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家报告指方向课例引领促成长

(2019-11-27 12:48:38)
标签:

教育

文化

20191117~21日,重庆市小语陆清华名师乡村工作室的7个学员在主持人陆清华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春城昆明温暖相聚,参加全国第九届儿童阅读与语文创意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是:基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1+x群文阅读教学探索和基于思辨读写的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我们聆听了专家有关群文阅读的最新成果报告,观摩了专家带来的示范课、教研员带来的研究课、各省优秀教师带来的竞教课,受益匪浅。

专家报告指方向。1118日上午,崔峦教授给我们带来了《基于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1+x群文阅读教学探索》的精彩讲座。让我们知道了统编教材和群文阅读在理念上是想通的,在文篇组织上是相似的,在教学方法上有互鉴之处。在教学实践中,对统编教材丰富的资源进行改组或重组;广开组文成群的思路,提倡活动多样;体现读写结合、学用结合;在进一步研究基础上形成一些行之有效的课型。也让我们明白了群文阅读是基础教育课程的产物,它是群文阅读的一种实践方式,不仅是深化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特别是阅读教学改革的一个切入点,还有助于形成课内外阅读、校内外阅读、家庭阅读、社会阅读的良性循环,对构建书香班级,书香校园,书香家庭,书香社会能起到推动作用。下午,于泽元教授带来了《群文阅读:走向文本的内在规律》的讲座,从五个方面探讨群文阅读的结构化:一是从结构化到文本的内在规律,二是文本内在规律的价值及其常见类型,三是基于文本内在规律的群文构建,四是基于群文的文本内在规律探究,五是基于群文的文本批评与创新。让我们明白结构化是对群文阅读规律的揭示,只要能够够把握住结构化,教师就能够很好地组文,很好地上群文阅读课。

1120日上午,谢小庆博士给我们带来了《审辨式思维的成长》专题报告,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审辨式思维,那就是不懈质疑、包容异见、力行担责。如何培养审辨式思维和怎样提高思辨——创新思维水平,那就要尝试对一些想当然的问题进行合理质疑,思考和讨论一些没有唯一标准答案的问题。下午,整本书阅读专家余党绪给我们带来了《让整本书阅读走向快乐与清明》专题报告,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思辨,他说阅读的过程就是持续的思辨的过程,思辨的过程就是战胜惰性与惯性的过程,就是不断祛蔽与祛魅的过程。整本书阅读更需要思辨,用经典名著资源化、阅读过程思辨化、活动设计情景化,推动整本书的思辨性阅读。

1+x群文阅读”、“群文读写”、“高阶思维”、“结构化”、“ 整本书阅读”、“ 思辨性阅读”……一个个群文阅读的热词冲击着我们的头脑,让我们对“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走向有思考的阅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课例引领促成长。1118日上午,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郭蕾老师给我们带来了研究课:1+X群文阅读《好朋友该怎么说话》。郭老师在课前就为孩子们阅读文本,感受朋友情感(移情能力)打下了基础。课中从 认知性阅读体验性阅读探究性阅读三个环节展开,循循善诱,引导孩子完成教学目标,让孩子们明白好朋友应该站在朋友的立场,考虑朋友的心情来说话。课堂围绕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两条线有条不紊进行:1.阅读的推进 认知 ——体验——探究(阅读能力提升)。2.亲社会能力 认知事件——产生判断——记住行为——价值内化——行为动机(将来实现)。课后,郭蕾老师从三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是基于统编教材1+X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二是基于统编教材1+X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三是基于统编教材1+X群文阅读教学的课例分析。下午,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崔云宏老师给我们带来了研究课:课内单篇阅读《司马光》。崔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落实三个教学目标为抓手,一是读课文,读通读顺。二是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三是比较古文和白话文的异同,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接着,崔老师引导孩子总结了阅读文言文的方法:读通顺,用看图、看注释、查字典理解意思,会讲故事。拓展阅读《王戎不取道旁李》和《文彦博灌水取球》,对这一方法进行了实践运用。最后,总结出“写一个人要从一件事来写”,并对“我的妈妈很能干”可写的内容进行了交流,落实了语用。通过崔老师的课例和说课,我们明白了语文课就是要学语言、用语言,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语言、言语实践学会语文,亲近语文,能思考,能探索,能思辨。

