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灵峰寺.茅洋寺(第393篇20241226)

标签:
文化旅游 |
口口在我年少的时候,曾多次目睹母亲前往镇海(如今的北仑)灵峰寺,她提及灵峰寺请来的“牒”极为灵验,只是她未曾踏足过茅洋。去年我们一行5人自驾前往天童寺,之后顺路去了灵峰寺,由于时间紧张,只能匆忙地瞧了瞧灵峰寺,便打道回家。民间素有“灵峰到茅洋,银子好打墙”的说法。12月20日,我们5人又自驾去北仑的灵峰寺和茅洋寺游玩。
口口原来茅洋与灵峰两个寺乃是母子关系,茅洋寺是母亲,名为洪翠凤;灵峰寺是儿子,叫做葛洪,字孝先。祖籍乃是江苏勾容。葛翠凤生于西晋太康(公元327年),20岁时生下葛洪,28岁丧偶。起初居住在舟山的东湾,后来由于地
口口灵峰寺始建于南北朝(502年一519年)时期,寺院屡建屡毁,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寺院几乎毁坏殆尽,不过遗迹仍有留存。我们这次所见到的,是1992年开始新建的,其规摸颇为宏大。山门前有着近100米的极为陡峭的台阶,台阶宽约20米,3扇拱形的山门镶嵌在一堵雄伟的石墙当中,石墙的两端与山体相连。踏入寺院山门,能看到一堵更高的石墙,墙的上方立着一道照壁,照壁之后还有一尊高耸立的观音石像,石像、照壁、雕像的高度约有三、四十米。寺内殿堂楼阁层层叠叠,皆有连廊相互连接。寺内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佛殿、弘法殿、三圣殿等。其中大佛殿正中坐着葛洪的巨大塑像,整个寺院开阔宏大。
口口我们玩了灵峰寺,从最后济公亭出门,去茅洋寺。两寺之间有一条古老的卵石路,长估计不到2公里。千百年来,上灵峰拜佛叩仙的香客,在祈拜葛洪后,都不辞辛苦翻山越岭去茅洋寺,敬拜教子有方的葛仙圣母,因为葛洪非常孝敬母亲,虽然他为百姓治病繁忙,但他总不能忘记母亲,每天爬山越岭去看望母亲。为纪念葛洪的孝母之心,因此把这条路取名为“孝子岭”。
口口孝子岭的尽头便是茅洋寺,它座落于小港镇依山村的茅洋岗之上。其建寺时间与灵峰寺大致相同。茅洋寺门口立着一块石头,上面写着“慈孝拜娘生,谢银一千俩”几个字,乃是葛洪所书。传说百姓为感激葛洪母亲为民治疾病,做了许多感人之事。葛母生日时,百姓为表示答谢前往茅洋山祝寿。葛母不仅不收礼,还倒给每位祝寿者一千俩银子。自此,“灵峰到茅洋,银子一千两”成为流传千年的美谈。茅洋寺外的景点约有3平方公里,其中寺院占地50亩。全市主体建筑包括天王殿、大雄宝殿、圣母殿、地藏殿、放生池等,寺院乃在建设之中。其中圣母殿是专为葛洪母亲所建。
口口我们一行5人,前往茅洋时感觉颇为吃力,好在那边也有汽车通行,只有我们2人原路返回。从灵峰寺到茅洋寺经过孝子岭步道不到2公里,但汽车行使需17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