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无边荒漠,黄沙漫天,马嘶人怒。
憨厚老实、寡言少语的、自幼跟随父亲操练关西无极刀法的小刀客孩哥(高伟饰),遵照先父的遗嘱,来到双旗镇寻找指腹为婚的小媳妇好妹(赵玛娜饰),冒然闯进神秘、怪诞的双旗镇。
只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好妹及其父亲瘸子(常江
饰)毫不待见这个男孩。
婚期无望,孩哥只得暂时在瘸子的店里当小伙计。
一日,在好妹将被双旗镇土匪二爷强暴之际,孩哥使出“无极刀法”,杀了二爷,成了镇上传说纷纭的人物。但也由此惹来横祸,此举惹恼了长年盘踞双旗镇的土匪头子一刀仙(孙海英饰)。双旗镇顿时滚滚狂沙中刀光剑影,杀气冲天……
本片故事太简单了。简单得就像出刀,挥刀,收刀的一次过程。
孩哥第一次出刀,刀从腿边飞入手中,刀光一闪,一整匹马一分为二,他赢得了女人的芳心;第二次出刀,他的媳妇要被人强暴,刀声过后,悍匪一刀仙的兄弟命丧当场,他为双旗镇招来了屠城的灾祸;第三次出刀,帮手没有到来,眼前已经死了三个无辜的人,恐惧压抑和愤怒之下刀声又起,飞沙走石。谁也看不清传来锵锵刀声的沙影里是怎样的一场较量。飞沙散去,复仇的一刀仙血溅五步。死亡的四个人整齐的排在中轴线上,像一个庄严道场。完成了一场成人的鲜血洗礼之后,孩哥和媳妇踏着夕阳并骑上路。
90分钟,一个人的成长史。
本片是导演何平1990年拍摄的武侠片,影片风格独树一帜,与此前和此后的武侠片都有很大差别,风格上具有浓厚的日本剑侠片味道。
本片也可以说是第一部引起世界范围内重视的中国武侠片,之后才有了《新龙门客栈》《东邪西毒》《卧虎藏龙》《英雄》的世界武侠热潮。
如果中国有西部武侠电影这个名词的话,
那么应该是从《双旗镇刀客》开始的。
《双旗镇刀客》
主演:孙海英赵玛娜 高伟常江王刚
高伟 饰演 孩哥
赵玛娜 饰演 好妹
常江 饰演 瘸子
孙海英 饰演 一刀仙
王刚 饰演 沙里飞
本片获得奖励 :
1991年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奖
1992年东京第三届夕张国际惊险与科幻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
1992年香港第十一届金像奖十大华语片奖
1992年第五届《中时晚报》电影奖商业映演类年度大陆优秀电影奖
1993年第四十三届柏林电影节国际影评奖
http://www.arft.net/yszz/about.asp?menuid=4&catid=76
双旗镇刀客
出品:中国西安电影制片厂
日期:1990年
编剧:杨争光 何 平
导演:何 平
摄影:马德林
美工:钱运选
作曲:陶 龙
录音:魏 伽 洪 毅
剪辑:袁 弘
主要演员:高 伟(饰孩哥)
赵玛娜(饰好妹)
孙海英(饰一刀仙)
常 江(饰瘸子)
王 刚(饰沙里飞)
片长:90分钟
色彩:彩色片
获奖情况:本片获1990年日本夕张国际冒险与幻想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1992年香港电影金像奖十大最佳华语片之一;1993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青年导演作品奖。
[影片故事梗概]
一个身穿羊皮袄、腿佩双刀的少年策马扬鞭驰骋在千里风沙的浩瀚大漠之间,他就是遵照父亲的嘱咐赶往双旗镇找媳妇的孩哥。
骆驼城遗址的水井旁有一个成年刀客在饮马,他就是自称“方圆五百里无人不知”的沙里飞。沙丘顶上出现两个蒙面刀客,他们向沙里飞询问:“是否认识一个叫一刀仙的人?”沙里飞不做声,两刀客引马远去。片刻间疾风鼓荡,骑着骏马的孩哥出现沙里飞面前,经过交谈沙里飞得知这个少年的去处,并向他借了钱,言称有事尽管找他。
孩哥来到凄凉冷寂的双旗镇,又遇到那两个蒙面刀客,并问他:“见过一刀仙吗?”孩哥摇头继续四处打听丈人爹住所。
清晨,孩哥巧遇好妹和瘸子丈人爹。忽然“一刀仙”一伙来到镇上,一刀杀死找他七年的蒙面刀客扬长而去。
孩哥在瘸子爹家住下,并说明遵照父亲嘱咐认婚一事,瘸子爹与好妹接纳了他,三个人开始相互了解。一天,“一刀仙”的二弟一伙酒后当众要强暴好妹,孩哥为救媳妇一刀杀了“二爷”,惹来杀身之祸。全镇上下都为抵抗“一刀仙”的到来做准备,孩哥出钱沙里飞答应来帮忙。
