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美的历程》有感
2022-11-30 19:21:13
本月,我跟随叙事者团队阅读了《美的历程》一书,深受震撼。《美的历程》这本书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凝聚了作者李泽厚先生多年研究,他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亲切。再加上精美的插图,本书就更具体地显现出中国这段波澜壮阔的美的历程。
在远古图腾这一篇章中,提到了神话故事中众所周知的人物“女娲”“伏羲”,到底是怎样的人物呢?他们作为远古中华文化的代表,究竟是什么东西呢?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如果剥去后世层层人间化了的面纱,在真正远古人们的观念中,它们却是巨大的龙蛇。更加引人注意的是,中国远古传说中的“神”“神人”或“英雄”,大抵都是“人首蛇身”。这里所谓“其神皆人面蛇身”,说的就是这些众多的远古氏族的图腾、符号和标志。从“烛龙”到“女娲”,这条“人面蛇身”的巨大爬虫,也许就是经时久远悠长、笼罩中国大地上许多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的一个共同的观念体系的代表标志吧。
作为中国民族象征的“龙”的形象,是蛇加上各种动物形成的。意味着以蛇图腾为主的远古华夏氏族、部落不断战胜、融合其他氏族部落,即蛇图腾不断合并其他图腾逐渐演变而为“龙”。这个可能产生在远古渔猎时期却居然延续保存到现今的文明年代,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量,长久吸引人们去崇拜、去幻想的神怪形象和神奇传说,始终那样变幻莫测,气象万千,正是我们远古祖先的艺术代表。
人类从动物开始,为了摆脱动物状态,人类最初使用了野蛮的,几乎是动物般的手段,这就是历史真相。历史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声中进展,相反,它经常要无情地践踏着千万具尸体而前行。战争就是这种最野蛮的手段之一。原始社会晚期以来,随着氏族部落的吞并,战争越来越频繁,规模越来越巨大。中国兵书成熟如此之早,正是长期战争经验的概括反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杀掉甚至吃掉非本氏族、部落的敌人是原始战争以来的史实,杀俘以祭本氏族的图腾和祖先,更是当时的常礼。因此,吃人的饕餮恰好可作为这个时代的标准符号。尽管非常粗野,甚至可怖,却仍然保持着巨大的美学魅力。在那看来狞厉可畏的威吓神秘中,积淀着一股深沉的历史力量。社会愈发展,文明愈进步,才能欣赏和评价这种崇高狞厉的美。只有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残酷凶狠已成陈迹的文明社会里,体现出远古历史前进的力量和命运的艺术,才能为人们理解、欣赏和喜爱。
读《美的历程》有感
本月,我跟随叙事者团队阅读了《美的历程》一书,深受震撼。《美的历程》这本书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凝聚了作者李泽厚先生多年研究,他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亲切。再加上精美的插图,本书就更具体地显现出中国这段波澜壮阔的美的历程。
在远古图腾这一篇章中,提到了神话故事中众所周知的人物“女娲”“伏羲”,到底是怎样的人物呢?他们作为远古中华文化的代表,究竟是什么东西呢?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如果剥去后世层层人间化了的面纱,在真正远古人们的观念中,它们却是巨大的龙蛇。更加引人注意的是,中国远古传说中的“神”“神人”或“英雄”,大抵都是“人首蛇身”。这里所谓“其神皆人面蛇身”,说的就是这些众多的远古氏族的图腾、符号和标志。从“烛龙”到“女娲”,这条“人面蛇身”的巨大爬虫,也许就是经时久远悠长、笼罩中国大地上许多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的一个共同的观念体系的代表标志吧。
作为中国民族象征的“龙”的形象,是蛇加上各种动物形成的。意味着以蛇图腾为主的远古华夏氏族、部落不断战胜、融合其他氏族部落,即蛇图腾不断合并其他图腾逐渐演变而为“龙”。这个可能产生在远古渔猎时期却居然延续保存到现今的文明年代,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量,长久吸引人们去崇拜、去幻想的神怪形象和神奇传说,始终那样变幻莫测,气象万千,正是我们远古祖先的艺术代表。
人类从动物开始,为了摆脱动物状态,人类最初使用了野蛮的,几乎是动物般的手段,这就是历史真相。历史从来不是在温情脉脉的人道牧歌声中进展,相反,它经常要无情地践踏着千万具尸体而前行。战争就是这种最野蛮的手段之一。原始社会晚期以来,随着氏族部落的吞并,战争越来越频繁,规模越来越巨大。中国兵书成熟如此之早,正是长期战争经验的概括反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杀掉甚至吃掉非本氏族、部落的敌人是原始战争以来的史实,杀俘以祭本氏族的图腾和祖先,更是当时的常礼。因此,吃人的饕餮恰好可作为这个时代的标准符号。尽管非常粗野,甚至可怖,却仍然保持着巨大的美学魅力。在那看来狞厉可畏的威吓神秘中,积淀着一股深沉的历史力量。社会愈发展,文明愈进步,才能欣赏和评价这种崇高狞厉的美。只有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残酷凶狠已成陈迹的文明社会里,体现出远古历史前进的力量和命运的艺术,才能为人们理解、欣赏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