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车质量不断提升自主品牌2018年或逆袭

(2014-11-10 10:59:32)

新车质量不断提升自主品牌2018年或逆袭
中国工业报实习记者 吴影

 
    10月31日,J.D.Power亚太公司发布了2014年中国新车质量研究SM(IQS)报告,报告称中国新车质量持续大幅提升,自主品牌进一步缩小与国际品牌之间的差距,预计到2018年能在产品质量方面达到国际品牌水平。
    对于长期以来因质量不佳而饱受诟病且市场份额不断萎缩的自主品牌乘用车来说,这份报告无疑是一针兴奋剂。据悉,2014年中国新车质量研究是基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6月期间购买新车的21311位车主的反馈。研究报告分析了21个细分市场,一共涵盖62个品牌的212款乘用车车型。研究主要衡量新车车主购车后2~6个月内经历的问题,并将新车质量问题明确划分为两大类:设计缺陷和故障/无法操作。新车质量的综合得分以每百辆车的问题数(PP100)来衡量,分数越低表明问题发生率越低,质量也越高。
    报告显示,2014年总体新车质量平均为104个PP100,与2013年(119个PP100)相比有显著进步。故障/无法操作问题为59个PP100,与2013年相比减少14%;设计缺陷问题为34个PP100,与2013年相比减少3%。
    J.D.Power亚太公司中国区副总裁兼董事总经理梅松林博士表示:“为了减少故障/无法操作问题,汽车行业付出了巨大努力。成就值得褒奖,但汽车行业仍需要关注并解决设计缺陷问题。”
    自主品牌2014年总体新车质量平均为131个PP100,与2013年(155个PP100)相比减少了24个PP100。国际品牌则从2013年的104个PP100减至2014年的95个PP100。可以看到,自主品牌在进一步缩小新车质量方面与国际品牌间的差距,这一趋势自2011年起已持续四年,并于今年缩小至36个PP100。其中,超出主流车品牌市场平均水平(110PP100)的自主品牌有六个:广汽传祺(99PP100),东南(106PP100),启辰(106PP100),纳智捷(108PP100),荣威(108PP100)和中华(108PP100)。
    按城市级别划分,与一线城市(146个PP100)相比,二线城市(136个PP100)和三线城市(118个PP100)的自主品牌车主经历的问题更少。J.D.Power亚太公司在今年8月发布的中国新车购买意向研究SM(NVIS)显示,尽管二线和三线城市车主经历的问题更少,但中国购车者在二线和三线城市对于自主品牌的购买意向率分别下降至16%和20%。自主品牌的品牌形象还没有跟上新车质量不断提升的步伐。
    J.D.Power亚太公司中国区汽车行业研究总监周桐表示:“自主品牌一直致力于提升新车质量,成绩斐然。与此同时,自主品牌也不能忽视品牌形象与影响力的建设,新车质量的提升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还需要采取更多市场营销和宣传手段来加强品牌建设,尤其是在二线和三线城市。”
    具体来看,行业整体新车质量的提升主要归功于驾驶体验方面问题(22个PP100)的减少,相比去年降低了19%;而发动机/变速系统依然是问题最多的方面(30个PP100)。质量的提升给品牌带来良好口碑的传播也是显而易见的,报告显示,在没有经历任何车辆问题的车主中,有40%表示他们“肯定会”向其他人推荐他们购买的车型;而对于经历过一个或更多车辆问题的车主,这一推荐率则下降至25%。
    从品牌和细分市场分析,在豪华车品牌中,保时捷(37个PP100)名列新车质量榜首,沃尔沃(45个PP100)和宝马(49个PP100)分别名列第二和第三位。
    在主流车品牌中,大众(52个PP100)名列新车质量榜首,斯巴鲁(58个PP100)和smart(59个PP100)分别名列第二和第三位。
    在15个车型层面的细分市场奖项中,梅赛德斯-奔驰(M级和smartfortwo),广汽丰田(汉兰达和逸致)和上海通用汽车(凯迪拉克XTS和别克昂科拉)分别获得两个奖项。自主品牌一共有三款车型在各自细分市场中名列第一位:北京汽车E系列、长城腾翼C30和长安金牛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