1120日上午,江苏省如东县掘港小学校长沙建华给我们带来了整本书阅读示范课《猴子捞月》。沙校长从回忆故事,自主交流,把握起点;再读故事,聚焦重点,引导思辨;研读故事,引导质疑,加深理解三个板块,引导孩子借助图文,角色体验,感受阅读的乐趣;边读边问,加深理解,读出“不一样“的收获。让我们学到了在整本书阅读指导中,要准确把握好学生的阅读起点,抓住孩子的兴趣;要明确教学目标,并直奔目标,学习思辨阅读;运用角色体验勾联自己的生活和经验,获得审美情趣和感受;从修改文本封底重构学习经验,促进孩子的生长。下午,江苏省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校长姜树华给我们带来了整本书阅读示范课《俗世奇人》。姜校长从第一印象——画家视角;第一感觉——作家文笔;第一体悟——菩萨心肠三个模块,为学生开启了冯骥才《俗世奇人》的阅读之旅。特别是示例阅读《刷子李》的部分,一读故事情节,二读行文效果,三读言语特征,三次阅读有支架,有层次,有升华,这样有设计的课堂,让我们看到了学生思维的发生,成长的过程,体现了“可见的学习”。在课堂中,姜校长还关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给学生提供了阅读的工具:作者的话、时代背景等更多材料、资料的提供。课后,姜老师作了《基于思考力提升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专题报告,教给了我们整本书阅读的四个策略:“笼而统之”、“感而悟之”、 “推而广之”、“体而察之”。让我们明白在阅读中要复杂问题清晰化;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感受力,感在整体,感在细节;指导阅读整本书要有逻辑“脚手架”:推及关联情节,推及他人,推及自己;在整本书阅读中学会思辨:思辨主题,思辨情节,思辨表达。

1118日下午至1119日,来自云南、山西、辽宁、甘肃、湖南、四川、广西的优秀教师给我们带来了七节竞教课。老师们确定的议题多元,选材精当、思维活跃,课堂表现从容,方法运用自如,让我们大开眼界。特别是代表全体评委进行评课的王林老师带来的《向青草更青处漫溯》,他从观课的感受与总结、假如我是参赛老师、群文阅读的未来之路进行了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的评课,让我们明白了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议题要有价值;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认知水平;选取材料只要符合主题可以更多元;设计中给学生留白,给思维发展更多的空间;要根据课堂行为和学生的变化来调整课堂节奏,关注慢小孩;要注重文本的细读与理解;推荐整本书注意版本的正规性。在课堂实施中语言要朴实、指令要清晰、鼓励要得体、动静要有度、要制造乐趣。

另外,还有一些实验学校和种子教师进行了“立体阅读课程”经验分享和课程实践展示,为群文阅读在我们一线教师的教学中落地、生根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学以致用谈体会。学习期间,工作室主持人陆清华老师带着学员就学习的收获和体会进行了交流。陆老师说,群文阅读走过了近十年,从儿童阅读走进语文课堂到打造语文卓越课堂,从群文阅读:行进中的思考到全民阅读的课堂实践,从群文阅读课程建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从基于统编语文教材的课程探索到基于统编语文教材的1+X群文阅读,再到今年的基于“思辨读写”的小学整本书阅读教学探究。特别是今年是统编教材在全国全面使用的开始,群文阅读在继续做好基于统编语文教材的1+X群文阅读探索的同时,提出了“群文读写”、“思辨读写”的理念,与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和语文课程标准完全契合,这就给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引导孩子会阅读,还要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在阅读中思辨,培养孩子的审辨式思维。学员们也纷纷表示,要在教学实践中处理好单篇、群文与整本书的关系,教给孩子适用的阅读策略,整合课内与课外的阅读材料,让阅读成为常态,并尝试着引导孩子在阅读中思辨,培养孩子的高阶思维能力。

本次学习收获满满,我们不仅感受了春城温暖的阳光,也让我们感受了群文阅读思辨的魅力。学习已经结束了,但对群文阅读和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索,我们一直在路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