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国平安公布了2013年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数据,我把2007年至2013年的7年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数据统计后列表。
中国平安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寿险(亿)
|
792
|
1011
|
1322
|
926
|
1189.7
|
1287
|
1460
|
财险(亿)
|
214
|
267
|
384
|
621
|
833.3
|
987
|
1153
|
健康险(亿)
|
|
0.33
|
0.95
|
0.62
|
1.31
|
2.1
|
3.08
|
养老险(亿)
|
1
|
11
|
21
|
41.7
|
49.95
|
58.6
|
69.7
|
总保费
|
1007
|
1289
|
1728
|
1589
|
2074
|
2335
|
2686
|
环比
|
|
28%
|
34%
|
-8%
|
30.5%
|
12.6%
|
15.0%
|
从表中可见:平安的寿险从07年的792亿上升到13年1460亿,增加了84.3%;财险从07年的214亿上升到13年1153亿,增加了438.7%;总保费从07年的1007亿上升到13年2686亿,增加了166.7%,其总保费的年均增速达到18.7%。由于基数越来越高近几年的增速超出20%已经很困难了,但与同行的人寿年均增速10%和太保的15%相比较已相当领先了。保费多有何用?我们暂且撇开很专业的思考角度,就从常识出发,保费多就意味着子弹充裕,先不谈保费投资就看保费中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金。不是说银行在不远的将来要搞存款利率放开吗,没有存款就谈不上贷款,存款利率放开后银行间首当其冲的竞争就是拉存款,比的就是存款的数量和成本。到时同样是民营银行的民生和平安银行进行比拼,我想平安银行存款的数量和成本至少不会吃亏,因为有平安保险公司巨量货币资金的支持。当然对平安银行的支持,平安银行也将会以利润反哺平安集团。再看保费投资。近期股市低迷大家均感同深受,尤其大批优质股跌破净资产成为一大看点,如看指数还未破1664和998,但无论1664还是998,万科(拥有300多亿货币资金)和以白云机场为代表的公用事业股都未曾跌破净资产。现在你不仅可开银行和地产公司,还可进入垄断行业开机场。即使大多数传统行业要被新兴产业所替代,但你总不能不去机场在家里直接坐互联网去纽约吧。在股市待久的投资者对目前的机会也看得很明白,只是苦于没有更多的现金子弹。而平安的权益类(股票加基金)仓位按3季报连38%都不到。对于不做股票的人而言6000点的1千万与1600点的1千万没多大区别,但对股票投资人来讲含金量完全不同。假设平安的股票投资能力很差,也没能力再找到第二个云南白药,那么余下的超过60%的可投股市的资金就以投资债券的思路,找些跌破净资产股息率又比债券高的标的越跌越买,暂时套住也没关系,每月还有源源不断的保费入帐。如果指数跌回1000点,工商银行跌到汇金的成本价1元,可以想象其他股票会跌成什么样,此时平安的权益投资是会有损失,但1元的工商银行股息率可达20%以上,可用股息来弥补一大部分损失。考虑到目前的低迷状况和后期牛熊的不确定性,现在并不是单纯比拼股票投资能力的时候,而是谁有钱谁就是大爷的时代。所以重仓平安,跟随马大爷很安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