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写内容:问题提出、现状分析、课题界定、研究意义价值,研究基础、研究目标(或理论假设)、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实施步骤、成员分工、经费管理、主要成果以及课题研究目前行动情况等,并附主要参考文献。表格不够可以自加页码。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可见本土资源对于学龄前儿童的学习生活和能力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在学前教育阶段利用本土资源实施具有园本特色的课程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我园所处的黄桥镇也在快速发展,昔日的田野变成了工业园区、居民社区、生态公园,呈现出一派城乡结合的地方特色,吸引了全国各地同胞的涌入,融汇了不同的文化与习俗。独特的地域环境与人文环境中蕴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幼儿教育资源:从水乡文化浓郁的农村到工业迅速发展的城郊,从新鲜的瓜果蔬菜到美丽的荷花与杜鹃,从沙石、河泥到各种旧原料、废产品,从吴侬软语的民风民俗到南腔北调的生活习惯,潜在着比较丰富的能够挖掘的幼儿园课程。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有效渗透在幼儿园课程中加于研究,可以让幼儿在自己或父母熟悉的环境中获得更为宽广的学习生活空间,促进其健康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们开展了《农村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对我园所能开发和利用的农村教育资源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在此基础上,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孩子成长和发展着想,为幼儿的今后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确立了《利用本土资源凸现园本课程特色的实践研究》的研究课题。该课题旨在充分利用本土特有的景观、物产及传统文化资源,遵循开拓、发展、创新的原则,通过构建特色游戏课程、
创设相应的特色环境、合理设计并开展探索性的特色教学活动,有效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园的内涵提升,从而凸现园本课程特色。
二、现状分析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在可以查找到的已公开的资料来看,“园本课程”这个概念进入大家的视野已经有了近十年的时间了,大家对于开发“园本课程”的意义都有了较深的认识,都在挖掘自己能够利用的本土文化,并尝试开发出属于自己的“园本课程”。但可能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各地对于“园本课程’的研究现状各不相同,有的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课程,有的还处于探究摸索阶段。如:温州市湖岭镇中心幼儿园《开发山区园本课程资源,创建本土特色幼儿园的实践研究》已经结题,江西《抚州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验工作正在开展,这些对于本课题研究都有着借鉴意义。
我们的本土资源较为丰富,但尚未形成与其相关内容的系列化,为了体现具有与园本实际特色的“园本课程”,需要进一步开展实践研究。
2、研究的价值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育行为得到一些改变,但不少老师仍停留在执行现成的“教材”,对由专家开发的“教材”疏于分析,习惯拿来就用,致使课程实际者与执行者之间的思想距离无法弥合,给课程理解和落实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立足教师熟悉的本土资源,开展园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同时把本土教育资源纳入幼儿园的课程体系,为幼儿园的课程注入新血液,打破了幼儿园的围墙,把幼儿、幼儿教师、幼儿园与家长、社区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家长、社区增加对幼儿园的了解,也有利于幼儿园更好地开展工作。
依托本土丰富的资源进行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方面可以让幼儿在耳闻目睹中了解家乡优秀的地域文化,丰富的教育活动内容为幼儿提供尊重、亲近、体验本土文化的机会,从而产生爱祖国、爱家乡的美好情感,使民间传统得以传承到下一代;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促进幼儿、教师、幼儿园的内涵发展,真正建构富有人文精神的园本文化特色。因此,利用本土资源,在实践中研究凸现园本课程的特色,既体现了对本土资源的尊重,又丰富了幼儿园课程,促进了幼儿的发展,提升了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在我们当前的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课题界定
“本土资源”是指:当地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要素的总称,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从本课题研究与实践的角度进行定义,本土资源泛指可供幼儿教育所利用的具有本地区地方特色的,存在于幼儿家庭和周边社区中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本课题中是指把旅游景点(荷塘月色、花卉植物园)、地方特点(水乡农村与现代城市相结合)、风俗方言(吴地风俗及语言)、民间游戏(吴地民间游戏)等方面融合在一起的本土资源。
“园本课程”是指幼儿园以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指导,以幼儿园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以幼儿现实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幼儿园教师为主体构建的课程。本课题中是指根据本园特点、幼儿需要、教师特长,充分利用本地的“荷文化”、“乡村文化”、“渔文化”等资源在幼儿园中实施的课程。
“特色”是指事物的特殊色彩和风格,独具特点的或者与众不同的,这是一般词典上对特色的解释。本课题所述的特色是指在同类学校共性基础上的学校个性,即是指幼儿园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园的实际出发,经过一定时期的办园实践,形成独特的、稳定的“荷文化、乡村文化”办园风格与办学成果。
“利用本土资源,凸现园本课程特色”:以幼儿园现有的“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的实践为基础,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开展有特色的领域教育活动、环境创设和游戏活动,经过实践研究,逐步形成园本课程,凸现幼儿园的课程特色。
