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2019-08-25 10:26:31)
标签:

天仙庙

天元寺

王仙洞庆寿庵遗址

杂谈

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天仙庙

 

       天仙洞位于十渡镇的六合村以东的红井路(涞宝路红港口-108国道井儿峪)上一个被称之为“十八盘”的地方,十八盘的上面路北侧的坡上。天仙庙(娘娘庙)属原六合村的黑水峪自然村。坐北朝南,建于明嘉靖年,前后各三间,现已复建。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院内现存咸丰辛酉年(1861年)、同治十二年(1875年)两通重修庙碑。同治碑碑文清晰,明确记载了天仙庙始建年代和重修经过。咸丰辛酉年(1861年)碑为残碑,但仍可辨认出“咸丰辛酉”、“黑水峪”等字迹。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天元寺

       天元寺位于崇各庄乡大马村东,坐北朝南的三合院。天元寺,县志等并无记载,不知建于何代,废自何年。民国初年,墙垣尽圮,碑碣无存。现在基本保持了民国重修后的规模,正殿五楹,东西配殿各三楹,左为娘娘殿,右为关圣殿。而娘娘殿、关圣殿,反映了民间宗教信仰中,佛道儒三教共存的现象。
       寺庙内现存有辽代经幢和石刻香炉各一件,民国时重修留有一碑,可证古庙的悠久历史。 建国后,天元寺曾被先后用做小学校和农具维修站。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房山区文保牌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山门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山门额楣上刻楷书:“天元寺”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山门后身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寺庙正殿与东配殿之间的院墙上开了一个门,是现在日常出入之门。主殿东西两侧,高出二层,为钟鼓楼。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寺庙内正殿五间,硬山清水脊,殿前有柱廊,花棂门窗扇,檩枋上绘有精致的璇子彩画。殿中曾供奉释迦文佛、药师佛、阿弥陀佛三世尊像,正面墙及两山墙绘有佛教壁画。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殿廊西侧有一通民国碑“重修天元寺碑记”。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碑首卷云浮雕,额刻“永垂不朽”。碑座雕有虬龙。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碑文记述了天元寺衰败古刹墙垣尽坍的历史和善士张得顺、张凤鸣二人于乱世中发愿重修的经过。碑阴面镌刻捐资人姓名和捐资数额。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正殿东侧有汉白玉石经幢一座,有幢顶、幢身和幢座。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经幢是在八角形的石柱上刻经文(陀罗尼经),用于宣扬佛法的纪念性建筑物。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八角形宝盖,垂面刻幔帐流苏,八角刻狮子头。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幢身呈八角形,四正面较宽,抹角的四面较窄,遍刻密宗经典“佛顶尊胜陁罗尼”经和“圣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陁罗尼”经。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幢座为正八角形,上面边缘呈弧型凸起,雕刻团花图案;圆脐平台上立起幢身;下边八面分别雕有瑞兽和牡丹图案;雕工细腻美观。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西配殿三楹,为关圣殿。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东配殿三楹,为娘娘殿。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院中间立有简易佛像阁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阁前有只三足双耳石香炉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足部雕刻似乎为辽代




王仙洞庆寿庵遗址
     
       王仙洞庆寿庵遗址位于半壁店村南的一条南北向大沟的南端,东侧山坡上有王仙洞,又称王禅洞。洞前有原庙宇,名为庆寿庵。洞前有王仙洞新建庆寿庵记碑(为房山区普查登记文物),立于清嘉庆九年。据石碑所载,王禅洞、庆寿庵之名在明代万历年间就已有之。此碑记载了清嘉庆年重新修建王禅洞庆寿庵的经过。正是房山县知事黎德符之倡修,碑文之宣传,王禅在此修炼之说越传越广,庆寿庵的修建规模越来越大。至民国初年,王禅洞和庆寿庵已成为大石河河套沟一处颇有影响的道教圣地,只可惜在日军侵华时期,寺庙前的大钟被日军掠走化铁做了子弹,寺庙中的僧人四散而去,从此日渐萧条,无人问津。后又经不断的人为毁坏现今只剩下残垣断壁。上世纪八十年代,半壁店村民在王禅洞附近开山采石烧灰,将王禅洞西部山崖上的几个洞和建筑遗址清除,王禅洞前的《王仙洞新建庆寿庵记》石碑也被放炮震倒。2001年,半壁店村重新清理了王禅洞遗址,将石碑重新立起加固。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碑方趺方首,汉白玉质。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碑阳额楷:永垂不朽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碑文:赐进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知房山县事黎德符撰
磁务司巡检李芳书
王仙洞新建庆寿庵记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从石碑阴面看左侧为王仙洞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王仙洞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491、房山区的寺庙(二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