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港武指团队历史

(2023-03-04 10:34:26)
标签:

杂谈

分类: 电影
   1909年陈其美、陈铁生、陈公哲等人支持霍元甲成立“精武体操学校”也是精武体育会原型。1911年辛亥成功“精武体操学校”成员很多身居要职带动武术热和国术馆发展。
   1922年在“武术文化”熏陶下,向恺然创作武侠小说《近代侠义英雄传》;掀起武侠小说热潮。
1925年天一公司出品了第一部武侠电影《女侠凤飞飞》,由京剧武旦粉菊花主演及戏班师兄弟一起参加演出,这是武打演员第一次登上屏幕。大获成功后邵醉翁又拍摄了《三侠五义》《白蛇传》《宋江》《莲花公主》,粉菊花团队成为最早“武指团队”雏形。
1932年粤剧名家薛觉先到上海成立南方影片公司拍摄首部电影《白金龙》,由于青帮原因请了洪拳大师刘戡;也因为拍摄戏剧电影请了京剧武生袁小田教授粤剧演员“武戏”拍摄很多戏剧电影。1934年“新文化运动”禁止演出封建迷信电影作品,薛觉先等回归粤剧表演,袁小田和刘戡在其介绍下进入电影行业,成为最早的武指。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开始,不少北派戏曲武生因为战乱等原因开始移居港。这其中就包括袁小田及于占元。 这些梨园出身的戏曲名伶来到港后,要么负责粤剧中的武打场面,要么就开班授徒。 港电影中的这些龙虎武师,可以说基本都是在这些戏校出身。三十年代末粉菊花也追随天一来到香港。
    40年代末大批上海电影人汇集港,1948胡鹏导演《黄飞鸿》袁小田和刘戡都参与了,与来自于岭南武师交流融合形成南北功夫混合团队。

这其中,著名的“四大戏校”,分别由于占元、唐迪、粉菊花、马承志创立。
   于占元“中国戏剧学校”:洪金宝、成龙、元华、元奎、元秋、元武、元彬、元德等等“七小福”。 
  唐迪“东方戏剧学校”:程小东、火星、徐忠信、潘健君等等。  
 粉菊花“春秋戏剧学校”:1962年前只收女生,在电影界比较知名的有女门生:陈宝珠、萧芳芳、杨盼盼、李琳琳、沈月华、沈芝华、陈好逑、张露露(张飞燕)、周坤玲、陈美麟、筱菊红、高丽……凤凰女等。  男门生:大师兄钱月笙、二师兄董玮、林正英、惠天赐、陈龙、小侯、孟海、尊龙、李少鹏、罗家英、大宝、二宝、小鹏(彭润祥)……林家声、钟发、
 马承志“中华戏剧学校”:李擎柱、刘志豪、钟发、陈会毅、咖喱等等。
   尽管“四大戏校”名头起的很大,但当年的条件都很寒酸。其实无论师父还是送来的孩子,都是为了解决现实和未来的生存问题。 随着戏曲行业逐渐没落,很长一段时间,这些学生只能在夜总会表演,以及集体为一些粤语戏曲片跑龙套。 好在当时港电影行业发展迅速,尤其是当邵氏公司的武侠功夫片开始风靡后,这些梨园弟子终于找到了出路。从替身、武师、特技、龙套等等入行,逐渐成为荧幕前的配角、主演、明星,以及幕后的武术指导、动作导演、导演。
   其中以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成龙、以及为《黑客帝国》等担任动作设计的袁和平,最有代表性。除了这些梨园出身的武行之外,一些南派武术世家、以及邵氏成立的“武术演员训练班”,也是不少龙虎武师的出身之一。   在他们之中,南派洪拳黄飞鸿的嫡系传人刘家良最为成功、知名,而邵氏训练班出身的学员狄龙、陈观泰等,则大多成为荧幕前的功夫明星。

袁小田,是在电影中正式确立武术指导这个职位的第一人。武师班底中既有他的侄子小老虎,也有袁小田的三个入室弟子肥英、袁成就、唐佳。以及周小来、石志斌。从1956年,袁小田在《梁红玉击鼓退金兵》中第一次确立武术指导这个职务,再到袁和平、林迪安等被好莱坞认可,担任《黑客帝国》、《蜘蛛侠2》、《霹雳娇娃》这些好莱坞大片的动作设计。

