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罗汽车
(2016-04-01 11:31:16)中国工业报记者 赵三明 整理/点评
“僵尸车企”退市可带来兼并重组?
继2015年底首批14家“僵尸车企”被劝退后,近日工信部公布第二批被撤销车企名单,包括双环、庆铃和安驰等13家公司被撤销乘用车生产资质。
点评
虽然被劝退、撤销的大多不是什么知名的企业,但对一些长期“占着茅坑不拉屎”企业进行一定的处置,应该是符合供给侧改革的明智之举。否则,老嚷嚷什么治理“散乱小”却总也没有实质的行动,弄得汽车产业已可与证券市场媲美,只有进没有出,反映不出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原则。
那么,是不是由此就可顺势带来众多车企间的兼并重组了呢?目前看,可能性不大。这还要从国内车企资质与现有企业活力说起。企业“壳”资源即车企资质当前的最大用途,应该是业外企业进入汽车行业的跳板。在汽车产业竞争格局已经愈发成熟完善的今天,一是相关企业的“壳”已经没有什么价值,二是目前想加入竞争的多为新能源企业,他们有另一条新办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通道,何必非要来走成本更为高昂的盘活垂死资产的险路呢?“僵尸车企”被撤销,最大的原因恰恰是因为它们已经失去了最起码的活力。
中国轮胎企业1/5亏损
中国橡胶行业协会统计,国内40家轮胎企业中,整体亏损面达20%。
点评
尽管轮胎产品主配汽车,但身处两个行业的汽车与轮胎在相同的经济大背景下却有着些许不同。按理说,与汽车其他零部件供应商多达上千家甚至上万家的乱象相比,轮胎行业的企业都还算有一定的规模,即使新车市场的增速有所减缓,但保有量越来越大的维修市场仍然可为相关企业带来可观的业务,轮胎企业的日子不至于太差。
但从相关企业的一些信息来看,2015年中有6家企业因为产能落后、环保搬迁和资金断裂关闭,还有9家企业的轮胎项目由于资金、环评和土地等问题被停建。可以说,作为一个被环保等部门普遍关注的行业,轮胎企业的生存不仅与其市场息息相关,同时也与环境、资金等多种因素交织缠绕,并不完全是经营的问题。
百人会再提电池安全
在日前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来自多个方面的专家表达了对汽车动力电池安全的焦虑,电动汽车电池安全问题再一次成为重点议题。
点评
“安全性还是要依靠技术创新”,一个需要提及的数据是:燃烧过程中电解质占热量的72%,因此重点针对电解液的安全防御技术应成为业内应该重点考虑的方向之一。
实际上,提高电池比能量是一把双刃剑,对于目前比较焦点的商用大客车应用三元锂电池到底安全性如何的问题,在没有可靠的实验数据之前,为了避免引发严重的火灾和大范围的召回,相关企业在开发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周全并慎用之外,同时还要加强对电池系统和整体车辆系统的防火能力,这可能是目前可采取的较稳妥办法。
UAW成员新增5000人
美国劳工部最近的一份文件显示,2015年,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成员新增约5000人,同比增长1.3%。
点评
据UAW文件透露,2015年其成员数达408639人,为该工会自2009年以来连续第6年实现成员人数增长。尽管在近些年的发展中,由于经济不景气和美国部分州工作权利法案对UAW的限制,使UAW相比鼎盛时期已大为衰落,但2015年,UAW分别与底特律三巨头协商签署劳资协议,包括为工人提供签约奖金、为近15万名工人加薪,以及保障工会成员的医保福利。这可能正是UAW连续6年人员增长的主要原因。
金马股份拟收购众泰汽车全部股权
日前,金马股份发布公告,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和现金支付的方式,合计作价116亿元收购众泰汽车100%股权。
点评
金马股份之所以看重众泰汽车,恐怕并不是奔着众泰汽车现有的产销量,而是众泰汽车在传统与新能源汽车两端均具有的一定实力,以及未来更可能充分发挥的代工能力。
从众泰汽车的以往业绩看,虽然整体的产销量并不算大,但其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后发能力以及在传统汽车SUV方面的业绩,应该是金马股份最为看重的砝码。如果此项收购最终完成,金马股份现有的汽车零部件产品将全面进入众泰汽车配套体系,进而形成零部件业务和整车制造业务的良性互动。公司主营业务将从汽车车身、仪表、线束零部件扩大到整车制造,从而可获取纵向一体化带来的经济效益,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