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立项申报书
(2013-02-26 14:46:35)分类: 课题立项 |
附件2:
江苏省学前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
研究课题申报书
课
课
题
负
责
人
负责人所在单位
所属地方研究会
填
江苏省学前教育学会秘书处制
填
一、本表请用钢笔认真如实填写(可以打印填表),书写要清晰工整。
二、填写中如栏目篇幅不够,可自行加页
三、“所属地方研究会”即申请人所属的省辖市、计划单列市的学前教育研究会。
四、工作单位须填写单位全称。通讯地址须详细填写。“联系电话”指申请人所在单位的电话。
五、“主要参加者”指真正参加本课题实质性研究的工作者,不含课题负责人。
六、申报书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加盖公章后方可上报。
七、申请人填写好本表后,一式三份(其中1份原件、2份复印件)报送申请人所属的地方研究会盖章。
一、数据表
(一)课题负责人
负责人姓名 名 |
王雪珍 |
性 |
女 |
出生年月 |
62.9 |
|
职 |
园长 |
职 |
中学高级 |
学 |
本科 |
|
何时参加江苏省学前教育学会 |
2004年 |
邮 |
215132 |
|||
通讯地址 |
苏州市相城区黄桥街道苏埭路98号 |
联系电话 |
0512-65461645 |
|||
手 |
13706133303 |
电子邮箱 |
1359989133@qq.com |
|||
(二)主要参加者
姓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职 |
学历 |
专长 |
工 作 单 位 |
葛彩红 |
女 |
81.10 |
小学高级 |
本科 |
幼教 |
黄桥中心幼儿园 |
张群 |
女 |
75.11 |
小学高级 |
本科 |
计算机 |
黄桥中心幼儿园 |
屈永芳 |
女 |
69.4 |
小学高级 |
本科 |
幼教 |
黄桥中心幼儿园 |
谢振贤 |
女 |
80.4 |
小学高级 |
本科 |
幼教 |
黄桥中心幼儿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研究经费来源及数额 |
||||||
来 |
自筹资金 |
额 |
5000元 |
二、负责人与课题组成员已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
著作者 |
成果形式 |
发表刊物及出版单位 |
发 表 出 版 时 间 |
《加强园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
王雪珍 |
论文 |
《长三角教育》 |
09.7 |
《亦谈幼儿数学的生活化》 |
王雪珍 |
论文 |
《早期教育》 |
2006.8 |
《利用农村资源,实施整合教育早期教育》 |
王雪珍 |
论文 |
《早期教育》 |
2004.9 |
《浅谈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 |
葛彩红 |
论文 |
苏州市教育学会2010年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 |
2010.10 |
《让音乐欣赏指导方式多样化》 |
葛彩红 |
论文 |
《幼教新天地》 |
2011.12 |
《浅谈中班科学区材料的投放》 |
张群 |
论文 |
《小学科学》 |
2011.4 |
《点燃思维的火花》 |
张群 |
论文 |
苏州市教育学会幼儿教育分会论文评比一等奖 |
2011.5 |
《浅谈如何消除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 |
屈永芳 |
论文 |
《苏州教育与实践》 |
2011.11 |
《一课多研,让园本教研更有效》 |
屈永芳 |
论文 |
《小学科学》 |
2012.6 |
《如何帮助小班幼儿有效开展角色扮演活动研究》 |
谢振贤 |
论文 |
江苏省第四届“早期教育新视野”论文评比三等奖 |
2011.5 |
三、预期研究成果(A、专著;B、论文;C、研究报告;D、其它)
序号 |
完成时间 |
成果名称 |
成果形式 |
承担人 |
1 |
2014.12 |
课题研究报告 |
C |
王雪珍 |
2 |
2014.10 |
课题研究论文集 |
B |
屈永芳 |
3 |
2014.8 |
特色园本课程活动设计集 |
D |
谢振贤 |
4 |
2014.5 |
美工特色课程幼儿作品集 |
D |
葛彩红 |
5 |
2014.7 |
园本课程特色资源库 |
D |
张群 |
6 |
|
|
|
|
7 |
|
|
|
|
四、课题论证及完成条件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与实践价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对此,我们在十一五期间开展了《农村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我们黄桥中心幼儿园所处的小镇也在快速发展,昔日的田野变成了工业园区、居民社区、生态公园,呈现一派城乡结合的地方特色。独特的地域环境中蕴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幼儿教育资源:从农村到城市的变化,从花草树木到新鲜的瓜果蔬菜,从沙、石、泥土到各种废弃、搁置的废旧材料,从当地的民间游戏、歌谣、手工艺到民风、民俗,都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最好的课堂。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此基础上我们确立了《利用本土资源,凸现园本课程特色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本着开拓、发展、创新的原则,结合当地特有的景观、物产及传统文化资源开展一系列探究性主题活动,在充分利用本土资源设计特色教学活动、开展特色游戏课程、创设相应环境等方面凸现园本课程特色,从而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园的内涵提升。 |
课题界定 “本土资源”是指:当地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具体包括地方历史、地理、物种生态、文化习俗、人物风情、生活生产经验及社会科技进步等一切体现地区特色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因素。 “园本课程”是指幼儿园根据本园特点、幼儿需要、教师特长,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在幼儿园中实施的课程。它立足于幼儿园和本地区的实际条件,既充分考虑与国家、地方课程标准保持一致,同时又开发利用了本园的课程资源,从而凸现本园特色。 “利用本土资源,凸现园本课程特色”是指以幼儿园现有的“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的实践为基础,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开展有特色的领域教育活动、环境创设和游戏活动,经过实践研究,逐步形成园本课程,凸现幼儿园的课程特色。 研究依据的理论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理念: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性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活动的条件”;“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 2.幼儿园主课题《农村幼儿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已结题。通过研究,初步形成了课题特色的园本课程,使我园教师建立了“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资源观和价值观,积累了一定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方面的研究经验。 |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 目标 1. 