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3183407310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766、海淀区的古代建筑:健锐营演武厅
(2021-03-02 09:00:19)
标签:
健锐营演武厅
杂谈
海淀区的古代建筑:健锐营
演武厅
健锐营演武厅,
俗称团城演武厅,
清代军营古建筑,位于香山南路红旗村1号。
健锐营演武厅
外观如城堡,始建于清乾隆朝。为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清廷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地方势力以石雕楼抵御,清军久攻失利,便在此建演练攻占雕楼的兵营健锐云梯营,终于平定了大、小金川。为庆祝胜利,曾在此建实胜寺(己毁圮)。营城城垣上,南北城楼高耸,有城门两座。城南有演武厅三间。厅附近为演兵场。当年有雕楼67座,现大多坍毁。西侧曹雪芹故居处尚存完好的石雕楼。健锐营演武厅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健锐营演武厅为环形城堡式建筑,城内青砖墁地,城外有护城河围绕,跨河与城门相对筑有两座汉白玉石桥。团城东西直径50.2米,南北直径40米,城高11米,宽5米,周长仅190米,堪称世界上最小的城池。团城墙体为青砖所筑,城堡南北各辟城门一座,拱券门洞,北门门额为“志喻金汤”,南门门额为“威宣壁垒”,均为乾隆御笔。城内厅为1800平方米的圆形空场,东、西城垣各有一条马道直通城顶,当年健锐云梯营在此演练架云梯攻城攻碉。南北城门之上各有一座城楼,北城楼面阔三间,楼内藏有乾隆皇帝御书的四体卧碑,铭刻着健锐营平定准噶尔的战功,此碑文是研究清史重要的资料。南城楼面阔三间,四周回廊,绿琉璃瓦,重檐歇山顶,原来是大臣们休息的地方。现已辟为临时展厅,向游客介绍了团城演武厅沿革。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110108913180000266 健锐营演武厅清四季青镇
国家级文保碑
北京市文保牌
北京市说明牌
西城门楼由岩石砌成,拱形门洞,南北两端各有青石踏道,楼面呈梯形,高11.2米,面宽24米,属雕镂类建筑,供当时健锐营云梯兵演练检阅之用。
西城门楼后身
登上西城门楼可远眺演武厅、后面的南城楼、团城和北城楼。
演武厅正面照,五楹敞厅,歇山顶,黄琉璃瓦,辉煌耀目,其月台宽大平整,凝重肃穆,厅南为演兵场。
南门门额“威宣壁垒”为乾隆御笔
团城外景
团城内墙
北城楼南面
团城北门及门前的护城河石桥
北门门额“志喻金汤”为乾隆御笔
阅武楼北为正门,门前有汉白玉石桥,人称阅武楼石桥。阅武楼石桥跨河与城门相对。桥为花岗岩石建造,长17米,桥面宽4米,桥堍外宽约7米,三方桥孔,桥底铺条石,两桥墩前尖后方呈船形,桥面由七块一组的大条石分三组铺成,桥上矮护栏由刻素回纹条石组成,桥侧墙及护岸全由花岗岩石砌成。石桥上水方修了马路,有效阻挡了雨季夹带山石的洪水冲击。因阅武楼多年被废弃,石桥使用率很低,所以石桥至今保存完好。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765、海淀区的古代建筑:紫竹院行宫
后一篇:
767、海淀区的古代建筑(城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