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2021-06-19 09:02:56)
标签:

卢沟桥

赵登禹将军墓

长辛店二七大罢工旧址

长辛店“二七”纪念馆

二七机车厂近代建筑遗

北京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丰台区)

                       北京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名录(丰台区

  54、卢沟桥
  55、长辛店二七大罢工旧址
  56、赵登禹将军墓



卢沟桥

       卢沟桥昔为出入京城要道,士宦往还,冠盖云集。卢沟桥也是古今军事要冲。卢沟桥事变是日本侵华战争走向全面升级的关键点。

       1937年7月7日晚,日军借口一名士兵迷路失踪而调兵遣将进逼宛平城和卢沟桥,提出搜索县城和中国守军撤守等无理要求。经过几个小时的纠缠,日军于7月8日晨5时30分下令进攻宛平县城,正式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战争。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国家级文保牌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旧桥面遗址说明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卢沟桥东侧: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桥东全景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卢沟晓月碑说明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康熙重修卢沟桥碑说明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卢沟桥西侧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桥西全景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康熙察永定河碑说明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乾隆重修永定河碑说明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桥东建有铜像及石刻雕塑回顾卢沟桥历史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桥东的卢沟桥历史资料馆展有大量史料

 



长辛店二七大罢工旧址

       长辛店地处北京西南,自古就是交通咽喉和军事重地。1897年,卢(沟桥)保(定)铁路(称卢保铁路)开始动工,1900年建成,1901年至1905年卢保铁路往北延至北京正阳门,往南延至汉口。长辛店站,长辛店铁路工厂也随之建成。1920年,北京共产党小组成立后,派邓中夏等人到长辛店铁路工人中创办劳动补习学校。1921年1月,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开学。1921年5月,长辛店京汉铁路分工会成立。此后,铁路工人运动开始蓬勃发展。1923年2月7日,京汉铁路工人举行了震惊中外的二七大罢工。长辛店的五里长街上,现存有很多古迹遗址和与“二七”大罢工有关的历史遗迹。

二七”大罢工来历

       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各站工会代表在郑州召开总工会成立大会。吴佩孚丢弃“保护劳工”的假面具,命令军警用武力加以阻挠和破坏,封闭总工会会所,并勒令全部代表立即离开郑州。代表们受此凌辱,十分愤怒。京汉铁路总工会决定全路自2月4日起实行总罢工,同时决定将总工会临时总办公处移至汉口江岸。2月4日总罢工开始,各站2万多名工人一致行动,全线所有客货车一律停开,长达1200多公里的京汉线立即陷于瘫痪。2月7日,曹锟、吴佩孚等派大批军警分别在长辛店、郑州和武汉江岸等处进行血腥镇压,造成了历史上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
       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中国工人运动形成第一次高潮,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这次工人运动的最高峰。毛泽东曾对长辛店“二七”大罢工给予高度评价:“中国工人运动是从长辛店开始的。”
 
 
       从长辛店北口公交车站下车后南行进入长辛店大街,约行200米后向西去往长辛店火车站,从车站北面的人行天桥跨过铁路,不远处路北是长辛店公园南门,公园内有二七烈士墓。

 

二七烈士墓

       二七烈士墓位于长辛店公园内。在 “二七”惨案中,长辛店铁路工人葛树贵、吴祯、杨诗田、辛可红、刘宝善、刘川田、李玉、赵长润、高顺田等九人壮烈牺牲。为了纪念烈士,长辛店二七机车车辆工厂于1966年7月为葛树贵、吴祯二烈士修墓立碑,分别镌刻“二七烈士葛树贵之墓”和“二七烈士吴祯之墓”字样。此外,杨诗田烈士曾葬于原籍昌平县介山村南。1987年9月,昌平人民在县烈士陵园为杨诗田烈士新建了墓地。其他几位烈士当年分别由家人安葬。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国家级文保碑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早期的丰台区文保碑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烈士墓全景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2020年前大理石座上的二七烈士墓碑记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大理石座上的烈士生平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出长辛店公园西门南行不远就是长辛店“二七”纪念馆。

