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41、石景山区的寺庙(七)

(2021-01-09 08:09:33)
标签:

兴隆寺

姚家寺遗址

姚家寺塔

永济寺遗址

中峰庵遗址

石景山区的寺庙(七)



兴隆寺
   
       兴隆寺位于五里坨,五里坨俗称小青山。其实,此山名叫兴隆山,山上供奉的便是厕神娘娘。兴隆山娘娘庙始建于何时,无文献可考。相传建于唐代,与文献记载相吻合。厕神庙山门外正南,接近地面的地方,有一巨石,上镌“兴隆山舍地”、“明崇祯五年”等文字,由此推断,明代曾重修厕神庙。
山上有座小庙,俗称娘娘庙,前殿供奉娘娘,后殿供奉一佛两菩萨。
  前殿供奉的哪位娘娘,当地人说不清楚,只知娘娘生日是“正月十五”。1956年“破除迷信”之前,每年正月十五日,村民举行隆重的送娘娘仪式,用纸扎成娘娘,送到后山焚烧,人们跪地祈祷,据说所求之事无不灵验。
  据《显异录》一书记载:紫姑为唐代人,姓何名媚,字丽卿,山东莱阳人氏。自幼知书达礼,长大后嫁给一个唱戏的。武则天当皇帝期间,寿阳刺史李景,害死何媚的丈夫,纳其为妾。李景的大老婆为人刻毒,容不得何媚,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夜里,将何媚杀于厕中。何媚阴魂不散,李景一到厕所,就听到何媚的哭声,有时还出现何媚的影子,“且有刀兵呵喝状,大著灵异”。此事被武则天得知,封何媚为厕神。

741、石景山区的寺庙(七)
石景山区文保碑
 
741、石景山区的寺庙(七)
  
741、石景山区的寺庙(七)

741、石景山区的寺庙(七)

741、石景山区的寺庙(七)

741、石景山区的寺庙(七)
前殿
  
741、石景山区的寺庙(七)
  
741、石景山区的寺庙(七)
后殿
 
741、石景山区的寺庙(七)
   
741、石景山区的寺庙(七)
2013年旧照
     
741、石景山区的寺庙(七)




姚家寺遗址

       姚家寺遗址位于清凉寺东300米处。姚家寺即圣水寺,或曰胜水禅寺,该寺水井水质纯正而得名。姚家寺建于何时已不可考。不过最迟在明末清初,当年香火旺盛,据《僧海愍胜汉萍禅师塔铭并序》记载,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当时五十三岁的汉萍禅师,到姚家寺一院主持。顺治十八年汉萍禅师圆寂,葬于寺旁。《日下旧闻考》载汉萍大师湖北汉阳人,俗姓扬,三岁时过嗣徐家,二十七岁出家为僧,常云游各地后到京城西山。,坐西朝东,三面为高耸的石墙,围墙西北上部建角楼。依山势及痕迹寺院应有两层,仅能看出上层西有正殿、北有配殿。
       关于圣水寺毁于何因,民间流传因恶僧姚某于寺中虏掠民女被侠女十三妹何玉凤所杀,官府怒恶僧所为遂火烧圣水寺,不知此传说正确否。
        姚家寺遗址仅存一塔, 塔高约十米,为八棱七级,塔旁为汉萍禅师墓。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110107801170000072 姚家寺遗址明苹果园街道
  
741、石景山区的寺庙(七)
石景山区文保牌
 
741、石景山区的寺庙(七)
姚家寺遗址
  
741、石景山区的寺庙(七)
石景山区文保牌
  
741、石景山区的寺庙(七)
 
741、石景山区的寺庙(七)

741、石景山区的寺庙(七)

741、石景山区的寺庙(七)

741、石景山区的寺庙(七)





永济寺遗址

       永济寺遗址位于模式口翠微山南坡,法海寺以东200余米馒头山上。永济寺俗称涌泉寺、东庙。建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御马监太监景聪建造。永济寺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康熙帝亲临清凉寺装伽蓝祖师像,后巡幸大悲寺,由大悲寺赴永济寺,设宴宴请附近高僧。《重修大悲寺碑记》载:“复于涌泉寺饭僧。”即此。
       永济寺殿堂毁于民国初年。,因此地有泉水喷涌,故弘治帝赐名涌泉寺。寺庙共三进院落,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和藏经楼。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110107801170000079 永济寺遗址明金顶街街道

