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浮山摩崖石刻1

(2024-02-14 15:40:12)
标签:

杂谈

分类: 文博
浮山摩崖石刻1

1“方见题八座岩摩崖石刻”。
 在会圣岩内东侧的石壁上。纵54厘米,横126厘米。正中刻:“八座岩。”
篆书阴刻,从右向左横读。右侧刻:“嘉靖癸卯春南淙方见同。”左侧刻:“桐溪钱公游识此岩。”每侧10字,楷书阴刻,1行直排。结体圆融秀丽,雅正厚重,书者的性情禀赋、意绪感悟毕现。题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
方见以“八座”名岩,一是以“八座”在天上所处的居中位置,喻指会圣岩居于浮山之中,景色最佳,是浮山三十六岩之主;二是以“八座”在人间所含的象征意义,寓意为人稳健温和,喜爱宗教,大智若愚,乐观进取,品德高尚;隐喻功名顺遂,贵气吉利,家道兴旺,福善喜庆,长寿安康,诸事顺利,表达了世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着人们趋吉求祥的美好祈愿。

浮山摩崖石刻1

2. 齐之鸾、于思诚、方洵、方绰题诗摩崖石刻,
在栖真岩东侧陡壁上。题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楷书阴刻:齐之鸾二首,于思诚一首,方洵诗一首(刻文已难以辨识)、方绰诗一首。刻文右起竖排,部分刻文已难以辨识。
齐之鸾;况有山邻时送酒,兴来真欲解微官。岩岩可作神仙窟,搔首中霄叹转蓬。
大明正德辛巳阳月十八日兵科左给事中邑人齐之鸾、太学生方洵、方绰、目雪棋道人淮阴于思诚同游,分韵各赋名岩六六鬼神剜未到先烦驻马看碧树倒遮飞瀑细舟梯平跨石龙寒台边药灶犹能爇竹里茅庐便自安
况有山邻时送酒、兴来真欲解微官。历磴披罗兴未穷石床再扫翠微中金樽醉俯冈前月铁笛横吹洞口风寨古似闻山鬼泣湫深应与石溪通。岩岩可作神仙窟、搔首中霄叹转蓬。之鸾;天造灵岩浮水上色分金翠气氤氲……应喜钧天乐可闻思诚……方洵;穿云历尽石巍巍……好山随我一时归。方绰……

浮山摩崖石刻1

3.吴中郎书、钱虎仲题阮集之(阮大铖)读书处摩崖石刻,
在五云岩顶端陡壁上。纵48厘米,横160厘米,正中刻:“阮集之读书处。”行书双钩、自右向左横写。左侧刻:“吴中郎书。”右侧刻:“钱虎仲题。”

浮山摩崖石刻1

4.吴孟科、钱元鼎、方梦旸等题风云际会摩崖石刻,
在陆子岩内石壁上。纵42厘米,横162厘米。刻文为:“风云际会。”字体行书,自右向左横写。左侧刻:“嘉靖丁巳九月二十三日,囗贤松岗吴仲、安福云岑夏梦龙同邑人吴良、吴孟科、周囗、周囗、方点、方梦旸、钱元鼎来游识此。”行书阴刻,右起竖排。是吴仲、夏梦龙、吴良、吴孟科、周、周、方点、方梦旸、钱元鼎9人“来游识此”而题,时间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
浮山摩崖石刻1

浮山摩崖石刻1

浮山摩崖石刻1

浮山摩崖石刻1

浮山摩崖石刻1

5.金谷岩摩崖造像,共29尊,浮雕于长18米、高5米的金谷岩西面天然崖壁的佛龛内。从上到下,可分3层,错落排列,大小不等,最高者1.20米,最低者0.20米,余者均1米左右。部分造像保存状况较差,人为干扰痕迹明显。
(摘自文乡枞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