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斌先生被称为中国实践巴菲特价值投资的标杆式人物,其私暮基金过往的长期业绩也是可圈可点。但其一句‘茅台一年内再上300元’却引起轩然大波,甚至还存在但斌故意利用其影响引诱散户买入茅台进行托盘的观点。不过我个人并不相信但总有此种主观故意,‘茅台一年内再上300元’这句话我看主要还是讲给其私暮基金持有人听的。但作为纯粹的价值投资者确实不应该也不必去预测二级市场的价格,世上根本就不存在能准确预测股价的人,即使对公司的价值完全透彻了解的巴神都不知道何时其持有的公司到何价格,何况我们的但斌呢。究其本质原因无非是但总自己的私暮基金给其造成的压力所致,而同样是巴菲特价值投资追随者的段永平不给人理财不收管理费,更无须证明自己就潇洒得多,摆脱外界人为业绩压力的干扰完全可坚持固有的价值理念,就如他所说的:“投资犹如打高尔夫,一两杆的高分不影响结果,稳定更重要。投资应以减少失误为本”。确实存在的业绩压力会迫使我们曾经的投资高手主动去寻找投资机会,而不是沉着地等待机会,那自然会增加失误的概率。目前市面上已发行上千只私募产品,管理这些信托产品的投资经理基本云集了各路的投资高手,经过最近几年的市场的起伏,最近三年收益超过30%的私募产品只占整个私募产品的2.6%,也就是说2.6%的顶尖高手每年收益10%都不到,与我们的心里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但要看单一年度收益超过100%或200%的比比皆是。赚得快不如输的多。我们就以但斌为例,长期观察他的博客,涨幅百倍的腾讯、迭创新高的上海家化、广州药业、同仁堂、奇虎360、贵州茅台等等尽数国内外之大牛股纷纷纳入囊中,这些股票过去几年普遍上涨三五倍以上,而结果如何呢?但斌的旗舰产品马拉松集合信托2007年2月成立以来,6年多的收益率只有40%多,最近三年也基本处于横盘走势。另一只产品融新263东方港湾1期2010年底成立以来,近三年收益也只有10%多点。那么反观汇金,我们一般把汇金的焦点聚集在其是否救市上,并不关心它买的股票,它从不买贵州茅台、云南白药之类的大牛股,只买工商银行这类大盘僵死股,说是托市,但以5到6年计凭心而论有多少人的收益能赶上汇金。为何原因,无非是汇金买得低,几乎没有失误而已。但斌纳入如此多的牛股,最终收益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必然是失误多使然。在此我没有贬低但总的意思,我丝毫没有怀疑但总的股票投资能力,只是觉得帮人理财这种鞭打快牛的方式所形成的无形压力对但总的股票投资或多或少带来不少的负面影响。在减轻压力方面,又不得不提到巴菲特他老人家,他的伯克希尔哈撒韦从不送股拆细股票,拒中小散户于千里之外就是高明的减压方式。
我们很多朋友热衷于在网上晒业绩预测股价,尽管此方式比较有趣,但实际对投资是有害的,晒业绩是为证明自己,同时也会给自己增添压力,明明是在低位买的好公司,正好遇到市场有题材股行情,自己的股票就是不涨而题材股却在不断飙升,晒出的业绩遭到网友的嘲笑,起初或许不以为然,但半年以上持有的股票依旧不动,信心已悄然动摇,开始考虑为换股找理由。真得换了股,往往原先的好股倒是慢慢走了出来。这种案例是举不胜数。预测股价也有三宗罪:第一,不论以技术还是价值出发来判定股价,很容易导致满仓。第二,既然对预测股价信心满满,那么必然会去融资操作,放大杠杆虽然能放大收益但也相应放大了风险,对于子弹并不充裕的个人投资者显然不利。第三,影响投资心态。
做股票钱赚得多不如输得快,此现象并不单单是因牛短熊长造成的,其本质原因就如同我们平时的“斗地主”。做地主成功是赢不少,但失败就输更多。所以不轻易做地主不送邮包是很重要的防守策略,良好的防守策略往往是“斗地主”长期最终赢钱的决定因素而不是牌好牌坏和运气之类的东东。所以主动减压和消除诸多不利因素,坚持正确的理念,有意识地培养良好的投资习惯,不赢钱也难。尽管是口号式的大道理信不信由你,反正我是信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