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教学“本手”,成长育人“妙手”

标签:
教育课改 |
修炼教学“本手”,成长育人“妙手”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炎炎夏日,重庆市小学语文陆清华名师乡村工作室十位学员在主持人的带领下,解读新版课程标准,聆听专家讲座,观摩优秀课堂,通过教学实践,倾心修炼自己的教学“本手”,力争成长为育人“妙手”。
理论奠基,修炼教学“本手”
重庆市小学语文陆清华名师乡村工作室主持人带着十位学员学习了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参加了重庆教育学会、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评估院主办的线上培训,为学员们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6月25日,参加了“重庆市义务教育新课标新理念新实践展示交流活动”,聆听了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吴刚平教授以《义务教育课程内容改革》为主题的讲座;以及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学员博士生导师荣维东对《2022版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深度解读。荣教授从时代背景、核心理念、方案解读、课程标准、核心议题五个方面,结合自身实例,用浅显的语言阐释了语文新课程标准。观摩了来自重庆市江北区玉带山小学的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桥》和三年级下册的《中国传统文化展板制作》两堂研究课。
6月30日,线上参加了以“面向未来的教学方式变革”的主题研训活动。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北京第一实验学校校长李希贵《以三个体系架构更高水平育人模式》,重庆市江北区玉带山小学校校长邹红带来的《突破教学五个界限,让学科与生活双向深度融合》,重庆市南川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罗程的《爱与责任:共创乡村教育新未来》,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校校长张婕主讲的《5G助力教育梦,双师课堂向未来》,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李龙梅的《以心为眼看世界:视障学生生态融合教学探索》,北京开放大学校长、国家督学、专家褚宏启主讲的《落实新课标要理想与现实兼顾》,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学院院长刘革平教授《元宇宙及其教育应用场景》等专题讲座;还聆听了来自重庆市大渡口区育才小学陈冠宏呈现的三年级下册《四通八达的交通》的示范课。
学员谢娟参加了沙坪坝区教育系统2021年优秀年青干部培训,并顺利结业;观摩学习了“沙坪坝区教育系统重庆教育学会年会论坛”。学员杨兵参加了网络云教研语文学科的学习。学员郭世凤参加了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督导局举办的全国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改革专题培训班的学习。
学员张文线上学习了陈先云的专题讲座“对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革命文化内涵的基本认识”。学习了重庆沙坪坝进修学院院长龚雄飞作的专题培训“学本教学:新时代教学改革的趋势解析与路径分析”,知道了学本型课堂的特点和操作路径。重庆市教科院郭蕾老师结合具有学科特点的生动课例,从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内容、新版块入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新课标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落地。重庆市教科院初教所所长康世刚作专题培训“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通过对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研读,聆听专家的深度解读,观摩基于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教学示范课,以及各专家带来的“面向未来的教学方式变革”的专题讲座,学员们对自身的研究方向更加明确了,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奠基,在课堂实践中去掌握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灵活的教育机智,去凝练自己的教学主张,修炼语文教学的“本手”。
实践为先,成长育人“妙手”
实践为先,示范引领。工作室的全体学员,怀着对语文教育的热爱,以扎实的教学理论为基础,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实践探索,带着团队的发展目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学员杨兵组织学校教师参加了“六校联盟”暑假全员培训,并邀请教科所骆永杰、陆清华、赵太云、黄远鹏等四位专家到我校开展第四期领雁工程磨课研讨培训活动,此次活动的开展,提升了学校全体教师的学科素养和专业技能。组织学校一二年级开展无纸笔测试活动,对全校的期末考务工作进行了周密的安排。收集、整理、上交了学校三课联动考核资料。
学员张文组织学校一年级开展了“闯关嘉年华”活动;对研究的区级小课题“小学中高段语文课堂思维训练的实践研究”进行结题材料的分工和准备,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学员谢娟撰写了学校内涵发展自评报告,组织学校教师开展了劳动教育活动学年论坛活动,为学校劳动教育课题结题做好了充分准备,同时还组织学校其他两个区成长课题结题。学员邹祖术组织学校学科教研组长对教师的教学教研常规进行了综合考评,带领学校教师开展了“学研用”学年度论坛活动,并组织学校教师开展了基于“双减”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完善并提交了所主持市级课题《基于统编教材使用的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与评价研究》的结题材料。
学员罗杰组织开展了学校师徒结对展示活动,“创意与思维乐评”活动,获区领导的一致好评。学员刘丽平基于“双减”和《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拟定了小学语文学科科学有效的复习计划,带领同组教师做好期末复习、心理健康教育、暑期安全教育等工作。学员邵高竹参加了大足区第二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培训论文答辩活动,并在此次培训中获得了“优秀学员”称号。
学员郭世凤组织学校语文教研组开展“落实语文要素,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主题的集中研修活动,结合《新语文课程标准》进行了《利用课后习题落实语文要素》,准确呈现根据课后题进行有重点的教学的教学策略;组织学校全体教职工进行暑期师德及政治业务培训,传达学习了重庆市第六次党代会会议精神,带领大家学习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同时还对各学科的2022版的《新课程标准》进行了学习讨论。在重庆市第四期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融合财经素养教育实践研究”工作坊送教活动中做专题讲座《双减背景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性课堂教学设计探究》,受到教师们的好评。
凝练经验,成果初显。主持人陆清华带领学员学员邹祖术撰写作品《我与燕子的误会》《当病人》的悦读密码,学员喻辉撰写《夏天的颜色》在《今日教育》作文大本营的悦读密码本栏目发表。
学员张文撰写的论文“例谈微课中的‘学生视角’”获重庆市双减论文评选特等奖,设计的《寓言中的‘蝉’》荣获重庆市第二届中小学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一等奖。学员杨兵撰写的案例《快乐盆栽 圃育未来》获得市级一等奖。学员谢娟创作的课程《丝花诗语》参加沙坪坝区精品校本课程现场答辩验收,获得专家好评。学员喻辉指导学生参加学校开展的“我和我的家乡”主题活动,荣获“一等奖”;并被学校评为2021-2022学年度下期“教学能手”。学员罗杰参加沙坪坝区的“诵读写”活动,获区级教师朗诵“二等奖”。学员郭世凤主研的荣昌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仁义学区城乡一体化“五共”策略与实践研究》顺利结题。
工作室的全体学员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始终坚守:要蓝,就像天空一样高远。要亮,就像阳光一样灿烂!在学习和研讨中,不断扎实自身的理论功底,修炼自己的教学“本手”;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倾力于教学实践,凝练自己的教学主张,努力成长为小学语文领域里的育人“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