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3183407310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1091、北京第一批20世纪建筑(11-13)
(2023-06-14 05:57:13)
北京入选第一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11-13)
11、清华大学图书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11年的清华学堂,1919年3月图书室独立馆舍(现老馆东部)落成,改名清华学校图书馆。1928年学校改为国立清华大学后,图书经费骤增,馆藏逐年大量增加,馆舍不敷使用,乃于1930年3月开工扩建馆舍(即今老馆之中部和西部),于1931年11月竣工,馆舍面积增至7700平方米,可容书30万册,阅览座位700余席。
1935年10月至1936年9月,著名文学家朱自清教授任图书馆委员会主席兼代图书馆主任。至抗战前夕,馆藏书刊已极为丰富,计36万余册。
清华大学图书馆由连成一体的西面新馆和东面老馆两部分组成。整个图书馆的建成共分三期工程进行,时间跨度长达75年。1991年9月,清华大学图书馆被以盖楼为毕生爱好的邵逸夫先生看上,所以新馆得名“逸夫馆”。
一期工程由美国著名建筑师墨菲设计,泰来洋行承办,1916年4月始建,1919年3月完工,建成的老馆东部是建校初期"四大建筑"中最先动工和建成者,当时的馆舍面积仅有2114平方米。
正门额“图书馆”三字最初由于右任题写,1954年改为由郭沫若题写。
图书馆新馆庭园中央有一池碧水,池内树立着一座样式古朴的铜质喷水塔。水塔基托下面雕刻有“Class1922”字样,这是1922(壬戌)级校友毕业时献给母校的纪念物。
铜质喷水塔原建于图书馆老馆东门前,后来曾一度移到别处。1986年修缮校园时被搬回到图书馆老馆西门前,为配合新馆的环境又移置于新馆大门前的水池中,与图书馆楼群交相辉映。
新馆
12、北京友谊宾馆
友谊宾馆前身是国务院西郊招待所,主要用于接待在京的苏联专家。1956年3月改为现名。1973年3月开始接待旅游外宾。友谊宾馆地处京城新兴的现代化商业科技区,毗邻中国的硅谷及多所科研院校,与京城最大的现代化商城---当代商城,双安商场近在咫尺,是亚洲最大的集旅游、商务、会议、长住为一体的五星级园林式酒店。酒店占地面积335000平方米,建筑古朴典雅,具有中国浓郁的民族特色。拥有标准间、套间、中西式豪华套、公寓式套房、写字间共1900套客房。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
110108805200000288
北京友谊宾馆中华人民共和国紫竹院街道
示意图
贵宾楼:
全景
贵宾楼坐西朝东,面临中关村南大街。
贵宾楼
贵宾楼西南角
贵宾楼后身
友谊宫:
友谊宫
友谊宫后身
友谊宫南北两侧开有旁门,这是南门。
贵宾楼和友谊宫两侧建有迎宾楼、敬宾楼等多座宾馆
会议楼:
1984年邓小平为会议楼题字:北京科学会堂
苏园公寓:
苏园写字楼:
乡园写字楼:
雅园写字楼:
13、香山饭店
香山饭店是由国际著名美藉华裔建筑设计师贝聿铭先生主持设计的一座融中园古典建筑艺术、园林艺术、环境艺术为一体的四星级酒店。设计师试图“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表达出建筑师对中国建筑民族之路的思考。建筑设计师用简洁朴素的、具有亲和力的江南民居为外部造型,将西方现代建筑原则与中国传统的营造手法,巧妙地融合成具有中国气质的建筑空间。
外貌似很普通,就像一个内秀的姑娘,初看似乎貌不惊人,
但是愈看就愈会感到她轻妆淡抹的自然美,这是建筑给人的整体印象。建筑的前庭、大堂和后院,分布在一条南北的轴线上。空间序列的连续性,营造出中国传统建筑庭院深深的美学表现。“曲水流觞”流华池中心有小桥与平台相连,---仿王曦之之《兰亭序》中“曲水流觞”之意。
总体积约15万立方米,但并没有视觉的庞然,建筑师结合地形,巧妙地营造出高低错落的庭院式空间,匍匐在层峦叠翠之间,如同植物漫地生长。这座依偎在香山怀抱的建筑,为了保留珍贵的古树,局部建筑形体错动挪让,在造型上获得了园林建筑的性格。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
贝氏在平面布局上,沿用中轴线这一具有永续生命力的传统。院落式的建筑布局形成了设计中的精髓:入口前庭很少绿化,是按广场处理的,这在我国传统园林建筑中是没有的,但着眼于未来旅游功能上的要求。
整个香山饭店的装修,从室外到室内,基本上只用三种颜色,白色是主调,灰色是仅次于白色的中间色调,黄褐色,用作小面积点缀性,这三种颜色组织在一起,无论室内室外,都十分统一,和谐高雅,使来到香山饭店的人们,看到每一个细小的部件都不会忘记身处在香山饭店,这一点看起来似乎简单,但最难做到。
香山饭店建于北京西北郊20多公里处的香山公园内,此地风景自然天成,古木、流泉、碧荫、红叶,这决定了香山饭店以其园林和民居的典型性格融合在它所处的环境之中。
作品中,贝聿铭大胆地地重复使用两种最简单的几何图形正方形和圆形,大门、窗、空窗、漏窗,窗两侧和漏窗的花格、墙面上的砖饰,壁灯,宫灯都是正方形,连道路脚灯的楼梯栏杆灯都是正立方体,又巧妙地与圆组织在一起,圆则用在月洞门、灯具、茶几、宴会厅前廊墙面装饰,南北立面上的漏窗也是由四个圆相交构成的,连房间门上的分区号也用一个圆套起来,这种处理手法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深藏着设计师的某种意图——重复之上的韵律和丰富。
后花园是香山饭店的主要庭院,三面被建筑所包围,朝南的一面敝开,远山近水,叠石小径,高树铺草,布置得非常得体,既有江南园林精巧的特点,又有北方园林开阔的空间;由于中间设有“常春四合院”,那里有一片水池,一座假山和几株青竹,使前庭后院有了连续性。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1090、北京第一批20世纪建筑(6-10)
后一篇:
1092、北京第一批20世纪(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