充分利用本土资源,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结合同伴互助,促进教师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的能力,提高课程执行的目的性与主动性,更好落实园本课程的理念。 2.通过本土资源的收集,让幼儿体验和了解,增进幼儿的认知、能力、情感、态度的发展,从而促进幼儿素质的全面发展。 3.进一步完善幼儿园课程结构。在丰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加强对幼儿园园本课程的调整和梳理,凸现具有本园特色的园本课程,促进幼儿园的内涵发展。 内容 1.利用本土资源开展教学实践,重点在幼儿园美术、体育、语言方面构建园本课程特色。大班开展利用废旧资源进行创意美工活动的实践研究、中班开展本土资源在体育活动中的运用研究,小班结合本土资源开展语言教学实践研究。 2. 利用本土资源提供幼儿游戏的空间、设施和游戏材料,引发和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体现游戏的园本特色。 3. 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幼儿园环境创设活动,展示幼儿园特色。 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行动研究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在准备阶段,对本土资源以及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文献检索,收集有关资料。 2、调查法:在课题实施阶段,对本土资源进行问卷调查,初步了解本土资源的现存状况,收集相关资料。 3、行动研究法:实施阶段,在进行本土资源的收集、归类、运用过程中,一边探讨、一边研究,并不断修正,确定可以在幼儿园中运用的资源;在实践中坚持理性的认识,寻找发展幼儿、帮助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幼儿园内涵的地方教育资源,并探索实施的策略和方法。 4、观察法:教师观察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活动中,幼儿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个性发展及动手等方面能力的发展。根据观察结果,及时分析目标的准确性,调整指导方法、策略的有效性。 5、经验总结法:在分析、研究幼儿园运用本土资源的实践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理论与方法,按阶段进行研究回顾,总结出具有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的课题成果。 |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和主要措施 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9~2012.11) 研究内容:邀请专家前来我园讲座,教师查阅相关的资料,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分析本园的情况,制订课题方案。 阶段成果: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申报工作、完善课题组建设。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12~2014.6) 研究内容:全面实施研究,作好研究过程的记录,整理、分析。 阶段成果:撰写个案报告,填写研究记录。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7~2014.11) 研究内容:整理、汇总研究资料,全面综合总结研究情况。 研究成果:论文、幼儿作品、影像资料。 主要措施 为了保证本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课题组将落实以下措施: 1.开展教师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陈鹤琴教育理念、叶圣陶教育思想等一 系列园本学习培训活动,让教师通过学习培训,用理论指导课题研究实践有效方法; 2.不断完善和创设具有本土特色的环境(幼儿园门厅、走廊、专用教室、班级文化等); 3.凭借本土化化环境,以幼儿园主题教育为主阵地,探索本土化资源在幼儿园课程、游戏中的渗透,引导教师学会收集资源、利用资源,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 4.创设作品展示区,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大班组教师根据课程实施情况,将幼儿的美工作品展示在走廊、过道、大厅等公共区域,让不同能力差异的幼儿都有机会找到自己的“自信点”,同时展示园本课程特色。 5.家园合作,拓展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幼儿园课程实践的时间、空间、方法、策略。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童的首任教师,学前家庭教育对幼儿的影响十分重大,幼儿园只有与幼儿家庭密切联系,互相配合,充分调动家长在幼儿发展中的积极性才能保证研究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
五、预期的研究成果和形式 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研究论文集 特色园本课程活动设计集 美工特色课程幼儿作品集 园本课程特色资源库 |
六、课题承担者科研水平与能力及科研保障条件 本课题由相城区黄桥中心幼儿园王雪珍担任主持人,王雪珍园长同时担任相城区黄桥实验小学副校长,全面负责黄桥街道的学前教育工作,先后获得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幼儿教育先进工作者、苏州市家长工作先进工作者、相城区教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小中高职称,多年担任幼儿园园长,有丰富的教科研经验和组织管理能力,多篇论文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或发表,能够全面调控课题研究的运作。 葛彩红:相城区幼教学科带头人,区十佳教师,区教学能手,小学高级教师。多次在市、区评优课活动中获奖,多年担任幼儿园年级组长,教学经验丰富,参与市区级课题研究,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奖。 张群:相城区黄桥中心幼儿园一线教师,擅长计算机技术,区家校联系先进个人,制作的多个课件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参与幼儿园课题研究,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奖发表。 屈永芳:相城区黄桥中心幼儿园园长助理,相城区优秀教育工作者。主持参与两个市区级课题研究,近五年来有十多篇论文在市级以上获奖或发表。 谢振贤:相城区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小学高级教师,多次参与区评优课获奖,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参与幼儿园主课题的研究,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奖。 幼儿园在经历了“九五”、“十五”、“十一五”课题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教科研经验,本课题有黄桥中心幼儿园的主要领导和骨干教师直接参与,得到实小教科室的知道与支持,科研力量较强,并受到上级主管领导的重视,在经费和时间上会给与相应的保障。 |
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单位领导签字:
年 |
地方研究会意见:
单位领导签字:
年 |
评审组审批意见:
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