“一刀仙”率众刀客日夜兼程直逼双旗镇,沙里飞却藏着不出。孩哥独自一人在旗杆下面对一刀仙,瘸子爹、铁匠、钉马掌的老人相继死在一刀仙的刀下,随后风起刀落孩哥杀死一刀仙,怀着悲痛的心情与好妹骑马远去。
[赏析]
《双旗镇刀客》这部影片摄制于20世纪90年代初,该片一经上映就引起观众和电影评论界的好评。关注的焦点有几个方面:首先是社会环境焦点。中国电影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学术界称为“新时期电影创作”。在这20多年的风雨历程之中,中国电影经受了深刻而剧烈的变化。前10年的“启蒙”与后10年的“世俗化”既回应了中国历史性跃进的沉重脚步,同时又折射出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成功与失落。80年代的“启蒙”热情,在一夜之间,被“世俗”的市场所湮没,而艺术片的创作也很快被商业片的生产所遮挡。
90年代的中国电影越来越向市场化的方向迈进,艺术电影的创作也逐渐成为某种很难奢求的东西。尽管这样,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在有志于此的电影艺术家的不懈努力下,仍然拍摄出一部部艺术电影,并取得了相当的艺术成就。《双旗镇刀客》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拍摄完成的影片。这也成为当时电影界的一个亮点。其次是将武侠影片的创作回归为中国传统武侠的境界。中国武侠电影是中国电影的独特处种之一,也是世界电影史中的一颗璀璨之星。中国的武侠影片的创作,主要是受千百年来武侠小说的影响。《双旗镇刀客》这部影片就摆脱了当今流行的武侠片以及武侠小说的套路,在提高武侠片的艺术价值\审美情趣方面迈出了新步子。
据《史记—游侠列传》记载,侠客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侠客有两大特征:⑴他们出身平民,⑵他们是以个人身份活动于社会中。他们生活于街巷之间,无非敢于抗恶反暴,救人于危难,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承,不爱其驱,而且不矜其能,羞伐其德,不追求名誉、地位、权势。由此看来,侠客是在古代分散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普通百姓为了在经常动乱的社会中,过一点安宁的生活,免受欺凌,互相救助,风尚侠气的产物,其实普通的很,并不是像后来武侠小说描绘的那么神,那样远离现实生活。
《双旗镇刀客》这部影片情节是根据西北地区民间流传的“小刀客领媳妇”的故事而创作的,虽然带有浓烈的传奇色彩,但却使人感受到小刀客、沙里飞、一刀仙,都是活生生的普通人,双旗镇居民的那种封闭的、近乎原始的朴拙生活和精神状态,也颇为真实可信。
《双旗镇刀客》的拍摄是艺术影片的追求与探索。在20世纪90年代市场化大格局下,中国艺术电影在努力维系自己那一片天空。在诸多艺术影片的创作与拍摄中,悄然出现一种倾向或为风格,我们称之为散文化与诗意的电影。其实散文化与诗意电影,国外影片有不少,只是在我国90年代市场经济的格局这中产生这样的艺术影片实为难能可贵。有不少文章谈到90年代的艺术影片,但极少谈起《双旗镇刀客》应该说《双旗镇刀客》是中国90年代艺术电影的先驱!该片在艺术风格方面做了大量的追求与探索。
叙事结构
《双旗镇刀客》的叙事结构很简单:1、古老破旧的骆驼城遗址,孩哥巧遇沙里飞;2、孩哥闯入双旗镇,目睹一刀仙的“刀法”;3、一刀仙杀死寻仇者,孩哥跪见瘸子丈人爹;4、孩哥与好妹初相见,试“刀法”两人策马扬鞭;5、救媳妇孩哥误杀二爷引出后患;6、镇民众阻拦孩哥与好妹走,一刀仙得讯要复仇;7、孩哥情沙里飞相助,一刀仙日夜兼程;8、一刀仙进双旗镇刀劈三人;9、孩哥手刃一刀仙,沙里飞死皮赖脸;10、为新生孩哥与好妹离开双旗镇。从以上叙事结构可以看出,影片叙事是较为松散的,正常一篇散文,选取孩哥到双旗镇娶媳妇的人生历程的一段,将孩哥的所见所思所感所悟作为故事讲述,并用开放式结尾,达到散文化影片的艺术追求,尤其对武侠片而言,可称得上一种创新与探索。
