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股份:抓住国四机遇实现弯道超车
(2014-07-25 11:50:23)东风股份:抓住国四机遇实现弯道超车
中国工业报记者 芦丽琴
国四排放标准的严格执行给国内的轻卡企业带来了不小打击,从3月份开始,连续四个月轻卡销量持续“向下走”,主要轻卡企业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销量下滑。在商品和服务上做好充分准备的车企有望在这次变革中浴火重生。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风股份)的轻卡业务便是其中代表。
7月19日,东风汽车股份旗下东风轻型商用车营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营销公司)在武汉召开名为“东风汽车国四好车”的年中工作会。工作会上,东风股份总经理助理、营销公司总经理张小帆告诉记者:“应对国四排放升级,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我们都已经准备好了。”
而东风股份党委书记丁绍斌则直言:“东风汽车股份公司要抓住国四这个机会,实现弯道超车。”
补齐短板 趁国四反击
“在国四阶段,我们要改变在国三之前商品竞争方面的弱项。前几年,东风股份的事业扩张上,没有加强对轻卡业务的投入,使我们的驾驶室设计、发动机业务落后于竞争对手。”丁绍斌并不回避近几年东风股份在竞争中的劣势。
确实,此前几年由于产品更新慢、对市场反映慢,东风轻卡的市场地位由第二跌到第三,被福田和江淮领先。如今,考验企业技术实力的国四排放升级,对东风股份的轻卡业务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反击节点。
东风股份以此为机会,补齐短板,试图超越。丁绍斌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在今年上半年,东风股份在轻卡的产品研发企划上下了大力气——商品企划部从之前的十几个人扩大到现在的70人,职能上也进一步扩大;同时商品研发院轻卡中心整合了皮卡、微车方面的人员,加强了对轻卡业务的支持。
“正是因为这两方面的改变,我们在国四产品的开发进度上、商品的布局上得到保障。”丁绍斌对中国工业报记者表示。
实际上,东风轻卡对高压共轨+SCR和高压共轨+EGR两种国四技术路线早有储备,并且在东风凯普特、东风锐铃、东风多利卡等市场主力品牌车型上已经实现国四升级全覆盖,可供用户选择的范围也是相当的广泛,市场销售的车型涵盖S\M\L\XL四种驾驶室,10种轴距,6款发动机等40款高中低端车型,可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自产+外购 动力优势明显
在此次年中工作会,国家信息中心资源开发部主任徐长明判断,如果下半年生产一致性法规严格执行的话,产品将全部升级为国四产品,需要增加100万台合格的国四发动机,即增加1倍的需求,这在发动机供应上可能出现瓶颈,影响产品的生产供应。
但对东风股份来说,这一问题并不存在。由于有自主发动机,这点反而成为其优势。“目前,各个厂家国四发动机的产量都比较低、成本比较高,我们有自己的发动机,借这样的机会,还能提升我们在行业中的品牌形象。”丁绍斌说。
据了解,2008年,东风股份就已经开始布局自己的可达到更高排放标准的动力产品,在十堰市成立东风轻型发动机有限公司,从日产引进可达到国三、国四标准、具有升级国五潜力的核心动力产品ZD30发动机,当年实现量产下线。
两年后,为了更加适应国内用车环境和满足客户需求,东风轻发集东风、日产双方技术资源优势,在ZD30平台基础上又开发出经济适用型发动机D28,并迅速在中高端轻卡东风锐铃上实现配装,经过三年多的市场检验,集升功率大、功率覆盖广、低排放、低油耗、低噪声、高可靠性等综合指标完美结合的ZD30和D28发动机在客户中受到广泛好评,在市场上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我们股份公司有自己研发生产的发动机,也有外购的潍柴、玉柴、朝柴的发动机,我们有充分的机会去挑选适合市场的发动机产品,也可以把成本控制到最好。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丁绍斌说。
徐长明也认为,“由于优先采购和优先合作研发,大厂商在发动机方面的准备更充分,在国四轻卡时代机遇更大。”
针对国四制定专门产品策略
在清醒认识自己优劣势,扬长补短的基础上,东风股份营销公司还专门针对国四实施后的市场结构制定了相应的产品策略。
据中国工业报记者了解,到今年年底,东风股份还将有多款国四产品陆续投放市场。届时,公司国四产品系列将覆盖S\M\L\XL四种驾驶室、44个车型,16种动力系统,用户可选配东风轻发、康明斯、玉柴、朝柴、常柴等发动机。
“股份公司此次以非常主动的态度应对国四。我们对政府、对市场、对公众承诺,从现在开始不再生产国三以下的产品;明年1月1日开始不再生产国四以下产品。相信随着国四的推进,东风股份将在产业升级、竞争格局变革中实现弯道超车。”丁绍斌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