长辛店“二七”纪念馆
 
       长辛店“二七”纪念馆 位于长辛店公园南里甲15号。纪念馆共有8个展室,室内放置的展柜中,陈列着“二七”革命斗争的史料和文物,柜外陈设着大件文物、油画和模型等。馆内收藏的主要文物有:光绪三十一年(1905)时,黄河铁桥竣工纪念铁碑;京汉铁路通车后,长辛店火车站用过的大钟;1921年工会收缴会费用过的小布口袋;1922年工人俱乐部证章;“八月罢工”时用的汽笛;1923年京汉铁路总工会证章;二七大罢工时工人纠察队员用过的斧子和大锤把;被捕工人在保定监狱戴过的手铐脚镣等。
       为纪念二七大罢工运动,1983年,由中华全国总工会、铁道部和北京市共同投资兴建了二七纪念馆,中央领导王震、倪志福等人参加纪念馆奠基仪式,彭真题写馆名。1987年2月7日,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1993年,被命名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彭真题写“长辛店二七纪念馆”牌匾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二七纪念馆主楼的东南角立有“长辛店侵华日军吃人狼狗队遗址”标志碑。
        长辛店侵华日军加藤部队,被百姓称为吃人狼狗队。吃人狼狗队成立于1938年,驻扎在今丰台长辛店二七机车厂东北角。那时候有上千条,日军将它们训练成吃人成性的杀人工具,不少抗日军民和无辜群众被狼狗活活吃掉。

       出长辛店“二七”纪念馆,南行100米见路口转向西,不远处的路北有原长辛店铁路工人浴池

 

长辛店铁路工人浴池

       长辛店铁路工人浴池位于二七纪念馆西南角,建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主要是专门为平汉铁路员工(二七车辆厂)所建,至今已有八十余年。此浴池的建造均有工会筹办,由工会请呈铁道部转飭路局出资四成,职工捐款六成,施工七个半月得以建成。它不仅是一座颇具特色的民国时期建筑,更是上世纪二十年代,铁路工人们向当局据理力争,为铁路工人谋得福利的见证,是二七铁路工人大罢工斗争的成果之一。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丰台区文保牌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从此处继续西行到达原二七机车厂。

二七机车厂近代建筑遗存

       二七机车厂近代建筑遗存位于丰台区杨公庄1号,现存法式建筑风格别墅6栋、比利时建筑风格别墅1栋、厂房1处,总建筑面积6300 。
       1901年,卢汉铁路长辛店机厂在长辛店三合庄成立。1918年至1919年,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学生在此实习。毛泽东曾两次来到长辛店,深入工厂车间,了解产业工人状况。1921年5月5日,长辛店铁路工人会成立,为开展北方工人运动奠定了基础。1922年8月,中共长辛店支部成立,成为京汉铁路最早的基层组织。同月,爆发长辛店铁路工人罢工,成为北方铁路工人罢工的起点。1923年2月4日,长辛店工人在此参加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2013年,长辛店二七大罢工旧址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七机车厂近代建筑遗存为其中之一。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从二七机车厂南行100多米到达原长辛店铁路中学,院内有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旧址。
 
 
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旧址

       长辛店留法勤工俭学旧址位于长辛店铁路中学校园内,为一座法国式方形二层小楼,建筑面积251平方米。该建筑原来是京汉铁路局为火车房总管郭长泰建造的住宅。
       1918年夏,该建筑建成之后,华法教育会的蔡元培、李石曾出面交涉,将其改成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班的教室。该预备班又称“高等法文专修馆长辛店分馆工业科”,分设有铸造、机械、钳工三个班,学员100多人来自中国各地,实行半工半读,边学法文,边学生产技能。吴玉章便曾经一边在此学法文,一边在长辛店火车房实习。这批学员1918年暑假入学,1919年冬赴法国。预备班举办期间,1918年冬和1919年3月,时任湖南留法勤工俭学运动负责人之一的毛泽东曾经两度来到此处看望湖南籍学员。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国家级文保碑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北京市文保牌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北京市说明牌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西北角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小楼坐东朝西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西南角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南立面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东南角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东立面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东北角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进门后可见左右通往二楼的楼梯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南侧墙壁展示的中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示意图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从此处原路返回到长辛店火车站、长辛店大街后继续南行400多米,可见几处古迹:教堂胡同4号的长辛店天主堂、、长辛店大街170号的清真寺,紧邻清真寺南边的长辛店大街174号,有长辛店工人俱乐部旧址。
 

