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机械出彩 汽车为翘楚 ——重庆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013-10-03 15:30:05)
分类: 绿色制造


http://s15/mw690/bed1ae0dgx6D8mnalvoce&690汽车为翘楚 ——重庆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TITLE="机械出彩 汽车为翘楚 ——重庆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学科是重庆理工大学建立最早、开办专业最多的学科之一,是重庆市重点学科。目前,机械工程学院有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下设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三个方向;工业工程专业;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汽车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方向)。学院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机械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点。

    学院拥有一支80人的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20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名。学院拥有包括“汽车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机械检测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重庆市机械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内的教学、科研实验平台,实验室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拥有大型精密实验仪器设备200余台套。学院在机械设计制造、机械电子工程、工程管理等领域形成了突出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其中零部件检测技术、齿轮制造技术和模具装备设计制造等领域在国内有一定影响。

    学院非常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数学建模、挑战杯、机器人大赛,成绩优异。毕业生主要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三资企业、行政事业单位、相关院校及科研院所等从事研发、制造、管理和营销等工作。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系是重庆理工大学最早设置的专业系之一,为重庆市特色专业建设平台,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机零和机制教研室。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律,以项目的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全过程为载体的CDIO高等工程教育理念。采用“产学研结合”和“以技术项目工作过程驱动教学体系、内容、方法的改革”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现有的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与企业共建的实验室等,以装备制造和汽车零部件产业现代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需求为培养目标;经过多年的发展,于2005年获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2010年成为该校首批博士点建设单位。现有教师共29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8人,团队相当部分教师具有一定的工程背景,为本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其人才培养方案是按照机械产品开发“原理方案-技术设计-制造工艺-试验评价-工程管理”的基本流程,理清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思路,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培养基础平台化,专业建设特色化,服务面向多样化,人才应用能力化”的人才培养特色。近5年教师公开发表教研论文13篇,承担教学研究项目12项,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3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教师完成科研项目128项,其中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3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8项;获得专利授权43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公开发表论文总数为128篇,其中重要期刊和国际会议90篇,EI等三大检索收录15篇;前沿研究项目有国内首台“5轴汽车转向系统试验台”、“大功率军用雪地车无级变速器”、 “零传动低速回转功能部件设计理论及工艺研究”等。

    工业工程系于2002年开始筹建,2003年开始招生,以重庆汽车学院为依托,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为原则,重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致力于培养既懂工程技术知识又懂管理理论的,有一定创新能力和研究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目前,已具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该系承担了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工作,现有专职教师9人,兼职教授3人。其中专职教师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工业工程系下设工业工程研究所及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物流工程3个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围绕生产系统优化技术、物流工程、质量工程、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等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承担和主研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计划”项目、重庆市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以及企业委托项目等50余项;出版专著和教材6部;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30余篇,是一支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队伍。 

    机械基础教研室是重庆汽车学院下属的一个系级教研室,拥有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团结协作的教师队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9人。该室所承担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和选修课每学年达10多门,涉及100多个班级。课程包括:机械制图、工程制图、建筑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实训等。此外,还承担了大量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指导任务。机械基础教研室在培养本科生掌握专业技术的教学中,具有鲜明的特色,特别是在实践教学环节、师资队伍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该教研室在CAD/CAE培训和实践教学中、在对学生的技能培训和认证中、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机械设计创新竞赛中都取得了一定成绩。随着学校的发展,教研室将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和“产、学、研”结合,进一步提高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

    汽车零部件制造及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重庆工学院,以“车辆工程”、“材料加工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三个重庆市重点学科和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在内的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为支撑,主要从事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制造及检测技术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创新研究,解决汽车零部件制造和检测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取得原始性创新成果。其研究方向为:(1)汽车零部件检测技术;(2)车辆动力及传动技术;(3)汽车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

    机械检测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是“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中心拥有学术水平较高的学术带头人和由多学科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经过多年的科研积累,已经在有关齿轮机床、锥齿轮、发动机和变速箱的几何量误差精密测试技术以及振动噪声测试技术及其相关仪器装备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形成特色,几个方向的研究成果均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尤其是“时栅传感器”技术,以其突出的原创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已经在国内学术界形成重要影响,在国家各部委科技管理部门得到较广泛认同。

汽车零部件及其检测技术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以汽车、摩托车零部件及其检测技术的应用基础理论和关键共性技术为研究重点,注重与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新材料技术的交叉融合,跟踪国际汽车、摩托车技术的发展动向,突出产学研特色,重视成果转化和新技术推广,重点开展了以下方向的研究:汽车摩托车检测技术研究及其装备研制;汽车零部件关键技术与新型传动技术研究;摩托车开发关键技术的研究。

    重庆市汽车动力系统及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定为“2010年重庆市开放示范研发平台”。目前,中心已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试验检测装备、汽车动力传动关键零部件锥齿轮设计开发和中小型汽油机节能减排等方面形成了亮点和特色。先后研制出“汽车传动系多功能试验台”、“汽车混合动力匹配试验台”等技术先进的试验检测设备,广泛应用于奇瑞汽车、吉利集团、长安集团等国内著名汽车及其零部件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重庆市车辆模拟与试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形成了数字设计化设计技术、车辆传动试验技术和模拟与仿真试验技术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累计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横向项目40余项,实现科研总经费1577余万元,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项,两年共申请专利30余项,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共20余项。出版专著5部,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检索2篇,EI检索6篇,国内一级学报4篇,一般核心期刊10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