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
2016年,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而言应该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当中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密度,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内推出了大量的管理规范和办法。尤其是最近两个月来,以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发布的各项政策和释放的信号可谓紧锣密鼓,在涉及到安全、电池等重要领域时,规范之严、标准之高更是前所未有。
而这样的政策力度,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之初当然是不具备的。我们都还记得在新能源汽车还是一个新鲜事物的时候,国家从战略和长远的角度看到了这个行业蕴藏的巨大活力和发展前景,开始出台一系列鼓励、刺激和引导的政策,一步步扶持着新能源汽车打开市场、赢得消费者。各个方面的优惠和扶持政策可谓“厚爱有加”,足以令传统汽车眼红不已。
在以鼓励刺激为主导的政策引领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迅速发展,吸引了社会的大量优秀资源,社会认可度和国际竞争力也不断提升,甚至有评论高度赞扬我国抓住了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千载良机,在汽车工业方面实现对发达国家的“弯道超车”。
但是,相应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在政策的鼓励刺激下,企业“逐利”的本质特性逐步导致了“骗补”的出现。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程度的提升,安全性能也成为了公众越来越关注的一个焦点。再加上大量资源涌入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领域,也造成了资源分散,规模效应不足,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不足等问题,这和国家扶持新能源汽车参与国际汽车工业竞争的战略布局是不相符的。
在这样的形势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必须由扶持鼓励进入规范管理的阶段,这样才能保证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才能提高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这就如同一个孩子一样,从出生开始一直饱受呵护和关爱,一定程度上的娇惯对于他的健康成长是很有利的。但是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就要对他进行教育和约束,要通过学知识、学规矩让他能够有更加长远和更加健康的发展。一个行业同样也是如此。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目前或许已经走出了“娇惯”的阶段,要进入“约束”的全新阶段了。
可以想像在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研发等的不断推进,相关领域的规范标准和政策也会配套地更新和出台。我们不应该把这些政策看作是束缚手脚的枷锁,一个行业的健康有序和长远发展,是永远离不开政策的伴随。鼓励和刺激,并不是行业政策的全部。规范和约束,才能保证一个行业行稳致远的保障。
中国有句老话“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的发展,也正体现了这“一张一弛”的文武之道,政策的鼓励扶持应该是“弛”体现,而规范管理则是“张”的体现。我们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惟有积极适应行业政策从“弛”到“张”的转折,才能赢得未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