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不有道安,人道为近,是以君子人道之取先,言戈者出,所以智】莫不是有道啊,以人道为最近身,所以君王取人道为优先。言戈,从言、从戈,应释作识,知道,了解,本句是说识人道之治者出现。
【己口,智己口所以智人,智人所以智命,智命而后智道,智道而后智行。由礼智】智,知。是知晓自身,而自知以后,就能知人善用,知人以后,就知命运,知晓命运以后,就懂道了,明白道以后,就知如果行事。
【乐,由乐智哀。有智己而不智命者,亡智命而不智己者,有】顺从礼,而知乐,顺从乐而知哀。有知晓自己,而不知命运的人。有不知命运,也不知自身的人。
【智礼,而不智乐者。亡智乐而不智礼者。善取,人能从之,上也。】又有知礼,而不知乐的人。有不知乐,不知礼的人。善于取人道之治优先,民众就服从他,上策也。
【善者,民必众,众未必治,不治不川,不川不坪,是以为正者教道】好的统治者,拥戴的民必众,而拥戴的民众多,不一定天下安定,治,天下安定。不安定则民众不顺从,而有不顺从的民众,则不可存帝位,川,释作顺,坪,从字形看上半似帝,下半似存,当理解为存帝位。所以治理天下的人教民众以道,为优先的事。为正者,治理天下的人,正身、正世者。
【之取先,教之礼,则民果以巠。教之乐,则民淑德清爿音,教】教礼,则民众像结果实(内心充实)和果茎的关系,犹如巜老子甲》“果而弗伐,果而弗乔,果而弗矜,善者,果而已”,这里借果和茎的关系,说明礼对民众的制约和互相依存关系。教乐,则民众品德单纯,献祭音声也清纯,爿音,从爿、从音,而非从言,当释作献祭的音声,金声玉振,这里也强了乐对民众的心灵净化。这里的以,表示并列关系,而且、和。
不光是郭店楚简,先秦诸子大量的文献,这种以借物喻人,以事喻理的手法是非常多见的,笔者以后有专文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