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浮山摩崖石刻5

(2024-02-15 15:21:03)
标签:

杂谈

分类: 文博
浮山摩崖石刻,以纪事类的最为精彩珍贵。

浮山摩崖石刻5

22.明代“因棋说法”石刻,由“围棋说法”、“借棋说法”而来,说的是河南郑州高僧、浮山第一代开山禅师法远和尚以棋理为文学家欧阳修解说佛法的佳话。

浮山摩崖石刻5

23.《隐贤岩记》为宋代学者杨杰所题,全文记载了晋到北宋时期,浮山佛教几度兴衰、艰苦振兴的经过。
宋治平二年(1065),35岁的杨杰来到浮山,观浮山佛教之盛兴,长叹不已;又听高僧晓云禅师谈浮山佛教之历史,更是感慨万千,写下了《隐贤岩记》一篇。三年后,他的弟弟书写此文,镌刻在浮山摩崖石刻最为集中的会圣岩景区东侧、翠盖峰下隐贤岩内的石壁上。这段摩崖石刻篇幅为长方形,纵88厘米,横217厘米。全文楷书阴刻,自右向左竖写,23行,满行16字,共235字,每字约8厘米见方。内容为:

《隐贤岩记》:/维彼南岗,洞孔山腹,仰者/若呀,俯者若伏,侧出旁穿,/三十有六。在昔晋梁,浮图/始昌,为室为堂。五代之季,/栋宇颓弛,释子无似。逮此/吕侯,来守是州(内翰济叔尝刺是郡),废/者必修;乃会僧远(圆鉴大师法远),乃/经乃营,率扶其倾。远将传/嗣,俾承厥志,匪云孰谓(今长老/ 晓云)?惟是隐贤,芝华玉渊,宅/者如仙。比有檀越(巢人周同施财补葺之),/请完其阙,筑屋周列。嗟若/替陵,将衰而荣,将沉而升,/物有所待,如暗遇灯。千载/之来,匪吕弗兴,否将思泰,/如谷有声。一日必葺,匪远/弗成。长江未竭,高山未平,/垂千百龄,清风奚泯。治平/二年冬十二月日,无为/杨杰撰。弟书。/熙宁元年山门监寺/僧希岳命工刻于岩壁。/(“/”表转行)
浮山摩崖石刻5

宋代“碧云岩”、“张公岩”题刻,背后隐藏着“张孝祥心系碧云,张同之秘密探母”的悲情故事。
浮山摩崖石刻5

宋嘉祐六年(1061),一个姓田的刑狱奉富弼之命,来浮山拜访法远和尚,相处之日,发现他的一举一动,均呈现出宗教王者的风范,是一个可以称为“圣”的通神之人,于是便在云霄峰下的大洞内斜坡上题“会圣岩”三字,并附诗一首:“石龙转尾云岩下,岩树重阴翠扑天。庵主头陀应自乐,满山清景在门前。”这便是“会圣岩”之名的由来。(田刑狱,何许人也?他既是富弼的门徒,又是邵雍的好朋友。富弼(1004—1083),位居宰辅,北宋中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邵雍(1011—1077),终身不仕,北宋中期著名理学家、易学家。显宦富弼,处士邵雍,两个对北宋政治、学术思想分别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学者。

虎形山东部陡壁上的“大清道光二十九年大水至此”石刻,是研究长江水文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浮山摩崖石刻5
其它诸如“毛知遇修路记”、“陆子岩”、“胜集岩”、“陈文政造塔记”、“夏希道游山记”、“会圣寺田地四至界”、“阮集之读书处”、浮山摩崖石刻5
“三侯继美”、浮山摩崖石刻5
“九带遗踪”、“浮山华严寺极乐岩接引如来丈六金身记”、“开九带堂小路记”、“1954年大水至此”等等,均是记录各种事件的摩崖石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