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2023-03-16 15:30:27)
标签:

西胡林村

杂谈

北京入选中国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传统村落是指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农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
       传统村落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华夏子孙文化认同的纽带。传统村落保留着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根基。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日益加剧,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刻不容缓。
       为促进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2016年12月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公示了第四批1598个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北京市有5个村落入选:

门头沟区斋堂镇西胡林村
门头沟区王平镇东石古岩村
房山区南窖乡南窖村
房山区蒲洼乡宝水村
密云区太师屯镇令公村


西胡林村

       西胡林村历史悠久,共有295户,602人。辽时称胡家林村,明时分东、西二村,该村居西,故名西胡林。明、清时期西胡林村以谭、石、王三大姓氏为主,由于谭、石家族购置田产,经营店铺,建造宅院,经济上达到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旧时村里有名的商号是石德堂、万隆店等10多家。由此可见当时西胡林村的繁荣。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西胡林村于2016年12月9日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西胡林村示意图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通往村子的路约为1公里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西胡林村口立的青石牌楼,牌楼正面内嵌的楹联上写着:人杰地灵千秋雅韵腾龙起,物华天宝盛世欢歌迎凤来。横批“西护驾林”。历史悠久西胡林村是著名的古村落,,村名也是由“护驾村”改称的。相传秦始皇东征路上曾路过此地,有护驾御林军在此驻扎。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牌楼后身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村口凉亭
 
       村内共有明清门楼8处。在众多的京西古村落中,是最具代表性的地区。村内门楼主要由山墙、屋顶、木门几大部分组成。由四级条石踏步做步道,台帮为基座,两山墙为整砖与条砖勾搭砌筑而成,下部为墙腿石雕刻图案,形状不一的门墩石,木质大门及具有传统民间题材的彩绘门罩,上部为墀头砖雕作为装饰,门楣也雕刻精美的图案,使门楼显得庄重华贵。其上为冰盘檐,勾头滴水,屋顶为合瓦屋面,皮条脊,蝎子尾脊带盘花。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村里的古民宅大多保持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而在民宅建筑中,门楼是住宅的脸面。门楼最具特色的是彩绘门罩,题材广泛,渗透着生活气息,牡丹缠枝的木质雕花屏风,门罩内部有钟、表、书、笔、荷花、瓷瓶等图案的彩绘,历经多年颜色仍能保持鲜艳,门楼的古朴庄重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该村列入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中的民居有:129号宅院、谭秀全宅院、石建秀宅院、王增军宅院和71号宅院。2021年列入北京市第三批历史建筑目录中的民居有:27号宅院和43号宅院。

石建秀宅院(21号院):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门牌院号下方的“3”号表示此院居住3户人家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石建秀房主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27号宅院: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谭建秀宅院(21号院):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43号宅院: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王增君宅院(64号院):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71号宅院: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29号宅院: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除以上院落外村内还有两处代表性宅院:“连三处”和“南大院”。
       西胡林村中老户以谭、石两姓为主。老人说,谭家靠做买卖发家,石家靠种地而富。村内至今仍保存着众多三合院、四合院,仅四合院就有52处,最具代表性的是石德堂,前院为四合院,后院只有东、西厢房,还有一个大西院,三院有过道相通,故称“连三处”。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连三处(113号宅院和119号宅院):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南大院(又名谭家大院、117号院):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根据村口示意图标示,除古民居外,九圣庙遗址、贞节匾等也是西胡林村几个的看点。
 
九圣庙: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戏台: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尤将军府: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饮马槽: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碾子院: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贞节匾: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西胡林村还有两处很奇特的景致。一个是叫做“千年不冻水”,另一个叫做“万年不化冰”。据地质专家说因为这里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了水不冻冰、冰不化水的缘故。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千年不冻水”是在通州峪内有个水潭,水潭很小,下面有个泉眼,水潭中常年长有青绿的水草,在山中最冷零下20几度时,这里的水也不会结冰。
  
1043、北京入选传统村落(4.1)西胡林村
       “万年不化冰”,是说在山谷的谷底处,有一个小瀑布,常年结有半米厚的冰层,在夏季最热30多度时,瀑布的冰层也不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