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14、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5-8)

(2020-11-15 06:50:29)
标签:

缨珞岩

翠微亭

香山(静宜园)二十八

青未了

驯鹿坡

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5-8)


缨珞岩

       璎珞岩,位于静翠湖西南面。始建于明代,是一处人工叠成的石山,有泉水流下,俗称"小瀑布",淙淙水声,悦耳动听,叠石下有潭,叠石上边建有小亭,匾书"清音",再后为敞厅,内有匾书康熙题名"绿筠深处",厅周围遍植绿竹。此处为听泉、观泉、赏景的好地方。

714、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5-8)
今石刻‘璎珞岩’三字为书法名人王文良所书。
 
714、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5-8)
清音亭,1984年复建。
 
714、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5-8)
清音亭匾“清音”二字为书法名人王文良所书
 
714、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5-8)

714、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5-8)

714、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5-8)

714、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5-8)
亭后建有池塘
 
714、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5-8)

714、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5-8)
  
714、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5-8)
池塘上方为三间敞厅“绿筠深处”
    
714、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5-8)

714、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5-8)
       原绿筠深处匾额为清代康熙御题,1860年湮没。现“绿筠深处”四字由今人所书。向东悬于内檐。
  
714、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5-8)

714、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5-8)





翠微亭

       翠微亭位于璎珞岩东南不远处,静翠湖南侧,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因此地处于古树,绿荫,沟壑,山岩之间,故有"翠微"之称,此处可览四时之胜,特别以“入夏千章绿荫,禽声上下”为最,是休闲、纳凉的绝好地方。翠微亭1860年被毁,1991年复建,再现明代春现杏花之景。
       据史料记载:“翠微亭,始建于清乾隆十年(1745),弘历帝题曰:翠微亭。并于乾隆十一年赋诗一首。诗曰:“须弥与一芥,大小豈争差?亭子不嫌窄,翠微良复赊。入诗惟罨画,沐雨欲蒸霞。莫羡痴黄派,倪迂各擅家。”
乾隆二十一年(1756)有“儿株枯树一危亭,拳石无多多诡形。记得画图曾见处,迂倪每契此中灵“诗句。。
   
714、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5-8)

714、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5-8)
石壁上乾隆御制翠微亭石刻保留至今
 
714、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5-8)

714、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5-8)

714、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5-8)

714、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5-8)

714、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5-8)

714、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5-8)
       亭内悬挂后人模仿清高宗乾隆御题,曰:“须弥与一芥,大小岂争差?亭子不嫌窄,翠微良复赊。入诗惟罨画,沐雨欲蒸霞。莫羡痴黄派,倪迂各擅家。丙寅乾隆御题”。 
 
714、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5-8)

714、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5-8)





青未了

       青未了位于香山静翠湖东,山脊之上。此建筑建于乾隆十年(1745年),为五间四面环廊的歇山式殿阁,殿外檐悬有乾隆御书“青未了”匾额。在此极目,群峰苍翠,岱色无垠,颇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乾隆皇帝取杜甫《望岳》中“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诗句为此景命名。1 8 6 O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基址保存完好,2015年修复。
  修复后的敞厅殿阁精美绝伦,内外梁柁檩枋等处均绘有花鸟鱼虫和人物故事的彩画,此处罕有人至,为一清幽之所,厅中远眺,可遥望香炉峰,对面为香山寺,俯视下方,可见绿色欲滴的静翠湖。东望,可见玉泉山、万寿山等。

714、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5-8)

714、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5-8)

714、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5-8)

714、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5-8)

714、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5-8)

714、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5-8)

714、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5-8)

714、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5-8)

714、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5-8)
  


驯鹿坡

       驯鹿坡位于青未了西南山坡,原为放养入贡鹿群之山地,山坡处建有奔鹿园。乾隆皇帝在建静宜园时充分感受到香山翠壑流清、瑞林繁茂的山林环境,同时也更希望营造出鸳飞鱼跃、鹿鹤相伴的人间仙境。
       据说,乾隆皇帝十分热衷于养鹿与驯鹿,当年东三省常以驯鹿作为贡品供奉给乾隆皇帝,这些驯鹿就被圈养在香山和承德避暑山庄两处地方。静宜园青未了西南方向的山坡,就是放养驯鹿的场所,乾隆将其命名为驯鹿坡,定为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香山也便成为了一处皇家鹿苑。
   
714、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5-8)
驯鹿坡位于青未了西南山坡
 
714、香山(静宜园)二十八景(5-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