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入选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1-5)
(2018年11月24日,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在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大礼堂公布。)
北京入选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名录
1、北京长途电话大楼
2、北京人民剧场
3、北京国际饭店
4、旧北大女生宿舍
5、中央广播大厦
6、北京林业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7、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办公楼
8、北京外国语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9、北京科技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10、北京体育馆
11、国家图书馆总馆南区(原北京图书馆)
12、北京友谊医院
13、炎黄艺术馆
1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15、中国农业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16、中央民族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17、北京理工大学近现代建筑群
1、北京长途电话大楼
北京长话大楼,位于西长安街复兴门立交桥边。在1975年投入使用。大楼高94.17米。大楼落成的时候,是北京的标志性建筑。比北京饭店东楼(90.95米)和北京展览馆的尖塔(90米)都要高。
北京长话大楼是中国最大的国际国内长途电话枢纽,除装有大容量的有线通信系统外,还装有现代化的大容量无线通信系统——微波中继系统。这种系统可以同时传送上千路电话,也可以传送彩色电视及各种传真电报、图像信号,北京长话大楼是全国微波中继通讯网的中心。

大楼南立面

大楼东南角
2、北京人民剧场
上世纪50年代,北京市相继兴建起一批演艺场所,位于护国寺街的人民剧场正是其中之一。人民剧场自1953年落成以来,梅兰芳等艺术大师、戏剧名家,都曾在此登台献艺,留下了几代艺术家的足迹。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来此观看演出。人民剧场记载了建国以来京剧艺术、戏曲文化的发展历程,成为见证新中国戏剧发展史上的一个不可替代的文化里程碑,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1955年,国家京剧院成立,梅兰芳先生担任首任院长。同年5月4日,人民剧场大幕正式拉开,梅先生登台表演了他的代表剧目《洛神》、《天女散花》、《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梅先生当时就住在护国寺街,因此他每次从家到人民剧场排练表演,几分钟步行即到,非常方便。

面朝北的前楼是剧场前厅,共三层,歇山式屋顶衬托出建筑的庄重,灰筒瓦绿琉璃,不失色彩上的丰富与活泼。

剧院东北角

剧院西北角

西立面

远远望去,这座仿古建筑好像和古建筑一样有大吻、脊兽,其实是一些精雕细琢的鸽子。下方的梁枋,则是蓝绿相间彩绘及墨线点金。

如今,人民剧场已经成为中国京剧院的内部排练场,剧场内的观众座椅已经全部拆除了。
3、北京国际饭店
北京国际饭店地处长安街上。饭店拥有风格迥异的各式客房,集豪华与古朴、典雅与辉煌为一体,展现了东西方文明的不同侧面。幽静舒适的室外庭院,明亮宽敞的大堂,环境幽雅的四季酒吧,特色浓郁的餐厅,设备先进的商务中心,功能齐全的宴会和会议设施,友善热情的员工为宾客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高品质管理的北京国际饭店为宾客营造了一个舒适美好的旅途之家。
酒店开业时间1987年,新近装修时间2005年,楼高29层,客房总数916间。
位于北京国际饭店28层的星光旋转餐厅是北京市中心最高的、也是唯一的旋转餐厅,从地面到星光餐厅的高度是106米,星光旋转餐厅转一周需时110分钟,可容纳140人同时用餐。


会议中心内饰
4、旧北大女生宿舍
北京大学女生宿舍旧址位于沙滩北街乙2号,原北京大学院内东北部,建于1935年,梁思成设计。建筑呈“U”形布局,北翼和西翼为三层(两翼局部设地下层),南翼四层,东端敞开,在南翼中部设主入口。它注重功能的合理,建筑形式只是内部功能的自然反映,因此成为研究国际现代主义建筑理论对中国近代建筑发展影响的重要实例。现为单位宿舍。
北京市文保碑
北京市说明牌
整幢建筑分成八个大的居住单元,分别按《千字文》起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排序。每个居住单元内设有楼梯,每层用内走廊连系各居室,各居住单元大门多朝向内院。
砖混结构,立面设计简洁,灰砖清水墙,没有附加装饰物,是当时欧美流行的现代主义风格。
5、中央广播大厦
1958年,复兴门外建起广播大厦,占地4公顷,具有俄罗斯建筑韵味,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部门使用的综合大楼。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是我国国家广播电台,前身是1940年12月诞生的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12月,正式定名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最早的电视设施在的广播大厦内;1961年在月坛公园内建成与之配套的高185米的钢结构电视发射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