741、石景山区的寺庙(七)
石景山区文保牌
 
741、石景山区的寺庙(七)

741、石景山区的寺庙(七)

741、石景山区的寺庙(七)




中峰庵遗址

       中峰庵遗址位于石景山区最高峰荐福山(地图标为克勤峪)半山腰,为隆恩寺下院“十三庵”之一。遗址坐北朝南,占地面积为1200平方米。明嘉靖四年(1525)善士郑发捐资重修,清乾隆六十年(1759)再次重修。二进院落。正殿三间,供奉真武大帝,东西配殿各三间;后殿三间,供奉观音及伏魔大帝,东西配殿各三间。遗址内有二碑:一为《重修粘补隆恩中峰庵碑记》,清乾隆六十年五月立;一为《中峰庵建山门为前殿三宇碑记》,顺治二年(1645)春日立。庙前有古松两株。1957年,佛像被砸,殿房被拆除。现仅存殿基、残墙,残碑断为数截倒地,古松生长良好。
  1958年文物普查时,有如下记录:该庙“坐北朝南,山门三间,面宽8.4米,进深5.7米,大式硬山调大脊,合瓦,和玺彩画,彻上明造,五架梁,后出廊,前为拔券门。石门额:隆恩中峰庵。正殿前石碑一块,螭首,长方形浮雕,双龙戏珠座。座高053米,长094米,宽04米。碑身高1.7米,厚0.2米,碑首篆‘万古流芳’。西次间前有碑倒地,(碑身)小部分埋地内,可观部分高1.33米,0.54米,厚0.14米。(碑)座亦倒地,高0.6米,长0.63米,宽0.2米。方(碑)首,浮雕流云,上篆‘万古流芳’。”
中峰庵的得名,《重修粘补隆恩中峰庵碑记》说得很清楚:“庵建中峰,由来有旧,北依山名荐福,南向河近永定,原系饶余敏亲王山场。境有隆恩鹫峰胜地,翠柏苍松绕于前,秀峦叠嶂环其后,曲径茂林之际,盘旋而上,因名庵曰中峰。”
  据顺治二年碑记载:“岁甲申三月,寇陷都城”。“甲申”即顺治元年(1644),“寇”指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李自成进京后,京城一片混乱,百姓纷纷逃难。在逃难的人群中,有位叫谷起龙的,浙江余姚人,“素行信心奉佛”,因“避寇”来到中峰庵。使谷起龙意想不到的是,“越诸山贵刹”,和尚都逃之夭夭了,只有中峰庵“相守如故,似不知有贼寇之患”,是难得的世外桃源。谷起龙在此暂居期间,建前殿三楹,将真武大帝供奉于正中。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110107941170000020 中峰庵遗址明五里坨街道
     
741、石景山区的寺庙(七)
       中峰庵位于石景山区最高峰荐福山的半山腰。站在隆恩寺故址向西北方向望去,只见两株挺拔的古柏屹立于半山腰,极为醒目。中峰庵虽不在山巅,却极其险峻,两棵古柏以北为庙址,其南为悬崖。欲达中峰庵,正面无法攀登,须从东南方向沿古老的香道盘旋而上。

741、石景山区的寺庙(七)
 
741、石景山区的寺庙(七)

741、石景山区的寺庙(七)

741、石景山区的寺庙(七)
寺院的虎皮山墙

石景山区寺庙目录:

序号

名          

 

长安寺

 

灵光寺

 

三山庵

 

大悲寺

 

龙泉庵

 

香界寺

 

宝珠洞

 

证果寺

 

法海寺

 

承恩寺

 

慈善寺

 

双泉寺

 

护国褒忠祠

 

皇姑寺

 

石景山古建群

报隆庵、北惠济庙崇兴庵

翠云庵、伏魔大帝庙福惠寺遗址

八大处关帝庙、关帝庙广禧寺遗址

弘德寺遗址、洪福寺遗址龙泉寺

龙王庙、隆庆庵、模式口老爷庙

娘娘庙遗址、清凉寺、万泉寺遗址

兴隆寺、姚家寺永济寺、中峰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