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统局统计司司长毛盛勇解读“新基建”
(2020-03-16 12:19:32)
今天上午10点,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盛勇介绍1-2月份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回答了记者关于“新基建”的提问。
记者提问:近期市场上大家都在热议以5G为代表包括工业互联网在内的新基建可能会成为今年其余时间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主要动力,不知道统计局对此有何评价?对新基建的投资规模是不是有一个预测,是不是足以保持中国经济在一个合理区间?
毛盛勇:最近网上讨论这个问题比较多,这个问题的核心其实还是下一步宏观政策的基本取向。为了支持疫情防控,包括支持企业渡过难关,最近我们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为了更好的对冲疫情的影响,包括应对外部风险挑战,我们下一步还会加大宏观政策的调节力度,这是肯定的。包括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就业优先的政策,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这是一个基本的政策取向。从财政政策来看,还要进一步减轻企业的负担,减税降费还要进一步推进。这两年减税降费的力度已经很大了,今年还要继续加大这个力度,包括一些费用的减免,用能用气成本的降低等等。货币政策也一样,从帮扶企业的角度出发,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努力降低企业的贷款成本,从这些角度精准帮扶企业。
从内外需求来看,
第一,内需方面。一是要扩大消费需求,二是要扩大投资需求,两个轮子不能偏颇。比如投资,空间还是很多的,包括短板领域比较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方向的领域也比较多,还包括公共服务的一些欠账等等,这些方面都是我们未来要发力的地方。要在扩大消费和扩大投资的结合点上去发力,起到更好的效果。如果能够再进一步撬动民间投资,这样效果会更好。所以,我们觉得投资的扩大和消费的扩张两个是要同时发力。
第二,外需方面。内需尽管是我们的主要拉动力,但是外需我们也要积极巩固。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积极的巩固外资外贸,稳住外资外贸的基本盘,还要激发微观主体的活力、动力和潜力,下一步改革开放的步子还要往前迈,力度还要再加大。
总之,外需内需都要抓,外需的基本盘要稳住。内需是主动力,但是内需中投资和消费都不能偏颇,投资的领域和空间更多聚焦于补短板、强后劲,推动产业升级,推动供给水平和供给能力提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