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索物理  实践教育 ——记西南大学教授  廖伯琴

(2013-12-24 12:03:11)
分类: 科学人物

探索物理  实践教育

          ——记西南大学教授  廖伯琴

 http://s5/mw690/003uENFrgy6FeV9Xnuc44&690 实践教育 ——记西南大学教授  廖伯琴" TITLE="探索物理  实践教育 ——记西南大学教授  廖伯琴" />


西南一抹亮色

    在宇宙这个大千世界里,我们微小如尘埃,我们平凡如蜉蝣,然而,尽管普通如我们,却有着自己的精彩,甚至,这一份精彩,可成为别人眼中的一抹难以忘记的亮色。她是中国西南地区众多普通教育者的其中一员,然而,在芸芸众生平凡的岗位上,她给自己增添了一份精彩,给别人增加了一份惊喜,她就是物理教育学的探索者——廖伯琴教授。

    廖老师是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西南大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全国高等物理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成员,全国基础教育核心刊物《物理教学探讨》主编,国家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

理论实践研究

    在科学教育课程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廖老师及其团队的研究水平常常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国内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廖老师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她负责召集了全国物理教育方面的专家,自2000年来研制并依托教育部颁布了全国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该团队还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等出版了数十部著作,在全国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如自2001年来,廖老师曾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谈课程改革、曾接受“中国教育报”、“科学时报”采访等),引起国内外相当的关注(如,2005年廖老师应邀随教育部陈小娅副部长赴美国丹佛参加了中美基础教育论坛,2008年随教育部基教司朱慕菊副司长参加了中美数学教育研讨会,随后还参加了中欧科学教育高级论坛,中美科学教育高端论坛等。)在教材建设方面,廖老师主编的全国初中《物理》教材、全国普通高中《物理》教材已在全国多个省市试验区使用。在学生学习与评价方面,廖老师及其团队也都做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以廖老师为首的研究团队具有扎实的学术基础和相当的研究能力,在科学史研究、科学教育跨文化研究方面皆取得了相当的研究成果。如,在科学史研究方面,长期进行与西南少数民族传统科技相关的研究,进行了长期系统深入的考察,这些考察不仅使课题组收集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建立了众多的调研联系网络,而且还积累了相当的研究成果。廖老师于1993年到1994年在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进行民族传统科技及科技教育方面的比较研究,其代表作《朦胧的理性之光——西南民族传统科学技术研究》,得到世界科技史巨匠李约瑟博士的赞赏,亦被李约瑟研究所所长何丙郁教授评为:“论及多种专门领域,是一部西方学界称谓有‘科际’inter-disciplines性的佳作”。廖老师近年来专注于西南民族地区科技教育与区域开发方面的研究,先后成功申报获准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西南民族科技教育与区域发展研究”和“西南民族科技教育现代转换研究”等项目。

研制物理新课程

    在教育部部署下,廖老师及其研究团队在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年连续主持了全国中学物理新课程远程培训,受训实验省有天津、福建、湖南、海南、陕西、新疆、山西、河南、江西、湖北、内蒙古、云南、山东、四川、重庆、西藏、甘肃、贵州、青海等地区。其间,以廖老师为组长,由中心研究成员为核心组建的课程团队,研制并拍摄了近300小时培训课程、研究了1000余小时的教学课例,这些新课程培训光盘用于全国的新课程远程培训,在全国产生了极大影响。廖教授领衔申报成功的国家精品课程《物理教育学》已正式升级为全国共享资源课程,在物理教育学界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她主持构建的新思考物理课程网曾在全国同类网站比较下点击率最大,现在的科学教育研究中心网站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科学普及与公民素养提升研究方面,廖老师及其团队正在闪耀著他们的光芒,发挥着他们的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