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3183407310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游客小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0
博客访问:
94,378
关注人气:
297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733、石景山区的寺庙:皇姑寺
(2020-12-23 07:43:24)
标签:
皇姑寺
保明寺钟
显应寺
石景山区的寺庙:皇姑寺(显应寺)
皇姑寺始建于明天顺初年,其开山始祖吕牛据传曾救过明英宗朱祁镇,英宗复辟后诏封吕牛为“皇姑”,故俗称皇姑寺,又赐额“顺天保明寺”。康熙五十一年(1711)朝廷出资重建,康熙皇帝御制碑文,以纪其事,同时易名显应寺。
皇姑寺旧有庙宇院落及田地共占地六顷七十六亩,寺庙全盛时期分正院、东跨院、西跨院等十数所院落,是京城西部较大的寺庙,上个世纪,寺废人散,部分建筑毁弃,到九十年代仅剩中部院落部分建筑遗存。
旧时皇姑寺庙会远近闻名,每年的四月初一至十五日,附近十里八村的都来皇姑寺赶庙会,热闹异常。解放后,庙会停办,皇姑寺作为学校使用,西黄村小学曾把这里的殿堂当作办公室和教室。
显应寺坐北朝南,正院四进院落,有山门一座,显应寺门额"敕建显应寺"为康熙御笔(已毁)。第一进为天王殿,院内有旗杆两根,钟鼓二楼。第二进为观音殿。观音殿内悬圣祖御书额"水心柏子"。有对联,联语:"片石孤云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为康熙帝御笔(今无存)。第三进为吕祖殿。吕祖殿悬圣祖御书额"杖泉花雨",有对联:"月在上方诸品净,心持半偈万缘空。"康熙帝御笔(今无存)。第四进为药师阁。药师阁悬圣祖御书额:"挂衲翻经",有对联:"碧松荫里池长润,白藕花中水亦香。"为康熙帝御笔(今无存)。大殿两旁各有配殿3间,今存西配殿。
皇姑寺有钟两口:一为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将明天顺六年(1462年)所铸铜钟重铸;一为明万历元年(1573年),万历皇帝之母慈圣皇太后率众捐赠。两钟形制、尺寸基本相同。上述两口钟现存大钟寺。
吕祖殿前有两通康熙年间御制碑幸存,龟趺螭首,石碑"文革"中被砸毁,经专家修复,断为三截和两截的碑身已连接重新矗立。东侧碑为汉文,西侧碑为满文,是寺院珍贵文物。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110107933170000044 皇姑寺明苹果园街道
皇姑寺山门
钟楼
鼓楼
天王殿
天王殿后身
二进院西北角
正殿观音殿
西配殿
东配殿
观音殿东侧房
观音殿西侧房
三进院吕祖殿前有两通康熙年间御制碑幸存,龟趺螭首,东侧碑为汉文,西侧碑为满文,是寺院珍贵文物。图为西侧碑。
东侧碑
正殿吕祖殿
吕祖殿西侧楼
吕祖殿东侧楼
西配殿
东配殿
四进院西北角
药师阁
西配楼
东配楼
寺院西墙砌石得以保存
皇姑寺原有钟两口:一为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将明天顺六年(1462年)所铸铜钟重铸;一为明万历元年(1573年),万历皇帝之母慈圣皇太后率众捐赠。两钟形制、尺寸基本相同。上述两口钟现存大钟寺。
皇姑寺铜钟1: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
皇姑寺铜钟2:明万历元年(1573年)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732、石景山区的寺庙:护国寺、褒忠祠
后一篇:
734、石景山区的寺庙(石景山古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