   进入60年代,刘戡儿子刘家良、袁小天徒弟唐佳接班成为南北功夫混合武指团队领军人物;迎来武侠片高峰时候,《独臂刀》《云海玉弓缘》《边城三侠》《鸳鸯剑侠》都是代表性作品。刘家良独挑大梁后成立的“刘家班”,可以说是龙虎武师在电影界形成团体和传承的第一个班组。刘家班”中的刘家荣、刘家勇是刘家良的直系亲属,而陈全、黄虾、神仙这些人则是刘家良父亲刘湛的徒弟。唐佳曾是张彻导演除了刘家良之外的另一个御用武指。   他的班底前后也人数众多,包括唐佳的弟弟黄培基,出自同门的肥英、袁成就、袁振洋,以及邵氏训练班出身的黄树棠、姚文基等等。

1965年邵氏将刘家良和唐佳签入旗下,南北功夫混合武指团队成为邵氏御用团队。1970年吴思远不甘于在邵氏坐冷板凳自组小公司将南北功夫混合武指团队中的袁和平挖走拍摄《疯狂杀手》取得不错票房,又继续拍摄《荡寇志》。袁和平从邵氏拉来袁祥仁、袁振洋、袁信义、袁日初等,组成最早“袁家班”班底。核心袁祥仁、袁信义、袁日初等等都是袁和平的弟弟,甄子丹则是他的徒弟。1978年在吴思远提携下袁和平当上导演,90年代进军好莱坞成为华人第一武指。

1974年张彻离开邵氏前往台带走刘家良“刘家班”,唐佳“唐家班”留在邵氏成为两拨武指团队。1975年刘家良与张彻闹翻回到邵氏当上导演。同时唐佳也当上导演,美轮美奂的武打造型动作场景设计成为古龙武侠片幕后功臣。

杂技演员出身的韩英杰是于占元的女婿,作为李小龙与胡金铨的御用武指,他也有自己的班底,包括徐二牛、梁少松,以及洪金宝等。于占元通过韩英杰将门下弟子洪金宝、成龙、元奎、元彪、元华、元德、元武、元庭、元宝带到片场担任武打演员,但相比南北混合武指团队没有多大市场。1966年胡金铨离开邵氏前往台,跟随形成“元家班”1971年韩英杰带元家班回港加入嘉禾拍摄《唐山大兄》,李小龙一片成名。李小龙当时就有以韩英杰、林正英、元华、陈龙、陈会毅、刘永、甚至包括洪金宝这些经常使用的龙虎武师。
  《精武门》后韩英杰携元庭、元泰等去台胡金铨发展,另外一部分师兄弟跟随大师兄洪金宝留在香港。李小龙去世后“李家班”林正英、钟发、陈会毅、陈龙、董玮等加入形成“洪家班”雏形。70年代中期得到邵氏重用“洪家班”名头在港日盛,1977年洪金宝当上导演拍摄《三德和尚与舂米六》,80年代《鬼打鬼》《人吓人》和五福星、僵尸系列片成为洪家班的高光时代。

“四大班组”中,以成龙的“成家班”最为知名、时间跨度最长、人数也最多。从1976年成立至2016年40周年,已经历经八代、超过60人。   而且相对于其他三家班组,“成家班”的成员构成也并无太多传承,即使前几代成员也是这样。   他们中既有冯克安这样的前其他班组成员,也有“东方戏剧学校”出身的“火星”蒋荣法,内地武师出身的李健生,以及自由搏击出身的卢惠光。

   第一代龙虎武师梁少松曾是戏班的龙虎武师,后来他又带两个子侄梁小龙、梁小熊入行成为龙虎武师、动作演员。   梁小熊则又发展出自己的班底,包括他的两个弟弟,以及吴育枢、陈强、凌志华等等。

从龙虎武师一直上位到导演、而且主要还坚持在电影幕后服务的程小东、徐小明、唐季礼三位导演,也有自己的御用班底。 
徐小明的班底只有徒弟林迪安、以及杨家安。徐小明转到影视公司高层后,林迪安又加入到唐季礼的班底。 
 唐季礼的团队还包括“七小福”的元彬、元德,以及邵氏训练班出身的薛春炜等等。
程小东的御用班底人数也不算多,元彬、马玉成是最早的。其中以出自马承志戏校的刘志豪、出自唐迪戏校的潘健君、张彻的义子郭追,以及尹发、曹荣最为知名。

90年代中期甄子丹离开袁家班组成“甄家班”《杀破狼》《龙虎门》《武侠》《导火线》为代表作。
千禧年之后钱嘉乐离开洪家班,开辟新的武指以现代化的汽车追逐、写实的拳脚、枪战为新设计动作。2004《旺角黑夜》为代表,《门徒》《风暴》《新宿事件》《车手》等。

对于这个港电影圈最大的幕后群体,港电影界很早就成立过曾志伟担任会长的“武师公会”,以及现在由钱嘉乐担任会长的“香港动作特技演员公会”。  2019年,“鱼头云”刘允也代表龙虎武师这个行业,获得了第3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授予的专业精神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