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将传奇——本格森,一个比老瓦还牛的瑞典人

1971年3月,名古屋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19岁的本格森带领瑞典队获得男团季军。
男单第一轮,本格森3比0胜日本选手荒莳基邦。第二轮,3比0胜朝鲜选手金永三。第三轮,本格森先输两局又连扳三局(9:21,21:16,14:21,21:14,21:19),力克夺冠呼声最高的中国一号主力李景光。第四轮,本格森3比2险胜东道主日本队的头面人物长谷川信彦(21:13,7:21,18:21,21:12,21:19)。八进四,3比0横扫捷克斯洛伐克选手孔兹。半决赛,以三个21:19淘汰了另一名中国选手郗恩庭。决赛,以3比1战胜了卫冕冠军、日本选手伊藤繁雄,为整个欧洲夺回阔别了18年之久的圣·勃莱德杯(1953年世锦赛,匈牙利人西多获得男单冠军),并成为第一个获得男子单打世界冠军的瑞典人!
1973年4月,萨拉热窝第32届世乒赛,作为世界一号种子,21岁的本格森更是有如神助,所向披靡。除了团体赛复赛阶段对阵匈牙利时1比2负于约尼尔(世界三号种子)外,每战必胜。对阵中国队时,本格森连克梁戈亮、李景光、许绍发三员大将,为瑞典五比四战胜中国立下盖世奇功。决赛阶段第一场,瑞典虽然四比五惜败于苏联队,但本格森发挥神勇,再次全取三分。最后一仗对阵日本队,瑞典队以五比三拿下,本格森又锦上添花贡献了三分。团体赛全程五天,本格森共上场22次,“疯狂”砍下21分。尤其是在对中国、苏联、日本的三场硬仗中,场场上演“帽子戏法”,简直令人不可思议。正因为有了本格森伟大的天才选手,才确保了瑞典队最终夺冠。
天有不测风云。男单第二轮,夺冠最大热门本格森“败走麦城”,输给了团体赛中曾经战胜过的苏联选手戈莫斯科夫。
男双,本格森与约翰逊搭档,一路过关斩将,最后战胜上届冠军匈牙利组合克兰帕尔、约尼尔,获得冠军。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乒坛,强手如林,英雄辈出,欧亚各国(前十名球队)旗鼓相当,争夺异常紧张惨烈,尤其是萨拉热窝32届世乒赛(男团),几乎场场都打得天昏地暗、惊心动魄,本格森能有如此出色的战绩,实属难能可贵。
两届世乒赛,本格森三度“黄袍加身”(男单、男团、男双奖杯各一座),故成为当时世界乒坛第一牛人!
1981年4月,诺维萨德36届世乒赛,29岁的本格森宝刀不老,在男团复赛对阵中国队时,瑞典虽然三比五告负,但他先后战胜了蔡振华和施之皓。单打比赛他又连闯黄亮和施之皓两关,半决赛与蔡振华苦战5局才告失利。到了1983年,随着阿佩伊伦、瓦尔德内尔等年轻选手的崛起,本格森这才淡出了瑞典国家队的舞台。
2014年4月19日,为表彰这位曾经为瑞典乒坛做出杰出贡献的传奇名将,法尔肯堡(本格森的家乡)市政府为本格森树立了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