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图片来源:Pixabay
信息来源:http://www.sda.gov.cn/WS01/CL0078/124407.html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4年)》。2014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共收到中药注射剂报告12.7万例次,其中严重报告占6.7%。与2013年相比,中药注射剂报告数量增长5.3%,高于总体报告增长率;严重报告数量增长26.0%,与总体严重报告增长情况基本一致。
不良反应报告数量排名前十名的中药注射剂分别是:清开灵注射剂、参麦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血塞通注射剂、舒血宁注射剂、血栓通注射剂、丹参注射剂、香丹注射剂、生脉注射剂、痰热清注射剂。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9年发布有关炎琥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示关注安全使用问题。但是关于炎琥宁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报告数和严重报告数逐年上升,严重过敏反应仍然比较突出。据统计,6岁以下儿童的不良反应报告占总报告数的40%以上,不良反应表现以过敏性休克、过敏样反应、呼吸困难等严重过敏反应为主。
中成药口服制剂不良反应报告排名前五位的品种是:双黄连合剂(口服液、颗粒、胶囊、片)、鼻炎康片、复方丹参片(颗粒、胶囊、滴丸)、活血止痛散(胶囊)、清开灵颗粒(胶囊、片)。
火爸说:药物有不良反应不奇怪,衡量一个药物是否可以使用,关键看它是否利大于弊,其次看是否有更安全的药物可以代替。问题是,很多中成药都是“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的,无法评估是否利大于弊。甚至在2013年中成药口服制剂不良反应排名前五位中的双黄连合剂(口服液、颗粒、胶囊、片)、复方丹参片(颗粒、胶囊、滴丸)、六味地黄丸(颗粒、胶囊)和黄连上清丸(颗粒、胶囊、片),其说明书中至今仍是印着“不良反应:尚不明确”,明知道有不良反应,为什么还说“尚不明确”?中药的问题我在《为什么你还信中医?》一文中已经论述过了,这里就不再重复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信发送关键词“中药”看看。
前一篇:可以用纯净水冲奶粉吗?
后一篇:利巴韦林的重要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