视听语言的诗意与浪漫的艺术追求
《双旗镇刀客》在视听语言的运用上非常独到,导演不用多余的人物对话叙事与介绍人物性格,而采用诗意与浪漫的视听语言表情达意。1、影片片头是逆光,孩哥策马而行,身穿羊皮袄,脚配双刀策马扬鞭驰骋在西北大沙漠之中,镜头采用高速摄影手法,由暗转亮,马蹄声、风声再配以宽广抒情的音乐,马上将人带入一个诗化的意境;2、骆驼城沙里飞被两个神秘刀客惊吓后,声音即配有怪异声响,两级镜头使用,沙里飞的人头特写接空旷的远景,随着风声摄影机从左向右横向移动,两座土城墙就像一道徐徐拉开的大幕,伴着风沙一个骑手的全景显现在画面上,沙尘落定,观众看清是全景拍摄的孩哥;3、瘸子爹让孩哥与好妹一起去放马,街上孩子笑话“小辫子”,好妹回家孩哥自己去放马。随着吆喝声画面拉至大远景,孩哥一人赶马奔驰在茫茫大沙漠中,那段宽广抒情的音乐又起,声画共同展现孩哥酣劲飘逸,好似天上的雄鹰,水中的蛟龙;4、好妹在城头等待求助沙里飞的孩哥回来时,小夫妻俩共乘骏马的远景、全景的画面加入马蹄声与壮美的音乐,使这段情节充满了浪漫色彩的诗情画意。
影片人物造型的艺术追求
《双旗镇刀客》在人物造型的艺术创作方面作出了大胆的艺术追求。多年来武侠影片的人物造型主要分两大类。正面人物,形象威武高大,武功超人或者年少聪慧英俊潇洒,有的为国家兴亡出生入死、大义凌然;有的为家乡父老除暴安良;有的为报杀父夺妻之恨而奔波。反面人物,有的为贪图富贵卖主求荣,有的争名夺利背叛师门,尽管他们武功高强,但最后不得善终。该片则打破以往武侠片的直观的英雄性造型的手法,采用朴实中见锋芒的造型手法,表现出人物的双重性格。如影片第三段中“孩哥贵见瘸子丈人爹”一场中,好妹早晨出门倒脏水,被睡在门口的孩哥绊倒,孩哥醒来后不是简单站起来,而是本能的一个“玉龙绞柱”翻身而起,这是一个武功的基本动作;瘸子爹听到好妹哭出来拿棒子从背后打孩哥,孩哥遭打击又是一个本能的翻滚动作,这个动作既划解了打击力度又展现出孩哥的武术基本功的扎实;第四段中“孩哥试刀”一段,瘸子爹让孩哥学上手艺,要教他如何劈开整体马肉,孩哥看了看瘸子爹用斧子劈肉的普通方法后,请求自己试试,然后静气凝神拔刀一挥而就。马肉松开,瘸子爹甩手而去,孩哥并不只是为了试试;第五段“为救媳妇杀二爷”,一刀仙的二弟要强暴好妹,孩哥见状力喝住手,此时是他并无意除暴,也没想英雄救美,只为保护自己媳妇,杀了“二爷”后,都不敢相信自己杀了人;第九段中“孩哥手刃一刀仙”,当孩哥等待沙里飞救援不到时,为自保杀了一刀仙,但在两次关键时刻表现出用于搏斗的精神;双旗镇的乡亲们不让孩哥好妹离去,怕一刀仙前来报仇,但面对一刀仙时又敢于挺身而出,瘸子爹、皮匠师父这种精神,无非是敢于抗恶反暴,救人于危难,并不是显示自己;沙里飞自称“大游侠”,高叫方圆五百里“杀富济贫、除暴安良”,但在行动上却是胆小怕事,贪财而无耻;一刀仙成名二十多年,虽然作恶多端,但在决斗时仍不失为著名刀客的气概。《双旗镇刀客》同时还采用一种反向思维的人物造型艺术手段。如瘸子爹对孩哥是先“看不上这号人”,转为将自己的女儿许配并为其先挡一刀仙;好妹对孩哥也是“也不知有没有两下子,还刀不离手呢”转为真心相许;皮匠师父先是不信孩哥转为信任,又为孩哥劝说一刀仙;“二爷”重伤后面无表情,转身走出门外,倒在街上;一刀仙重伤后,面带微笑,夸赞孩哥刀法后转身而去,孩哥作为生者额头流着鲜血,木然而立,表现出死者快乐,生者悲哀。以上这种造型语言运用先抑后扬,先反后正的艺术手法,使这部影片的戏剧冲突更为合理,也更有力量。这里体现的绝不是好莱坞式的故弄玄虚,而是真实可信的人物心境。
美学的艺术追求
何平的《双旗镇刀客》所表现的武侠世界是一个没有英雄的世界:无论是手刃仇敌的孩哥,还是傲视江湖的一刀仙,他们都不是传统武侠片中的那种神话般的英雄,在他们身上不仅有普通人的血肉和灵性,而且还有现实中所无法逃避的命运劫数。但是。就在这部影片中却充溢着、激荡着一种英雄的魂魄。他在大漠的狂沙中,在长河的激流里,在闪着寒光的刀影下,在刀客死前的微笑中。他们共同营造出一种重信义、任性情、抛富贵、忘生死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创作者襟怀所在,也是影片人文精神所在,美学追求所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