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铲车和兔子
铲车和兔子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503
  • 关注人气: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铜陵记忆之三十七--城市雕塑1

(2023-12-29 09:02:09)
标签:

杂谈

分类: 长住地
        作为以铜命名的城市,城市雕塑从九十年代发展至今;铜质雕塑成为一个特色城市标签。
铜陵记忆之三十七--城市雕塑1
第一个城市雕塑“南周青铜壁”位于义安路与石城路交口上,1992年建成是由在铜陵出土的3件青铜文物商爵、春秋鉴、西周鼎组成。兆壁涌泉,青铜壁纹饰图案为铜官山采炼图,原副总理邹家华题词“中国古铜都铜陵”镶嵌在中央。
铜陵记忆之三十七--城市雕塑1
3件青铜雕塑总重量为3929公斤,其体积之大,在全国同类作品中首屈一指,造型精美。
铜陵记忆之三十七--城市雕塑1
第二个城市雕塑位于义安北路与天桥北路交叉处,名为“起舞”高11米锻铜雕塑。
铜陵记忆之三十七--城市雕塑1
以商代酒具青铜器‘商爵’为模型像铜陵拼音“T”又像两个翩翩起舞的人。
铜陵记忆之三十七--城市雕塑1

铜陵记忆之三十七--城市雕塑1
爵的双柱化为高昂的头颅,似现两个雄健的汉子昂首挺胸,并肩而舞,舞姿神似古今矿冶工人的坚毅、热情与豪放,寓意古铜都的崛起和腾飞,更蕴含着“古朴厚重、熔旧铸新、自强不息、敢为人先”铜都精神。
铜陵记忆之三十七--城市雕塑1

铜陵记忆之三十七--城市雕塑1

铜陵记忆之三十七--城市雕塑1
该雕塑于一九九二年建成,由曾成纲创作,在全国第二届城市雕塑优秀作品展览会上被评为获奖作品铜陵记忆之三十七--城市雕塑1

铜陵记忆之三十七--城市雕塑1
 因为那个时候此地属于二个交通要道火车站和长途汽车站地段,是外地客人抵达铜陵最先看道的城市雕塑,离开铜陵也从此地,寓意深远。
铜陵记忆之三十七--城市雕塑1
第三座全铜雕塑四喜铜人; 高、宽均约2.5米,坐落在义安南路与杨家山路交汇处的“金三角”地区的皖江小游园内。
铜陵记忆之三十七--城市雕塑1

铜陵记忆之三十七--城市雕塑1
四喜铜人”出土于铜陵,原为明清期间遗物。原件长宽不足两寸,为铜铸,是古人系于腰间的饰物,构思甚为奇妙,制作也很精致。
铜陵记忆之三十七--城市雕塑1

铜陵记忆之三十七--城市雕塑1
两个孩童的头却有四段身躯,每个脑袋都可与两段身躯任意组成两个不同姿势的完整的孩童,孩童头上留髻,身上穿肚兜,面部表情天真憨笑,手中握元宝,持蕉扇,象征富裕和平安。
铜陵记忆之三十七--城市雕塑1
锻铜雕塑“牧童短笛”,坐落在市人民西村居民小区内环境优美的小公园内。高度只有1米多点,长度达2.5米。
铜陵记忆之三十七--城市雕塑1
春晓”雕塑描绘江南水乡牧童骑着水牛悠闲地吹着牧笛的美景,透视出一股浓郁的乡村气息,唤起人们对童年的回忆。雕塑位于人民西村中心游园之中,建于一九九二年,由仲兆鼐创作,雕塑长约2.5米,高1米多,在第二届全国城市雕塑优秀作品展览会上被评为获奖作品

春晓、起舞、四喜铜人三部作品在1994年全国第二届城市雕塑优秀作品展上胜出;与西安并立第二。
铜陵记忆之三十七--城市雕塑1
丰收门”是铜陵的标志性青铜雕塑,在淮河路与长江路的交汇处,它是三个"丰"字组成高8.8米。三个"丰"字三角形排列呈开放姿态,也象征着连年丰收,五谷丰登。
铜陵记忆之三十七--城市雕塑1
该雕塑建于一九九五年,系仲兆鼐创作。
铜陵记忆之三十七--城市雕塑1

铜陵记忆之三十七--城市雕塑1
在三个"丰"字的中心,有一根小铜柱顶着一个青铜圆球,象征着这个城市的市民团结、奋进的精神。2004年全国第三届城市雕塑优秀作品展上胜出。铜陵记忆之三十七--城市雕塑1

三根巨柱托举着希望、寄托着丰收,三枚古铜刀帀象征着财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