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情调》不是一本教育技巧指南,而是一段寻找教育情调的旅程。在这本书中,你能通过一个个教育小故事,看到真正的教育者应有的样子——敏感而机智,知道什么对孩子合适、什么不合适,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关注孩子的独特之处,关注孩子的个体生活世界,懂得如何“看”孩子和“聆听”孩子。只有真正的教育者,才能读懂孩子的内心,把准教育的基调,让教育和成长变得更加美好而充盈。
这本书中提到了气氛一词的重要性。教育者要学会营造低压有趣的学习气氛,在这种氛围下,最能让孩子处于一个较为持久的良好的学习状态。不过,老师也不是圣人,不可能时时刻刻用教育学,心理学对待孩子,老师也会有急躁的时候,因此,教师也不用太苛求自己。不过我们应该致力于营造和谐,愉快,宽松的课堂氛围。老师带着愉快的心情,面带微笑走进课堂,老师的心情会影响到每个学生,让他们以轻松的心情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如果老师每堂课总是板着一张脸,一脸严肃,学生一定会感到紧张和压抑,很难与老师有很好的配合,教学效果也不好。如果老师的讲课风格诙谐幽默,那么学生就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师生互动更好,学习的效果会更佳。
教育,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想要单单靠着从教几年的教学经验去应付不同的学生,是远远不能胜任的。之前网络上有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假如在未来的某一天,机器人已经被研究得很成熟了,很多机械化的工作都可以由机器人代劳的时候,唯独有一样工作,是机器人永远取代不了的,那就是教师这个行业。为什么呢?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需要教育者的人文关怀和教育机智,而这却是机器人永远无法望其项背的。
教育的情调,就是教育者用教育的眼光,现在孩子的角度,用心聆听孩子的心,读懂孩子的心,理解孩子真正想要表达的,同时,用孩子乐于接受的方式,言传身教,和孩子一起去经历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