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六虽“让行” 国六面前仍有两座“大山”

(2016-06-24 11:06:47)

中国工业报记者 吴影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艳华日前表示,困扰汽车行业两年多的轻型车京六与国六之争终于以后者的“胜出”告终。但对于车企而言,轻型车第六阶段排放标准的统一只是行业“大考”的开始。许艳华透露,国六将于今年底正式发布,2020年起全面实施,北京还可能提前,留给车企的准备时间非常紧张。 


http://img.mp.itc.cn/upload/20160624/20a7863f984b4bb7be09001d92ea1d67_th.JPG国六面前仍有两座“大山”" TITLE="京六虽“让行” 国六面前仍有两座“大山”"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许艳华

​    “京六已经停止推进,各大车企接下来可以抓紧时间专心备战国六了。”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许艳华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困扰汽车行业两年多的轻型车京六与国六之争终于以后者的“胜出”告终。 

    不过,对于车企而言,轻型车第六阶段排放标准的统一只是行业“大考”的开始。许艳华透露,国六将于今年底正式发布,2020年起全面实施,北京还可能提前,留给车企的准备时间非常紧张。 

    京六叫停

    国六“一统江湖” 

    2015年11月,北京市环保局发布了《北京第六阶段机动车排放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包括轻型汽车、重型汽车和重型发动机等3个标准,分别是:《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北京第Ⅵ阶段)》(征求意见稿)、《重型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排放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北京第VI阶段)》(征求意见稿)、《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重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北京第VI阶段)》(征求意见稿)。其中,京六轻型车排放标准(以下简称“京六”)的制定借鉴了世界上最严格的机动车排放标准体系——美国加州标准,计划于2017年12月1日实施,预计将比目前实施的国五标准加严约40%。 

    由于在制定过程中放弃了国家此前各阶段一直沿用的欧盟标准,转而参考美国,京六的征求意见稿一出就遭遇了汽车行业的激烈反对。虽然在《北京第六阶段机动车排放地方标准征求意见稿》中,北京市环保局援引环保法第16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大气污染防治法第88条“重点区域内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实施更严格的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来论证了标准的合法性,但行业人士并不买账。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就曾在其博客中质疑“京六”的合法性,认为北京环保局曲解了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根据我们对国家有关法律的解读和认识,我们认为地方不具备单独制定汽车排放标准的权力。因为我们的法律规定,地方可以提前实施,没说提前制定。如果把可以提前实施理解为可以提前制定,这个实际上是有些荒唐的。” 

    某种意义上,中汽协“坚决反对北京市单独出台京六排放标准”的态度基本上是各大汽车企业的心声。而今年5月12日国六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发布之后,环保部大气环境管理司机动车环境管理处处长韦红莲针对国六与京六排放标准“内讧”的问题也表态“《大气法》支持一个行业一个标准”,暗示不支持北京市“一意孤行”。各方压力之下,京六的“叫停”几乎已成定局。 

    而国六出台后不久,北京市环保局又于5月31日在其网站发布《车用汽油》和《车用柴油》第六阶段油品征求意见稿。由于我国油品升级是以北京市地方标准为先导,国家标准是在北京市地方标准的基础上进行部分放松和调整若干年后才出台的,指导意义重大,所以京六油品征求意见稿的发布立刻被媒体和坊间解读为替京六“借尸还魂”。 

    对此,徐艳华向中国工业报记者肯定地表示:“虽然目前北京市政府还没有给出官方的书面意见,但环保部已经就停止推进京六的问题正式向北京市环保局等单位发了公函,北京市的领导,包括北京市环保局的领导都多次在不同场合表态不再搞京六,而且国家环保部也授权了我们发布这个消息。至于油品问题,京六油品标准也会参考国六来制定。” 

    时间紧迫

    企业压力巨大 

    对于京六的停止推进,徐艳华认为是有利于汽车行业发展的。“国六是基于欧盟的排放标准而来,同国四、国五算是‘一脉相承’,具有一定的延续性,而京六是参照美国标准,与国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系,从这个角度来说,京六不适合中国国情。”徐艳华表示,“如果京六与国六并存,那就意味着汽车企业需要同时满足两套排放标准,既要调整技术路线,又会增加企业的开发成本,而且还需要更长的准备时间,对中国汽车行业、汽车企业以及零部件企业都会造成很大的困扰和伤害”。 

    现在虽然京六叫停了,但汽车企业面临的挑战仍旧非常严峻,因为按照国六的实施时间表,留给企业的时间已然不多了。 

    今年4月1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和海南省等东部11省市已经开始实施国五排放标准,全国全面实施国五的时间点将是2018年1月1日。而国五刚刚开始实施,国六就来了。 

