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中国工业报社汽车周报
中国工业报社汽车周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049
  • 关注人气: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款车型年销量将突破30万辆

(2016-12-23 17:25:28)

中国工业报记者 赵三明 整理/点评

多款车型年销量将突破30万辆 

    1~11月的累计销量统计表明,2016年中国单一车型中将有多款年度销量超过30万辆。 

点评

    中国与美国两大汽车市场状况较为相似,而且市场上消费者的一些偏好也比较一致,如对SUV车型的追捧。但有一点中国至今仍然不如美国的是:单一车型的年度最高销量从来没有超越过美国。 

    以2015年为例,在中国市场上卖得最好的两款车型——朗逸和哈弗H6,分别是37万多辆不到40万辆的水平。而今年从截至11月份的产销统计看,朗逸的累计销量已达44万辆,哈弗H6的销量更是突破了50万辆,同时还有多达七八款车型的销量已经或有望在2016年突破30万辆。也就是说,2016年中国汽车市场将诞生新的单一车型销售冠军,并且将首次冲破50万辆大关。 

    一个世界上最为庞大的汽车市场,单一车型销量冠军的意义不仅在数量上,而且显示了一个市场成熟的程度。试想想,如果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如果每年有几百个车型在销售,而其中却没有一款能够达到10万辆的水平,这样的全球第一是不是太另类了。 


进口刹车片近半不合格 

    国家质检总局近期的抽查结果显示,近半进口刹车片不合格。 

点评

    此次抽查的刹车片产品覆盖了国内市场、跨境电商、进口产品集散地等商品主要流通领域,涉及60多个品牌、18个原产国家或地区,其中日本、德国、韩国、意大利、英国的进口数量相对较多。抽查结果显示,口岸抽查71批次,不合格8批次;流通领域抽查388批,不合格211批次;电商平台抽查8批次,不合格7批次。进口刹车片总体不合格检出率达到48.4%。 

    在这些不合格刹车片产品中,不乏一些国际知名品牌产品,如标称品牌为路虎、现代、丰田、奔驰、奥迪、大众、泰明顿、起亚、沃尔沃、宝马等的刹车片产品,这些品牌都存在10批次以上产品抽查不合格的情况。 

    原来老说国内汽车零配件产品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的程度有多严重,今次对于这些国际知名品牌进口刹车片抽查的结果,真也是让广大消费者学习了、领教了。 


大众品牌在华销量已达全球一半 

    根据大众集团公布的数据,大众品牌11月在华销量占其11月全球总销量的53.4%。 

点评

    在当今全球两大汽车市场上,日系三强——丰田、本田、日产的全球第一大市场基本上定位为美国,美国自己的三大——通用、福特、克莱斯勒更不用提,也是以本土的美国市场为根基,当然其中通用在中国市场的占比也极高,丰田在日本本土,福特和日产在欧洲也有不小的势力范围。但总体而言,虽然中国早已贵为全球第一大市场,但目前中国市场已成为其全球第一大市场的海外汽车集团并不多。 

    在美国市场表现并不如意的大众汽车可能算是一个例外。当然作为欧洲市场最大的领头羊,大众的根基自然在德国、在欧洲。但是从中国市场的表现看,尽管只是11月单月大众品牌的销量超过了全球市场的半数,整体大众集团的在华销量超过了整个欧洲市场的销量,但是1~11月累计销量上的差别也并不大,即整个大众集团在中国与欧洲的销量差距不到30万辆,大致相当于一款畅销车型的年度销量。 

    你可以假设,如果2017年在中国市场上再冒出一款大众集团的畅销车型来,中国市场可能就真会超越整个欧洲。这一天可能并不远。 


吉利引进英国整车平台 

    吉利汽车将引进英国整车平台,在浙江义乌建立“吉利英伦新能源整车生产基地”,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1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能力。 

点评

    作为并购和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汽车技术最为成熟的国内车企,吉利的一举一动当然无时不引起人们的关注。此次舒服(书福)哥又将独辟蹊径引进来自英伦的(新能源)整车技术,真是有点看瞎了众客官和“吃瓜群众”的眼,因为之前谁也没听说有什么英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在世界上是领先的。 

    据悉,此次引进的项目将基于英国“TX5”平台衍生开发出2.5吨、3.5吨两个平台,生产TX5系列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物流运输车(LCV)、轻型商务车(MPV)和高端豪华商务车、高端行政商务车、皮卡等六大类新能源车型。那么,现在人们的主要疑问是:到底这个“TX5”平台是个什么平台,如果只是个普通燃油汽车的平台,那么吉利玩的就是往人家车型平台上装入新能源啦。此招有点新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