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学外国车企的“本地化”

(2016-03-25 09:56:47)

王瑞

  这两天,英菲尼迪全球总裁罗兰?克鲁格“火”了一把。日前,2016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但克鲁格的“火”并非因为英菲尼迪已经连续三年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并连续两年成为惟一会议用车提供方,而是因为在李克强总理会见出席论坛的境外代表时,克鲁格得到了最后一个向总理提问的机会。

  罗兰?克鲁格向李克强总理介绍,英菲尼迪是惟一一家总部设立在香港的豪华汽车品牌,并且秉承“敢?爱”品牌精神,积极鼓励创业创新,推出了“英菲尼迪创业加速器”项目帮助年轻人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他的问题是未来中国有哪些具体计划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英菲尼迪如何更好参与其中。

  从简短的介绍和提问中可以看出,英菲尼迪非常重视中国市场,“本地化”工作十分到位。不仅将总部设在中国香港,其推出的“英菲尼迪创业加速器”项目帮助年轻人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也十分顺应当下中国推行“双创”的趋势。

  这让笔者想到了刚公布未来五年在华发展战略规划的通用,其表示将在中国推出60多款全新及改款车型。在这些车型中,SUV和MPV将占比达40%,顺应了中国汽车消费的需求;另一方面,在五年规划中,电气化和网联化成为一个发展重点,顺应了中国鼓励汽车技术创新的方针政策。

  北京车展前夕,一大波新车扎堆上市。看看这些外国品牌在中国推出的新车型,无一不是注重“本地化”。笔者参加了梅赛德斯-奔驰全新V-class和广汽本田新雅阁的上市发布会,在对这两款车的介绍中,都提到了根据中国消费者需求增加相应配置,比如奔驰V级车的超大天窗、米色座椅;新雅阁采用的可过滤PM2.5的高性能空调过滤器等。而且,为了满足日益严格的油耗限制,新雅阁取消了旧款3.0L的版本,取而代之的是油耗更低的油电混动版车型。

  中国汽车消费的巨大潜力让越来越多的外国车企将中国视为重要的市场,并为此积极进行本地化开拓。这一点值得正在“走出去”开拓国外市场的中国品牌借鉴。中国汽车的出口之路走得并不顺畅,时常受到国外严格排放法规带来的绿色壁垒,俄罗斯等国家的关税壁垒,以及国外严苛的技术审核、知识产权保护等法规带来的种种阻碍。在外币贬值、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影响下,中国品牌汽车在国外的价格优势已不明显。

  中国品牌汽车要“走出去”,产品力提升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要深入了解出口国的市场和政策环境。像外国企业打开中国市场那样,深耕“本地化”是中国的汽车企业不得不学的一门功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