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州历史四大名山

(2019-02-06 20:45:49)
分类: 淮西风物

桐柏山
 桐柏山是中国的南北分界线,历为随州北面的屏障,西接枣阳,北连桐柏县,主峰太白顶,海拔1140米,又名凌云峰、白云山、胎簪山,以水分界,随州、桐柏县各占一半。以此峰为中心,东经元宝垛、田王寨、冠子垛、玉皇顶、鸡公山至大悟县与大别山相连。

 

  主峰南侧以七尖峰为中心,经大仙垛、香炉垛,延伸到华宝山,与大浪山遥望,共有山地面积2341平方公里。1997年8月,省政府批准为第三批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容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历史遗迹、宗教文化、革命遗址于一体,景点涵盖峻峰7座,峭壁8处,奇石10尊,异洞7个,有8寺1庙,4寨1殿,7壑3潭,尤以太白红叶、古寨城堡称二绝。景区有各类景点100余处,景物、景观1000余处关于桐柏山之名,最早见于《尚书 禹贡》,其云:“导淮自桐柏”。”可见桐柏山之名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历史上,江河淮济被誉为“四渎”——黄河石“母亲河”长江是“生命河”济水是“思源河”,淮河是“风水河”。四渎中,黄河、长江源头人迹罕至,发源于中原地区的淮河和济水源头便成为历代君王祭祀的场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诏令祭祀名山大川,其中就有淮河。于是桐柏山始建淮祠。历代君王为祈福消灾,对淮之神由东渎大淮之神,封到长源公、长源王。如今主峰太白顶上建有一井,称之“大淮井”。淮河从这里开始奔涌千余公里,流域面积达27万平方公里。大淮井终年丰沛,从未枯竭。唐代茶圣陆羽考察天下沏茶名泉时,将淮源之水列为“天下第九佳水”。因桐柏山占有淮源之灵气,所以隐士修行人曾在“天下七十二福地”中,将桐柏山列为“第四十一福地”。至清嘉庆年间,太白顶的云台禅寺便享有“南方普陀,北方云台”的盛名。这里成为中原著名的佛教胜地,名僧辈出。


大洪山

      大洪山位于湖北中北部,西临荆襄汉江谷地,东接涢水河谷丘陵,南连江汉水网平原,北与桐柏山遥相呼应。1988年8月1 日,国务院批准大洪山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横卧江汉, 蜿蜒荆襄,气势磅礴,风光秀丽,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温"的气候特点。是绝妙的避暑胜地。

    "名山佳气郁重重,横亘西南压万峰。襟汉带陨蟠伯围,兴云出雨镇侯封。"这就是清朝诗人储喜珩眼中的大洪山。大洪山又名绿林山,西汉末年著名的绿林赤眉起义就发生在这里。它主要以一座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为主体,群峰耸立,层峦叠翠,面积350 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055米,素有"楚北天空第一峰"之称。因其山经常会制造洪水而得名。

     大洪山山连山山山相连,洪山寺寺接寺寺寺连接,"精舍状观天下",素有中天佛国之称为佛教圣地。据《大洪山志》记载,除洪山寺上院(灵峰寺)和下院(万寿禅院)外,自唐以后陆续在以主峰(宝珠峰)为中心的大洪山崇山峻岭中还建有寺庙26座,它们是:四圣庵、吉祥庵、广德寺、回龙寺、雨台寺、望湖寺、妙济寺、泉兴寺、东白云寺、观音寺、华严寺、太极庵、圣泉寺、莲台寺、千佛寺、太阳寺、查山寺、黄龙寺、宝峰寺、香云寺、南岳庙、东岳庙、三圣庵、李家庙、西白云寺、高峰寺。诸寺院逸韵鸣佩与霄钟合弦,众僧人妙语诵经共神梵分音。播荫四空朗照八极,撒祥九天烛明三界,整个大洪山麓禅院香散六珠钟声响彻群峰,佛寺华飘五色经韵播瑞崇岭。由此可见大洪山区内寺院星罗棋布,香客信士络绎不绝,晨钟暮鼓彼落此起,在湖北首屈一指,与位于湖北省西北的道教圣地武当山遥相抗衡。


中华山

       中华山山水风光秀丽,奇峰怪石林立,寺庙历史悠久,古堡寨墙众多,是集森林旅游、疗养避暑、 观光度假为一体的旅游胜地。景区内地势险要,地形复杂,有“九峰、七寨、五寺、一百零八岭”之称,应山八景其独占四景:宝林拥翠——宝林寺,天涧云深——龙兴寺,洞口生风——仙人洞,中华仙山——祖师殿。这里林木葱郁,花草争妍,雀鸟欢歌,兽栖鱼跃,珍稀名木10多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0多种。 中华山林海茫茫,山岭连绵不断,最高峰——中华山顶811.4米,广水民谣唱道:“一进中华山,又是一层天,满山是绿色,遍地喷清泉“。

      中华山风景区于2003年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这里动植物资源丰富。中华山北的古刹宝林寺是朱元璋年少剃度的地方。香火鼎盛时,宝林寺与少林寺来往密切,因而又称为“中少林”,少林派习武用的铁菱角等器械遗留至今。寺庙前两株相依相偎的千年古银杏,又为古老而神秘的宝林寺平添了几分雅趣和温馨。中华山的寨墙众多,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兴王寨。广水民间流传着“四十八寨保兴王”的故事。寨墙保存较好,寨中马道、马棚、石垒依稀可辨,身置其境,你仿佛又回到了烽烟四起、刀光剑影的风云岁月。http://worldhm.hmimg.com/20160810/20160810101017.jpg


白兆山

     白兆山又名碧山,位于随州东南部,属大洪山余脉。山上树林多为松柏,林密但无高大乔木。因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在此隐居而闻名于世,目前开辟了以白兆山为主体的太白游览线,著名的景点有:白兆寺、桃花岩、李白读书台、太白堂、太白林、绀珠泉、洗脚塘、洗笔池等,而且每个景点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这里峰回路转,山峦叠翠,常年鸟语花香,甘泉流长,是旅游观光、寻幽览胜的好地方。桃花岩下有一岩洞,名曰桃花洞,可容人攀越。

       据传古代有一位云游高僧来到此山,见大山被红光普照,紫气升腾,有神灵仙气 听百姓传说是太白金星所造化,便为它取名叫做"白兆山"。后来,李白仗剑出游,来到白兆山,顿有所悟,感慨道:"山名曰白兆,始知李白来",就在山上住了下来,而且一住就是十年。大家都称李白是"诗仙",以为他诗作得好,才称之为"仙",其实他是"谪仙",就是被贬谪到凡间的神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