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风光87---第二批历史文化建筑4

标签:
杂谈 |
分类: 文博 |


26.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办公楼 其位于曙光路与桐江路的交叉处,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建筑坐南朝北,沿东西方向展开,长约90米,宽约30米。建筑呈中轴线对称布局,立面为“横三竖五”的形式。
建筑装饰细部颇具传统特色,门窗形式和浮雕设计富有中式风格。
27.地震局宿舍第20栋巢湖路287号,1500平米。



建于1960年代,是省地震局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栋,也是20世纪合肥市典型的仿苏式办公建筑。其西邻马鞍山路,北邻长江东大街,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
建筑整体呈中轴对称布局,造型端庄大气,主入口雨棚的上方设有镂空雕刻装饰图案的长窗与雕刻了回纹的石板。建筑侧门包有石条细部也有雕刻装饰。
28.安徽省体委大院办公楼


其西邻宣城路,北邻芜湖路,毗邻包公园。建筑屋面为传统双坡顶,外立面线条丰富,造型极具特色。建筑内部地面为大理石材质,细部装饰精致,楼梯扶手为雕花木质,顶部饰有五星、语录等图案和文字,彰显时代特征。
29.气象局办公楼
苏式二边上楼楼梯

建筑为砖混结构,平面布局合理,空间造型丰富。建筑立面特征明显,以竖向构图为主,简约大方。建筑细部富有特色,雕花木门与扶手装饰保存完好。30.合肥工业大学图书馆(东楼,西楼)
东楼平面较为规整,立面为竖向构图,整体为灰色调,突显早期苏式建筑风格;
西楼造型较现代,平面呈不对称布局,正立面上方室外大平台直接通向二层主入口,整体为白色。
31.合肥工业大学斛兵礼堂
建于1980年代,位于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校园内,紧邻斛兵塘,是学校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也是20世纪合肥市具有代表性的大学礼堂类建筑。
建筑风格以苏式为主,屋面为传统坡屋顶形式。立面外墙饰以白色,窗台下檐与台基以青瓷砖饰面,建筑整体典雅庄重。
32.安徽大剧院
建筑正立面设有列柱走廊,入口处为10米高茶色玻璃幕墙,正对前广场,气势雄伟。大厅内部宽敞明亮,形象庄重大气。历经2001年和2010年两次改造,目前建筑风貌保存完好。
33.九狮雕塑

34.合肥市骆岗机场航站楼 是20世纪70年代合肥市典型的交通类建筑。原合肥市骆岗机场内。
建筑整体横向衍生感强,外形简洁大方,立面形式丰富,白墙灰顶和横向大片的玻璃窗有序组合,局部设有拱窗。建筑为钢混结构,空间开敞,功能布局合理。建筑质量保存良好。
35.合肥骆岗机场空管局业务楼
建筑为钢混结构,外立面为银白色,空间造型特征鲜明且富有特色,其中空管瞭望塔外形独特,简洁大方。
建于1980年代,见证了合肥民航事业的发展历程。机库正门上方设有东航标志的徽章,富有年代特征。
建筑体量巨大,采用桁架结构,正立面呈中轴对称,整体造型特征鲜明。建筑主体结构保留完整。
门有15-20厘米厚,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厚
37.五大公司宿舍



1栋


4栋



2栋

北邻芜湖路。建筑共二层,整体呈中轴对称形式,平面为内廊式布局,入口为典型的“石库门”形制。外墙以灰砖饰面,屋面为坡屋顶形式。楼梯间由长窗包裹,细部设计十分考究。

38.合肥市柴油机厂(合肥监狱)
金寨南路310号,28353平米。建于1980年代,为20世纪80年代合肥市代表性工业遗产之一。其位于常青街道金寨路南段东侧,交通便利。建筑立面由红砖砌面,屋顶呈弧形,并等距开设天窗。
内部采用半圆形砖砌拱券结构,具有西式古典主义建筑特征。建筑曲线造型丰富,传递出经典的工业美学。建筑风貌保存完整。

39.合肥市交通饭店 建筑共十层,为框架结构,主体结构保存完整。立面规整富有韵律感,内部功能布局合理,造型特征鲜明并具有年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