长辛店工人俱乐部旧址

       长辛店工人俱乐部旧址位于长辛店大街174号。1921年5月1日,长辛店铁路工会成立,会址设在劳动补习学校。后因报名人数增多,1921年10月,将长辛店铁路工会改为长辛店工人俱乐部,并且迁到今长辛店大街174号的刘铁铺。1922年4月9日,在这里召开了京汉铁路总工会第一次筹备会。俱乐部组织了工人纠察队、调查团、讲演团等组织,领导和指挥了1922年的“八月罢工”和1923年的“二七”大罢工。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国家级文保碑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北京市说明牌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长辛店工人俱乐部旧址大门(民居,不开放)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长辛店工人俱乐部模型(
长辛店二七纪念馆展)
  
       长辛店大街196号的火神庙曾是警察局驻地旧址。
 
警察局驻地旧址

  警察局驻地旧址原为长辛店火神庙,位于长辛店大街中间路东,坐东朝西,始建年代无考。山门是砖砌仿木结构拱券门三间,封护檐,歇山调大脊,筒瓦。天王殿三间,一斗两升带麻叶头斗拱,明间六攒,次间四攒,整座庙宇保存完整,建筑形式应属于明末清初的风格。
  “二七”大罢工时,这里是警察局驻地。当时任工人纠察队队长的葛树贵,领导罢工工人在这里与反动军警对峙。反动军警开枪,葛树贵头部中弹倒在工友杨松林的怀中,杨松林等人把葛树贵抬到刘铁匠铺时,葛树贵已壮烈牺牲。人民画报上世纪60年代初曾载文,采访“二七”大罢工的亲历者杨松林老人,并请老人与孙子、孙女在桃树下合影留念。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国家级文保碑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早期的丰台区文保碑上是“火神庙”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门额刻有“敕建延祚善庆宫”石匾,雕二龙戏珠。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火神庙模型(长辛店二七纪念馆展)
   
       长辛店大街145号现为长辛店第一小学,校内的娘娘宫曾是工人夜班通俗学校旧址。
 
工人夜班通俗学校旧址

       工人夜班通俗学校旧址位于长辛店一小,1984年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学校旧址原为清代建筑娘娘宫,是一座坐西朝东的古庙。1920年初,由工人运动骨干史文彬、陶善琮等人创办的夜班通俗学校由北墙缝胡同迁至该处,邓中夏等人率领的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经常来这里宣传讲演,对启发工人觉悟起了较大作用。后工人夜校改为劳动补习学校迁出娘娘宫,这里就成为工人们重要聚会的场所。
  1922年8月和1923年的“二七”大罢工,都是在娘娘宫召开的大会。解放后,娘娘宫的门楼和大殿因坍塌而拆除,改建为长辛店镇中心第一小学的校园。现存的旧址内仅有南北配殿仍保留着原貌。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国家级文保碑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早期的丰台区文保碑上是“娘娘宫”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从校门口前沿长辛店大街南行百米,路东有祠堂口,祠堂口1号院曾是劳动补习学校旧址。
 
劳动补习学校旧址

       劳动补习学校旧址位于长辛店大街中部路东的祠堂口1号。这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小三合院。坐南朝北,东面正房三间,南北厢房各两间。1920年10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李大钊派邓中夏、张国焘来长辛店开展工人运动,来此筹办成立劳动补习学校。1921年1月开学,同年5月1日成立了长辛店铁路工会,会址设在补习学校。由于报名人数增多,同年10月,改工会为俱乐部,并迁到长辛店大街174号刘铁匠铺开展活动。现在这里也是“二七”大罢工的重要遗址,1979年8月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6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是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国家级文保碑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北京市文保牌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北京市说明牌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院落格局坐东朝西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南厢房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北厢房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劳动补习学校旧址模型(长辛店二七纪念馆展)


 

赵登禹将军墓

  赵登禹将军墓位于卢沟桥西道口公交站旁。赵登禹,生于1898年,山东省菏泽县人,字舜臣。1914年在冯玉祥陆军第十六混成旅入伍。1933年长城战役时任第二十九军一O九旅旅长奉命率部增援喜峰口、潘家口,与敌激战四昼夜,英勇杀敌。因战功升任一二二师长。“七七事变”时,任一三二师师长,率部战守北平南苑。7月28日,日军向南苑袭击,赵登禹师长指挥卫队旅和大学生军训团,向大红门一带集结,准备反击,突然遭到敌伏军袭击,壮烈殉国,时年39岁。1937年7月31日,国民政府明令褒扬,追赠他为陆军上将。

   抗日战争胜利后,赵登禹遗体安葬于卢沟桥畔。198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把墓地修葺一新,立碑纪念。碑文为“抗日烈士赵登禹将军之墓”。1984年公布为丰台区文物保护单位。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丰台区文保碑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818、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丰台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