    5月12日,环保部发布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期限为1个月。据徐艳华介绍,国六标准将会在年底正式出台,并于2020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据环保部发布的意见稿,在不考虑测试工况和测试程序影响的前提下,国六a汽油车CO(一氧化碳)排放限值加严50%,国六b汽油车THC(总碳氢化合物)和NMHC(非甲烷总烃)排放限值下降50%,NOx(氮氧化物)排放限值加严42%。不难看出,国六排放标准要比国五要严格得多,此外还增加了对加油过程污染物的控制要求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试验要求。 

    “针对国六征求意见稿,我们正在组织车企提出科学合理化建议,目前已经收到了几百条建议,正在归纳整理。”许艳华表示,国六对于中国企业而言除了技术上的挑战性,时间上更为紧迫。因为按照国六的时间表,如果在2020年初全面实施,那么至少在2019年初就要开始型式认证,而国六在今年年底正式发布的话,意味着留给车企进行技术开发、试验、型式认证、申报公告等环节的时间,就只剩下2017年和2018年两年。 

    “就算企业现在已经开始着手技术开发,没有两年的时间也是绝对完不成各项环节的,时间太短了。从我国汽车工业实际发展的情况出发,我们建议适当延迟国六实施时间。”许艳华坦言,国五的落地虽然提前了,但也是分步骤实施,给企业留下了充分的准备时间,“希望国六的实施也能更多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 

    油标未定

    工况选择亦是难题 

    而关于国六标准的实施,还有油品标准和工况体系两个关键的问题亟待确定。 

    实施排放标准的升级应该是“油到车到”,也就是说,在国六发布实施之前,油品标准需要提前到位,否则国六就是一纸空文。但是截至现在,国六排放阶段的油品标准还没有出来。 

    谈到国六油标,就绕不开京六油标。北京市环保局此前已经发布《车用汽油》和《车用柴油》第六阶段油品(征求意见稿),意见稿中写道,“我市于2004年、2005年、2008年、2012年在全国率先实施第二、三、四和五阶段地方油品标准,其中每阶段标准对硫含量进一步加严。”显然,作为油品国家标准的先导,京六油标必定会先于国六油标发布实施,那么环保压力巨大的北京也很可能顺水推舟地先行实施国六排放标准。 

    许艳华对此建议,北京市如果提前实施国六,时间也要尽量合理,“否则北京地区出现无车可卖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可能”。 

    除了油品标准尚不明确外,国六标准的推广实施也离不开测试工况,应该采用中国工况还是WLTP(世界轻型汽车测试规程)呢? 

    目前世界上关于轻型车排放油耗试验的试验工况主要有三个,分别是欧盟的NEDC工况、美国的FTP75工况以及日本的JC08工况,我国国五阶段采用的还是欧盟的NEDC工况。从2017年开始,欧盟的欧六标准将摒弃NEDC转向WLTP,而此次国六征求意见中也引入了欧Ⅵ标准中的“实际驾驶排放测试”(RDE)。这就意味着,源自欧洲排放标准体系的国六,将天然地契合WLTC(世界轻型汽车测试循环)。 

    但与此同时,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工况也正在制定当中。前不久,中国新能源汽车产品检测工况研究项目在天津召开启动会,标志着“中国工况”研究已经提上日程,预计于2017年完成开发,并在几年的过渡期后,正式投入汽车产品的准入检测。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从时间上来看,国六的发布肯定早于中国工况,那么国六应该以中国工况还是WLTC为评价基础呢?如果同时并存,排放和油耗将面临两个不同工况,岂不又是困扰? 

    许艳华对此表示,国六承诺一旦中国工况推出,如与WLTC有很大不同,会切换至中国工况。“不过,如果届时中国工况真的有很大变化,还会涉及到调整国六排放限值的问题。”许艳华由此建议,“希望中国工况能尽量向WLTC工况靠拢,毕竟国六发布在前,中国工况出台在后。另一方面,从中国车企‘走出去’的角度来看,工况越开放、越与国际接轨越好,比如日本也正在从JC08工况转向WLTP。” 

    此外,国六重型车标准将在8月份开始征求意见,或将于今年年底发布。“对于重型车来说,从国五到国六是一整套技术体系的变化,因此升级国六的压力将更为巨大。”许艳华建议,关于重型车的国六标准可以不急于发布,留给重型车企业5年的准备时间比较合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