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工厂也称为798艺术区,是位于朝阳区大山子地区的一个艺术园区,原为北京第三无线电器材厂,建筑多为东德的包豪斯风格。1980年代到1990年代798厂逐渐衰落,从2002年开始,由于租金低廉,来自北京周边和北京以外的艺术家开始聚集于此,逐渐形成了一个艺术群落。一些著名的艺术人如洪晃、李宗盛等亦先后进驻。并有大量外国人参观访问。自2004年以来已经进行
了两届“北京大山子国际艺术节”。北京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中形成了798共识,798工厂转型成为798艺术区,798生活方式也得到认可和传播,798因此成为北京的文化地标之一,也有新的北京三大景点“长城,故宫,798”的说法。
718联合厂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项目之一,是社会主义阵营对中国的援建项目之一。由于在这个阵营中电子工业的领先地位,东德被赋予了建设联合厂的重任。当时,东德副总理厄斯纳亲自挂帅,利用全东德的技术、专家和设备生产线,完成了这项工程。因为东德不存在同等规模的工厂,所以厄斯纳组织了东德44个院所与工厂的权威专家成立一个718联合厂工程后援小组,最后集全东德的电子工业力量,包括技术、专家、设备生产线完成了这项带有乌托邦理想的盛大工程。718联合厂的首任厂长李瑞回忆说:“我看过德国20多个厂,其中没有单独一厂具有如此规模的。据我所知,在苏联和社会主义其他阵营的国家中,此类规模的工厂也实属罕见。”

联合厂具有典型的包豪斯风格,是实用和简洁完美结合的典范,德国人在建筑质量上追求高标准。比如,抗震强度的设计在8级以上,而当时中苏的标准都只有6至7级;再比如,为了保证坚固性,使用了500号建筑砖;还有,厂房窗户向北,而当时一般建筑物的窗户都朝南,这种设计可以充分利用天光和反射光,这就保持了光线的均匀和稳定,而从视觉感受来看,恒定的光线又可以产生一种不可言喻的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