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中巴领袖小龙威上市 大金龙正向研发引行业之先
中国工业报记者 周庆文
大金龙历时17个月的变革成果凝结成的结晶——小龙威,终于问世了,并在4月向客户交付了第一批车。北京公交集团副总经理冯兴福这样评价:自主品牌的发动机舱也可以布置成这样高的水平。四川客运一位负责人看了小龙威后说:“大金龙的车有内涵。”
这款被大金龙称为正向研发第一车的中巴,为何能够让接触它的人都交口称赞?
大金龙的量变到质变
小龙威取得优势的根本,就在于正向研发。正向研发,无论对客车行业,还是对大金龙来说,都是偶然中的必然。
汽车企业的正向研发需要有足够的硬件、软件投入和完善的体系流程进行支撑。以前中国客车企业规模小、基础薄弱,缺少试验验证手段,管理体系也需要完善,根本不足以支撑正向研发。
作为我国客车行业的代表企业,大金龙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进行正向研发的基础。从2012年起,大金龙开始了一系列经营变革,称之为“二次创业”。
大金龙负责人告诉记者,有了这次变革,大金龙的产品研发、采购等部门才能够统一协作,共同研发产品,提高产品研发效率。而这种多部门的协作,在以前是存有阻力的。因为之前各部门相对独立运作,使经验、教训不能及时共享,部门间存有一些重复性的工作。
变革的另一个作用,就是企业组织机构扁平化、垂直管理,大大调动了基层员工的积极性,使大家劲往一块使,提高了员工的参与度。“杨式悬架”就是调动了工程师的积极性,并最终以工程师杨国库命名的悬架。正因为此,大金龙的很多人都能讲一个与别人不同的小龙威的故事。
大金龙在软硬件方面的投入是正向研发的又一项有力保证。在2009年~2013年的5年间,大金龙累计投入超过5亿元进行研发中心、试验中心、高端生产线、整车阴极电泳车间、ERP系统等软硬件的建设,全面提升企业的研发和管理水平。大金龙企业投入1亿多元建设的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客车试验中心,也在2011年12月3日正式投入使用。大金龙技术中心主任陈晓冰告诉记者,先进的试验验证条件,将客车的多方面性能展示得十分清晰,保证了正向研发的顺利开展。
大金龙打开正向研发大门
什么是正向研发?大金龙的正向研发应该从哪款产品入手?
大金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金龙是国内最早建立产品规划部门的厂商。有了产品规划,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客车正向研发的战略分解,可以体现为正向规划、正向设计和正向成本控制3个层面。”大金龙引行业之先的做法,就体现在这三个方面。
正向规划的核心在于充分了解市场,企业需要找准未来市场发展趋势,并根据未来市场格局的有效分割来找准产品的突破口。
在过去的数年时间里,大金龙通过调研预测客车用户的利润产品将逐渐转移。事实确实如此。伴随“大交通部”的构建,飞机、高铁对传统客车黄金线路的打压、燃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客车用户在大型客车的购买诉求被逐渐压缩,其黄金线路的划分也逐渐由省际快运转向了省内的市县线路。在此前提下,未来国内中巴客车的市场需求将逐渐增大,这一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上升空间。
与中巴市场方兴未艾相比,国内客车企业在近年来一直没有特别好的中巴产品来实现对这一市场的绝对引导。上一款客车行业中巴产品的代表大金龙捷冠已销售7年之久,虽然几经升级换代,但整个中国客车行业在中巴领域的技术升级几乎没有大的突破。客户没有更好的选择,销售人员也只能根据客户的要求去圈点配置。
正因为此,大金龙在正向规划小龙威中巴产品时选择了最有市场潜力的9米客车作为切入点,并开始着力于该类产品的技术性能需求,开始正向设计。
“在之前企业不能为客户提供更适合的产品时,业务人员能做的只能是根据客户在配置上的需求去搭配产品。而在产品正向设计的前提下,我们能够实现的是用更合理的标准配置去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正向设计其实是一种促使行业回归专业和产品本位的过程。”大金龙相关负责人说:“客户要的是结果,正向设计的优势则在于通过合理的产品组合,去实现客户所希望的性能体现。”
随后,大金龙在正向设计和正向成本控制等方面都做了很多创新,最终保证了项目按时、顺利地完成。
有一组数字向读者表明开发小龙威的艰辛:在过去的8个月时间里,大金龙开了251场专场研究会,解决了国内中巴车上存在的411项问题。这些工作谈论的对象只有一个,那就是小龙威。
小龙威到底有哪些优势?
在动力性方面,小龙威的0~90km/h加速时间比行业水平缩短5s~10s,其最大爬坡度高于行业水平3%~4%;在经济性方面,小龙威的综合油耗约为19L/100km;在安全性方面,小龙威采用全承载车身工艺,车身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大幅提升;在制动性能上,小龙威的平均制动减速度比行业提高了25%~30%,最大制动距离缩短了10%~15%,制动偏离甚至小于0.2m;在舒适性方面,小龙威的表现同样不俗,其转向轻便性和稳态回转性能都超出行业一般指标,全系标配空气悬挂;而在噪声表现上,小龙威由于采用精磨齿轮,其测试出的怠速噪声、行驶噪声也较之以往中巴产品有了大幅降低;在结构设计中,小龙威由于采用首创的“杨氏”悬架,不但能让车辆成就类似于钢板簧或气体悬架等多种适应性路况,还使得小龙威的行李舱的布置更为妥帖,其有效容积比现有车型多0.7m3,超过行业标准0.3m3,成为行业内惟一完全满足37 1 1高二等级中巴客车。
除了这些数据,大金龙还赋予小龙威以家族化的脸谱,在配置上也做了创新。小龙威传承了原大金龙“龙威”系列产品的侧向飘带设计,侧面可以明显看到一个演化的“K”型设计,像一个箭头,产品品牌的延续性和联想性很强。
另外,小龙威的侧围上多了一组液晶显示屏,可在车身外侧显示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信息,让所有第一眼看到小龙威的人都受到了巨大的视觉冲击,也为用户提供了增值业务的空间。
大金龙用这一系列事实证明,他们为客户想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