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试卷实用答题规范2025版
(2025-05-18 16:53:54)
标签:
教育时尚文化 |
语文答题规范
高考语文答题规范2025版
板块 |
考察内容 |
分值 |
时间 |
现代文阅读 35分 |
论述或说明类文章阅读1-5题 |
19分 |
20分钟 |
小说阅读6-9题 |
16分 |
15分钟 |
|
散文阅读6-9题 |
16分 |
15分钟 |
|
古诗文阅读 35分 |
文言文阅读10-14题 |
20分 |
25分钟 |
诗歌鉴赏15,16题 |
9分 |
7分钟 |
|
名句名篇默写17题 |
6分 |
2-3分钟 |
|
表达运用综合 80分 |
语言表达运用18-22题 |
20分 |
25分钟 |
作文23题 |
60分 |
52分钟 |
二
结构改变,性质改变。由多个板块组成的一套试卷,用一个什么样的操作顺序去完成,影响了最终的结果。
有人说,从试卷的第一题开始,做到最后,不就行了?
不,此法刻板落后,除语文能力水平高于平均数的少数人(语感要好!)或许能行得通,大多数人都应该有适合自己的操作顺序,即人各有法!
一次又一次的模拟考,就是要让大家摸索到适合自己的答题操作顺序,然后再调整再实践再强化,直到最优化,在有限的时间里拿到最理想的分数。
科学的答卷顺序是:必选动作+自选动作
必选动作是指依次完成默写填空作文审题文言文阅读
自选动作是指其它几个板块重新自由组合(有几种?),要在反复刷题过程中摸索到“最适合自己的组合顺序”
其中,1-5题也就是第一板块绝对要放在自己“状态最好”时去完成。
多年来,我融合各方经验,不断总结,认为如下操作顺序的实用性比较适合本地区大多数学生的情况。
1先做默写填空,得一二分。即开战即胜,当然是把自己觉得最准确的最有把握的空填上,先写在草稿纸上写,逐一检查字形书写无误后,填在答题纸上也行,但切记要一笔一划的写,不能连笔!
记忆力好,背诵任务早就三轮过关的同学,都写出来也行,当然前提是准确。
为什么写这个题,因为考试刚开始,大家都既紧张又兴奋,这时记忆最易激活,还不适合冷静下来做比较复杂的思维运动,比如第一阅读板块的论述类文章阅读,同学们口里喊着它难时反思过在什么时间做这个板块没有?
我多年来的心得是,必须放在自己状态最佳时去做,多数人是不能一开始就做它。容易多占用时间,尤其是影响整场考试过程中的自我心理调整!
2完成作文的审题。
先回顾一下历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脉络。命题专家在落实“反套作反宿构反抄袭”精神的同时,一直紧扣考纲课标紧扣时代热点来体现高考“立德树人,选拔人才”的最高原则。
高考作文题“零审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在审题上难为考生,充分体现了高考作文命题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的原则。话题作文和任务趋动作文又重新回到“材料作文”的主线上来,一直都重视思辨能力的考察。
一般说来,考场作文不同于平日的自由练笔。它要有一个审题立意,覆验查对,构思拟写提纲,行文书写的操作过程。我说,这是一场带着镣铐的舞蹈!即既要遵守它内在的各种制约,又要展现你思想认识的深广度和语言表达的功夫。
材料作文要的是考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尤其是要求即将步入人生更高阶段的高中毕业生有较高水平的思想认识!
什么是高水平的思想认识呢(高阶思维)?
就是能全面辩证的分析,小到一则材料,生活点滴;大到是非问题,政治,操守,人伦。
再拔高一点说,就是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就是高一政治课里的那些哲学常识。
作文中展现出思辨性特点的,肯定符合评分标准里的深刻,新颖,自然就得高分。
作文没有什么高水平的思想认识的,人云亦云老生常谈的,作文分数也肯是定泯然众人!
下面,依次说说审题,立意,覆验,构思,拟提纲,行文书写应该怎么操作。
A审题
审题要“抓关键词句”“抓转折词”“抓反复出现的词句”“抓住后置的重心”。
一般先聚合思维抓住材料核心后,再发散思维、多角度立意。
无论材料是文字形式,还是图表,漫画形式,首先要明白其寓含的原理,规律。
也就是材料说的是什么?
