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洞不补、大洞叫苦”
(2022-03-21 08:26:39)分类: 感悟点滴 |
“小洞不补、大洞叫苦”
高记平
“小洞不补、大洞叫苦”,这是一句民间俗语,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衣服鞋袜等破了小洞,若不及时缝补好,会渐渐变成大洞,那时再补救已为时已晚,只能叫苦连天了。形象朴实的俗语包含着深刻哲学道理,是千百年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智慧的结晶,其寓意告诉我们小的错误若不及时改正,小的问题不及时解决,会变成大的错误、大的问题,造成大的损失,那时就追悔莫及了。一句话,不可忽视小问题。
这句俗语对于我们学校工作有什么启示呢?我们工作中大量存在的各种各样小问题正影响制约着学校向更高水平发展,譬如,管理干部之间不能充分相互理解、相互信任,部门之间工作协调不顺畅,材料报表文字、数据常出错误,教学常规执行不严格不细致,个别教师长期工作不认真、敷衍,非正式群体数量增多、负能量增长,个别人拨弄是非制造不团结,水电浪费,校园内吸烟,设施存在小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中存在的仪容仪表不规范、早恋、随手乱丢垃圾、课间操不认真、早自习晚自习交头接耳等等问题。事实上,学校存在的看似无关大碍的小问题远远不止这些,还会继续产生。
这些大量存在的常常不被重视的小问题,不会很快产生大的危害,但若不及时纠正,会产生“破窗效应”,被纷纷效仿,变成一些人的习惯,逐渐成为了群体风气,使得多数人觉得这些都是正常现象,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应该清楚的是,这些小问题倘若长期积累下去,会败坏学校风气,损害学校形象,产生负能量,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提高,阻碍学校发展。还有些小问题若不及时解决,会变成难以收拾或无法收拾的大问题。另外,由于我们一些管理干部不重视及时解决小问题,自身也在有意无意助推小问题的产生,导致工作中问题矛盾叠出,大家多有怨言,影响了团队和谐,对学校发展产生消极作用。
就我们学校而言,出现这样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认识问题,认为这些小问题无关大碍,不值得大惊小怪,不必劳神费力去解决,甚至对一些问题的认识是非颠倒;二是工作习惯,一些人做事粗枝大叶,对小问题不关注,不用心解决,自身的工作方式方法也助长了小问题的产生;三是制度不健全,没能有效规范约束小问题的产生。
我们学校正在积极推进实现“文化立校、制度治校、科研强校、质量兴校、建设一流现代化学校”的发展愿景,必须坚持工作精细化,严谨做事,力求把每项工作都做细做实,不忽视任何细小问题的存在与解决。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