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笃学勤探索研训交融收获丰

分类: 工作室 |
潜心笃学勤探索 研训交融收获丰
——陆清华名师工作室11月简报
层林尽染的深秋悄然流逝,寒意渐浓的初冬信步而来。在这初冬时节,工作室一行人热情似火,积极进取。她们在教育、教研、教学各个板块聚力前行,共思成长之路,深探教育之意,共研共进,追光前行。
一、教研促学,延展教学之“根”
教之美,在于积蓄与薄发;学之美,在于钻研与提升。结合工作室整体工作计划及工作室成员实际所需,有序开展主题丰富的专题培训,旨在构建教育新理念,拓宽视野促提升。
11月,罗晓敏、唐文武参加全国第5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展示及观摩活动,罗晓敏、李印还参加了重庆市义务教育新课标新教材培训;杨兵组织并参加学校语数学科校本教研活动;张文主持区级小课题“小学语文中高段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活动研究”,主研“多元评价助推小学生写字能力提升的教学实践研究”立项,指导青年教师王婷婷上新教师见面课《夏天里的成长》效果好;黄远鹏组织隆化五小开展2024年秋期“三叶杯”青年教师课堂竞赛活动,组织了2024年秋期英语嘉年华活动及隆化五小区级(校级)小课题开题会,指导各课题组有序开展,将课题研究切实与日常教学有机结合,切实加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罗茜尹组织开展隆化一小校区间大教研和分年级提质工作会,各学科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教师梳理本年级学科阶段检测情况及教学建议,统筹后半期教学及年级共进管理建议,明确了后半期努力的方向。唐文武组织开展校级2024年秋期教学质量分析会(语文),对实习老师黄罗源进行备课、上课、班级常规等方面的指导,还指导余廷廷执教《精卫填海》在隆化二小“2024年秋期务本联盟学校校本研训”活动中获得好评。
二、培训交流,碰撞智慧之“花”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方觉左右为师;交流促进,方能共聚星光。工作室各成员加强交流学习,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资源共享、辐射引领作用,促进工作室成员共同成长。杨兵参加了南川区教育系统党组书记、党务干部、统战干部培训,参加了重庆市首批中小学名师乡村工作室建设成果展示交流会,参加了2024年第十二期重庆学习论坛视频会,还观摩了隆化一小“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学校高质量与教师专业成长专题高级研训项目”结业仪式;罗茜尹参加了为期15天的重庆市乡村校园提升研修培训,开阔了教育视野,更新了办学理念,提高了组织实施素质教育能力,还组织召开新教师座谈会,交流经验,了解他们工作中的困惑和生活中的困难,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增强了凝聚力;韦宇到花山社区、大有小学进行家庭教育宣讲活动;张文参加了学校“素养导向的育人方式变革”开放周活动,组织了语文专场活动。
三、读书明理,厚积薄发之“智”
勤学如春之起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一起同行探课程,方能阔步促提升。成员黄远鹏自主学习《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李希贵)一书,受益匪浅,感慨颇多;骆兰线上观摩第九届“重庆好老师”演讲比赛决赛,学习陈先云在第五届小学青年教师语文教学展示与观摩活动上的发言《路径与策略》;罗晓敏、李印深入学校调研指导课堂教学东胜小学、北师大南川实验学校,组织南川区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成果评选及推报工作;杨兵收集、整理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课题《农村小学盆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效果研究》结题材料;唐文武收集整理重庆市十四五重点规划课题“以育人质量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建设研究”结题材料。
四、收获成果,绽放活动之“彩”
陈盈竹、夏小敏、郑雪梅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韦宇组织开展学校青年教师“竞彩课”展示和评课活动,辅导韦秋晴老师执教课例《山行》获得市级精品课;骆兰撰写思政论文《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参赛;11月4日,张文在学校“我和我的家乡”跨学科主题展示活动中获特等奖,22日参加了“重庆市首批中小学名师乡村工作室建设成果展示交流会”,被评为“优秀学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