审题力争有透视效应,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最高点审视,在最深层剖析为佳。
解读材料,现在已知比较可行的是用二元法,即仔细分析材料中密切相关联的两方面因素,如冲刺压轴卷三的作文“科技化与老龄化”问题,明显是紧扣当下社会热点之一的“科技与人文”来命制的;320统考作文是紧扣“变与不变”来命制的,最好的立意是”永远不变的是变化”--------明显含有辨证分析的特征。
如果再从全国历年高考作文题的命制传统来看,要求考生用辨证性思维来解读材料,认识材料,分析材料,则更是多少年来作文命题的出发点和旨归,作文有六十分之巨,天下第一大题!就是要凭思想认识层次的高低分出三六九等。
审题犹如打靶,正中靶心=十环,六七环那就是出现了偏题,跑题就是脱靶!便成了36分以下最低档的文章。
B立意
原则应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比如2018年沃德幸运者偏差这个材料,内蒙高评委专家组给出的一类立意是全面的看问题,统筹兼顾,要逆向思考,实践出真知,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而坚持自已,创新思维,善于发现等则归为二类立意,最高只能到45分。
文科的考生在这方面比理科生稍微占优势,因为政治里哲学常识就是讲这个的。理科学生也要加强这方面的修养,几次有针对的训练即可。
切记:考场作文凭什么分出三六九等,答案只有一个,靠思想认识,卓尔不群的观点必然带来出类拔萃的分数,平庸的观点当然得到的是淹没于人海的分数。
即审题定成败,立意分高低。
多年来备考的经验表明,还确定立意后还应再加上一个“检查”的环节,也就是拿你提炼出来的观点再和材料对照一下,看看你的论点能否和材料的核心相扣。
C拟写提纲
这是大多数考生最易忽略的一个环节。也是导致大多数考生的作文分数淤堵在42
好比盖房子,动工之前一定要有图纸,提前设计好各种模块和构件一样,你不能说盖着看,结果地基还没起来,经费花光了!那些无构思没列提纲就开写的,被我称为“跟着惑觉走”,常出现文体特征不清,写到六百字就写不下去等情况。这在考场作文是大忌。
必须在初步确定了立意后,把中心论点按着“类(是什么)、因(为什么)、法(怎么做)、果(会怎样)”的方向分解成适当的分论点,并进一步推敲总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做到分得开合得拢排得顺。
每个分论点在论证时要使用的论据也要列个简要名目,当然这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构思到这一步,作文才稳妥了。
这个提纲必须在草稿纸上写出来,结合自己想到的那些有亮点的句子(审题立意思考过程中,会随时想到一些好句子。应及时记下,然后研究一下各有什么用途。有的可用作开头,有的可用作结尾,有的可用作题记)推敲一番后,再定稿。提纲其实不是一次就完成的。当然,特别熟练的可以不写。
特别提示:如果完成审题后,作文已经了然于胸,有不吐不快的感觉,就先把作文写完也可以,而且这时后写出来的作文保证是高分。
D接下来谈书写。
即要把文章所需的八百字做一个怎样的排兵布阵,两次参加高考阅卷判作文加上无数次评模拟考试作文题的切身感受,总结为一句,写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的文章!
它包括以下特征:
1.
别绕远,別兜圈子,别卖关子。已经想好的思辩性观点,直接写成题目,如2008年全国二卷作文,“别让善愿结恶果”。2009年新课标二卷,“化不利为有利”,2018年全国二卷,“生活需要多一些逆向思考”等等。
题目上最忌有错别字出现,最忌涂抹勾划。想想,为什么。
2.开头。宜精宜简宜短,忌拖沓冗长,云山雾罩,花哩胡哨。让阅卷老师一头雾水,摸门不着,不知所云。
字数上百字左右,直观上看去四行左右!
最忌写了二三百字,甚至四百多字了还没什么观点出现,我经常形容这样的文章,犹如吃豆包,啃了四十里地了,还没吃到豆馅。
开头最实用的技法,不用学那么多花样,初高中必背文言文做了很好的示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头的典例叠加法,《劝学》《师说》的开门见山法,《六国论》的以退为进法足够用了!
3结构层次,宜总分,写不成层进式就来并列式,完成对中心论点的分解(分得开合得拢排得顺)后,预想每个分论点的论证展开写二百到三百字,务心使行文结构匀称。展现出“黄金八段”样式为上。
当然,能写起承转合的也可以.那需要更高水平的驾驭语言的能力.
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务必以独句段的形式单列出来。
最好在分论点前加上表明思路,标志层次变化的“首先,其次,再次,最后,总之”等词语。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好的文章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那是高手,以达化境,’’文有法而无定法’’,入门水平的应该是有法有模式,高手自然是’’无法无模式’’-------关键是你的写作水平在那个档次上,自己要清楚。
4.展开论证。要避免以叙代议。文章主体部分的并列或递进不是材料(事例、论据)的并列或递进,而应是分论点领起的论述层次之间或并列或递进甚至综合。初学议论文写作最易叙多于议(叙述冲淡议论),要努用高度概括性的语言一句说完事件,为议论分析留足空间,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六国论》那样处理叙议比例为佳!摆事实后自然要讲道理,而且重点是讲道理,这样的议论才规范。
怎样讲道理?初高中必背文言文给我们做了很好的论据方法示例,有因果论据,对比论据,假设论据,譬喻论据,类比论据,足鸲我们借鉴运用。
5文章样式。宜写成标准样式,结构层次清晰,一目了然。有人干脆称其为“黄金八段”。不无道理。
6字体。宜横平竖直。宋体字最佳。所有印刷品几乎都使用宋体(含楷宋)的原因就是它的长宽比例符合黄金率,确实使人会产生视觉愉悦。
书写时,最忌涂抹勾划!会被扣除卷面分!
这样“灵肉骨血齐全”“类因法果具备”的文章,肯定是起评线(内蒙48分起评)以上的分数。
【语言表达运用题】这个板块是变化最大最难预测的,要高度重视。
解题原则,要深入理解“限制性也是“提示性”!
其中的选择题部分贯彻落实排除法。
先排除一组,后排除一项。第一次排除务必精准,用反复推敲后无懈可击的一个标准去排除。病句题严格落实“两个字五类词”,抓虚词提主干是最简手法。
作文前的语言运用题要审题到位!严格按要求来完成。
补写句子多数“看下文”!
提炼改写,抓主干。
一要要全面的复习,二是答卷过程中要认真审题,严格按照题目要求作答,三是往答题卡上写精品,不把半成品和残次品定在答题卡上。
【诗歌鉴赏以读懂为核心】。
基本上分析题辨体,知人论世,揣摩诗意,研究手法四个步骤。
题目传达的信息最丰富,要认真全面的解读.
如果加了注释,那注释肯定在作答时有用.
实用技法是“情-----景”“虚-----实”“主-----客”“古-----今”四维解读,不会出现遗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