四、研究意义与价值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的教育行为得到一些改变,但不少老师仍停留在执行现成的“教材”,对由专家开发的“教材”疏于分析,习惯拿来就用,致使课程实际者与执行者之间的思想距离无法弥合,给课程理解和落实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因此,立足教师熟悉的本土资源,开展原本课程的开发和咯用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同时把本土教育资源纳入幼儿园的课程体系,为幼儿园的课程注入新血液,打破了幼儿园的围墙,把幼儿、幼儿教师、幼儿园与家长、社区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家长、社区增加对幼儿园的了解,也有利于幼儿园更好地开展工作。依托本土丰富的资源进行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方面可以让幼儿在耳闻目睹中了解家乡优秀的地域文化,丰富的教育活动内容为幼儿提供尊重、亲近、体验本土文化的机会,从而产生爱祖国、爱家乡的美好情感,使民间传统得以传承到下一代;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促进幼儿、教师、幼儿园的内涵发展,真正建构富有人文精神的原本文化特色。因此,利用本土资源,在实践中研究凸现园本课程的特色,既体现了对本土资源的尊重,又丰富了幼儿园课程,促进了幼儿的发展,提升了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在我们当前的课程改革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研究基础
本课题由相城区黄桥中心幼儿园王雪珍担任主持人,王雪珍园长同时担任相城区黄桥实验小学副校长,全面负责黄桥街道的学前教育工作,先后获得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幼儿教育先进工作者、苏州市家长工作先进工作者、相城区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小中高职称,多年担任幼儿园园长,有丰富的教科研经验和组织管理能力,多篇论文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或发表,能够全面调控课题研究的运作。课题组成员是我园的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她们中间有区学科带头人、教坛新秀、教学能手,教学经验丰富,撰写的论文在各级各类比赛中都有获奖,在各类专业期刊上发表。
幼儿园在经历了“九五”、“十五”、“十一五”课题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教科研经验,本课题有黄桥中心幼儿园的主要领导和骨干教师直接参与,得到实小教科室的指导与支持,科研力量较强,并受到上级主管领导的重视,在经费和时间上会给与相应的保障。
六、研究目标
1、形成适合我园教育需要的本土教育资源库。
2、探索出利用本土资源凸现园本课程特色的方法、途径、措施、策略。
3、加深幼儿对地方文化的理解,培养其爱家乡、爱家乡历史文化的情感,促进幼儿身心主动和谐发展。
七、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1、收集、整理、筛选本土资源,形成适合教育的园本课程资源库。
利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研究等方法,收集本土资源,整理、筛选出适用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本土资源,并把研究所得的文字、图片、影像等资料整理成“园本课程资源库”。
2、利用本土资源创设丰富的环境。
充分利用本地特有的、可利用的资源创设幼儿园环境,从活动室的内环境到走廊、大厅的外环境,从区角的小环境到操场的大环境,因地制宜,利用平面、空间创设蕴含丰富本土文化的环境,使幼儿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家乡的特色,增加对本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家乡的情感,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
3、利用本土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利用本土资源中合适的材料资源制作成有趣的玩具,组织幼儿开展符合年龄特点,具有本土气息的游戏;利用民间口耳相传的童谣开展具有童真童趣的游戏;利用父辈儿时玩过的游戏,结合本园的具体情况,组织幼儿开展游戏。
4、利用本土资源开展领域教学实践。
开发本地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不同的年龄班中结合本土资源开展课程研究:大班开展利用废旧资源进行创意美工活动的实践研究、中班开展本土资源在体育活动中的运用研究,小班结合本土资源开展语言教学实践研究。并将其融入幼儿园现有课程中,在实践中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的能力,逐步凸现园本课程特色。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
(1)调查法:在课题实施阶段,对本土资源进行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座谈法等方法,初步了解本土资源的现存状况,收集相关资料。
(2)行动研究法:实施阶段,在进行本土资源的收集、归类、运用过程中,一边探讨、一边研究,并不断修正,合理选择可以在幼儿园中运用的资源;在实践中坚持理性的认识,寻找和挖掘有利于发展幼儿技能、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幼儿园内涵的地方教育资源,并探索实施具有本园特点和兄弟园所可以借鉴的策略和方法。
(3)经验总结法:在分析、研究幼儿园运用本土资源的实践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理论与方法,按阶段进行研究回顾,总结出具有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的课题成果。
八、研究步骤与成员分工
为了使课题研究过程力求科学规范,我们准备有系统、有规划地分四个阶段开展实验研究。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9~2012.11)
1、建立课题组,明确分工,落实研究任务;
2、通过文献法收集、掌握关于地方教育资源课题研究的有关动态和情报资料;学习有关理论知识;
3、制定研究计划,设计课题研究方案,明确研究的方向、内容、方法及研究成果。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12~2015.6)
1、通过调查法、谈话法全面收集、筛选本土资源,形成资源库。
2、以行动研究的方法在一日活动的领域教学、游戏活动、环境创设等方面
探索利用本土资源的有效方法,全面实施研究,作好研究过程的记录,整理、分析,撰写个案报告,填写研究记录。
3、中期评估,接受省、市专家组中期检查,分析研究情况,进行简要的课题研究回顾,调整完善研究方法。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5.9~2015.12)
1、用经验总结法整理、汇总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情况,撰写研究报告。
2、组织课题研究汇报会,总结研究工作,编辑、汇总、展示研究成果;
3、邀请省、市、区相关专家进行课题结题鉴定。
九、经费管理
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自筹研究经费。
十、预期的主要成果
1、《利用本土资源凸现园本课程特色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编辑、汇集:
《利用本土资源凸现园本课程特色的实践研究》论文集
《利用本土资源凸现园本课程特色的实践研究》幼儿美术作品集
《利用本土资源凸现园本课程特色的实践研究》园本课程特色资源库
十一、本课题研究目前进行的状况
我们本着探索、学习的想法,本课题研究目前已经建立课题组,明确了课题组成员的分工,落实了研究任务;收集、掌握了一些关于本土教育资源课题研究的有关动态和情报资料;组织课题组成员集中学习了一些有关本课题研究的理论知识;制定了研究计划,设计了课题研究方案,明确了研究的方向、内容、方法及研究成果。
在探索地方课程开发实施的道路上,我们的经验尚不丰富,想法还不十分成熟,希望有更多的课程专家给予指导,与更多的同行进行探讨与交流,使我园的课题研究与实施走上一条健康、有序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