己是高手,为维护大家眼中的高手现象,收益好时大肆宣扬,亏损时刻意回避。所以我相信短期投机神话的存在,但对大多数神话的持续性报以绝对怀疑态度。
投机贵在善于捕捉变化,投资贵在守住相对不变且确定性的东西。所以前者波动性远高于后者,而后者可持续性显然又高于前者。尽管投资和投机共存于股市中,但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游戏,打个不恰当的比喻,篮球和足球同属球类运动项目,篮球比赛A队就算拿了100分的高分,但得分没B队高结果还是输。90分钟的足球赛最后C队进一球,D队一球未进,结果C队赢。这篮球好比投机,足球好比投资。篮球的高得分(投机的短期高收益)与足球的低得分(投资的稳定低收益)一个用手一个用脚是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你总不能在上半场踢了45分钟一球未进而跑进篮球场拼命去投三分吧。投资和投机泾渭分明,两者真要比试和争论的话,必须看长期的最终结果,在过程中比只能是鸡同鸭讲。
当然对价值投资本质是有个认识过程。我个人就曾有过很大的认识偏差,最典型的莫过于中国平安的投资,以为平安是用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在牛市里具有较高的弹性,熊市买入等待牛市疯狂后卖出完成价值实现,再等待有安全边际时买入长期持有。虽然这个投资循环过程包含了蓝筹、安全边际、长期持有等价值投资诸要素,其实并非等同价值投资,实质还是对牛市的投机。且不说能否在牛市疯狂后套现,即使给你胜利大逃亡,赚得的钱如何处置也是个问题,这就像私募名人李弛5、6千点得以抛股套现,想想指数跌一半3000点总有安全边际了吧,果断买入金融股,没料到股指再跌一半到了1600点,最终盈利变亏损。在此并不是贬损李弛先生,因为换了我或他人亏损额或许更大。对牛市的投机方法对目前的点位和时点而言,尽管股市熊了七年,我们不谈日本也不细说美国1932-1950长达17年;1966-1982共15年的非牛非熊的震荡是何种情况,只想让你去查一查与我们经济情况相对接近的台湾,其台湾加权指数见12495点以后,再也没有回到这个历史高点,不创新高的震荡市要走多少年,查后肯定让你晕。不过对后市我既不是看多派也不是看空派,而是根本的无知派,后市存在牛市、震荡市、甚至熊市均是可能的选项。好在对后市演变的无知丝毫不影响以后的股票投资,价值投资毕竟是投资季节而非天气。
价值投资主要是分享企业本身的成长,所以我相信企业平均长期收益率7或8还是靠谱且正常的数值。貌似不高还是比长期国债收益率4.5要高了不少。至于巴菲特的长期投资收益能达到近20%,除了投资能力超群外,保险浮存金的低成本、保险资金的高杠杆放大效应以及保险资金源源不断的流入(发生危机或流动性枯竭时提供现金支持)也帮了不少忙,如果没有保险资金的帮忙,有人计算过年收益应该不超过13%。长期而言13比7能高出6也相当了不起了,这高出的6可能的原因:挑选的企业特别优秀;贪婪中恐惧,恐惧中贪婪获得的超额收益。
正因为如此,小资金和年轻人并不太适合价值投资。50万的小资金价值投资10年才刚好接近100万,对照现在的房价水平缺少了吸引力,还不如冒风险搞投机趁有行情靠胆大加运气有个几倍收益再来价值投资保值增值,要知道投机市场的特征就是赚得多不如输得快。年轻人严格意义上并非不适合价值投资,照理价值投资越早越好,时间越长越好。而是因为不经过长时间的折腾你不会愿意主动跨入价值投资这扇门。以我个人的经历;从听消息进入股市——技术分析——接受价值投资思想——进行价值投机——走向价值投资正途。反反复复也得花费十多年的宝贵时光。尽管目前的主要仓位依旧是中国平安,但对其的投资已经赋予了新的投资内涵,只要保险业的行业发展空间依然足够大,平安在业内还能保持住强大的竞争力,平安的ROE还可持续保持15%以上的水平,其净资产增速在历年平均增速17%之上,我们别指望比管理层高明,对其生意指点江山,只要马明哲还身体健康地在岗位上工作,就坚决守住平安。除非像苏宁、上海家化这类对公司长期发展有影响的不确定因素出现,才抛股暂时回避观望。至于其他与公司本身长期基本面无关的市场因素,例如:指数涨得不少、题材股飞涨、蓝筹就不涨;港股通来临;IPO注册制实施导致的流动性紧张等。可以统统不予理会,只把平安的每股的净资产当作心中的股价。
经过多年平安的持有也深刻理解到像保险、社保这些拥有巨额自有资金的大机构确实应该价值投资,而基金则不必。如以我过去的认识,在目前的点位和时点趁现在有人气保险和社保应与基金形成合力把行情顶上去,让广大散户该解套的解套该赚钱的赚钱,基金的净值相应得以提高,基民也可踊跃申购,基金把申购的资金再追加投入股市,股指再上一个台阶,保险公司的权益资产也得以增加导致净资产的迅猛增长,形成一个多方共赢的局面有什么不好。而偏偏保险公司配的权益资产比例非但不增还在减少,像平安的权益资产就大部分配在大行的高息股上,其他保险公司基本也是如此,根本不采取进攻的方式,完全是处于防守的态势。而现在从价值投资出发就能很好地理解这样的状况。我承认大蓝筹具有前所未有的低估值,但这只是大资金进场的理由之一,我们可以再重温巴菲特买中石油的情况,当时的中石油估值低毫无疑问,更重要的是其ROE由低向高发展的趋势,见表1
表1
中石油(H)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roe |
14.81 |
19.52 |
24.21 |
25.88 |
24.25 |
19.86 |
14.41 |
而基金在目前国内如此的投机气候下不进行价值投资是有其合理性,毕竟是拿管理费靠规模提成,不兴风作浪,没有行情就没有饭碗,券商也是如此。投资和投机,井水不犯河水。你踢你的足球,他打他的篮球,调整好各自心态,不自寻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