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2019-10-11 08:11:59)
标签:

和敬公主府

和嘉公主府

荣寿公主府

恪纯长公主府

寿恩公主府

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北京的一些老建筑中,有不少清代公主府的身影。据祁建先生笔录:1636年皇太极称帝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有一项,就是仿效明制,将皇帝之女称为“公主”。据“钦定大清会典”所载:“凡公主之等有二,曰固伦公主,曰和硕公主。皇女自中宫出者,封固伦公主;由嫔妃出者,封和硕公主。如中宫抚宗室女,下嫁,亦封和硕公主。”也就是说,只有皇帝的女儿才可以称公主。皇后所生之女称“固伦公主”(固伦在满语中是“天下”之意),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养女称“和硕公主”(和硕是指“城”或“国”之意)。


       和敬公主府

       主人:固伦和敬公主
       身份:乾隆第三女(与富察皇后所生)
       地址:东城区平安大街地安门东张自忠路7号
       和敬公主府最早是清乾隆皇帝的三女儿固伦和敬公主出嫁时的赐第。固伦和敬公主(1731-1792)为孝贤纯皇后(电视剧《延禧攻略》里的富察皇后)所生,享年61岁,是乾隆的10个女儿中活的最长的。
       乾隆十二年(1747),公主16岁时下嫁辅国公蒙古族科尔沁部的色布腾巴勒珠儿。色布腾巴勒珠儿是科尔沁左翼中旗达尔汗亲王满珠习礼的玄孙。满珠习礼是顺治皇帝的母亲孝庄皇太后的亲兄弟,即顺治帝的舅舅。由于这样的关系,乾隆皇帝才把女儿嫁给了这位乘龙快婿,并赐给了这座府邸,让他们留住京师。
       后来,这座公主府历经沧桑,因府主人的变更,“和敬公主府”先后被称为“棍公府”、“那公府”、“达公府”、“达贝子府”。1924年12月,孙中山到北京,就将这里作为他的行馆。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病逝于此。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北京市文保牌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北京市说明牌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东城区说明牌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和嘉公主府

       主人:和硕和嘉公主
       身份:乾隆皇帝第四女
       地址:东城区沙滩后街59号(京师大学堂遗址)
       和硕和嘉公主为纯惠贵妃所生,乾隆二十五年(1760)正月封和硕和嘉公主,三月下嫁孝贤纯皇后弟、大学士一等忠勇公傅恒次子福隆安。和嘉公主因为是乾隆皇帝的第四女,该处府邸也称为“四公主府”。当年在公主府不远处,就是傅恒的府第(如今的沙滩北街嵩祝寺前街东路)。
       光绪二十四年(1898),京师大学堂正式成立,清政府拨原来的四公主府为大学堂校舍。四公主府由此开启了一段独特的历程。如今和嘉公主府的正殿、公主院等建筑和民国年间建成的数学系楼等得以保存,并加以修缮。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荣寿公主府

       主人:荣寿公主(后封固伦荣寿公主)
       身份:恭亲王奕訢长女
       地址:旧址在东城区美术馆后街(北京中医医院),后复建于密云。
       荣寿公主府最早是一座王爷府。它最早是康熙皇帝第24子诚亲王允秘的王府,同治八年(1869)改为咸丰皇帝女儿荣安固伦公主的府邸,俗称“大公主府”。后来,该府又转赐给恭亲王奕訢的长女荣寿和硕公主,成为“和硕公主府”,但仍称为“大公主府”。
       为什么恭亲王的长女不是“郡主”,而是“公主”呢?因为,慈禧太后喜欢恭亲王的这位女儿,将她收养,慈禧太后的养女自然就是“公主”了。
       同治五年九月荣寿和硕公主与一等公景寿之子志端结婚。景寿是荣寿公主的亲姑父,她与志端的结婚是亲上加亲。同治九年九月初七日公主下嫁。第二年十月,志端咯血而亡,年仅十八岁。光绪七年(1881)十月,晋封荣寿为固伦公主。
       民国时,荣寿公主的后人,家道衰落,终因债台高筑弃府而逃,“大公主府”归债权人吉祥戏院所有。1956年,“大公主府”所在地改为北京中医医院。1985年,将原有建筑搬迁,易地复建。“大公主府”复建在密云县城西门外的“白河郊野公园”内,分府门、正殿、寝宫门、寝殿、后罩房等院落。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密云县文保碑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公主府东南角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府门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府门后身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一进院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正殿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西配殿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东配殿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寝宫门东侧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寝宫门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寝殿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寝殿后身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二进院东厢房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二进院西厢房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后罩房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恪纯长公主府

       主人:和硕建宁长公主(后改为和硕恪纯长公主)
       身份:皇太极第十四女
       地址:堂子胡同和石虎胡同之间的西单民族大世界
       恪纯长公主府是京城里保存较好的清代府邸,在明代时,此处为“常州会馆”,是江南举子进京赶考居住学习的地方。清初,皇太极把其十四女和硕建宁长公主(后改为和硕恪纯长公主)下嫁给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并赐此府为“驸马府”。所以这里也被称为“驸马府”。
       康熙十四年(1675),吴三桂反叛清廷,吴应熊及其子被处死。此后,恪纯长公主独守空闱,一直到康熙四十三年(1704),63岁的恪纯长公主去世。
       北京的史地学者为著文方便,一直称这里为“驸马府”。而红学家们则叫这里为“虎门”,相传曹雪芹曾在这里教过书,他的学生敦诚有诗句:“当年虎门数晨夕”。
       1913年,中华民国政府的蒙藏院在此处开办了蒙藏学校。1949年后,中央民族学院附属中学就曾以此前的蒙藏学校为校址。后来,这座公主府演变成如今的民族大世界商场。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寿恩公主府

       主人:固伦寿恩公主
       身份:道光皇帝第六女
       地址:东城区内务部街11号
       此宅建造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当时是乾隆皇帝赐给平定新疆伊犁叛乱立功的明瑞将军的宅邸。乾隆三十二年(1767),明瑞以云贵总督兼兵部尚书经略征伐缅甸军务,因身先士卒、大败缅兵而被晋封为“一等诚嘉毅勇公”。第二年,明瑞乘胜率军纵深缅境,因孤立无援、粮尽兵溃而负创自缢。
       道光十四年(1834),明瑞的曾孙景庆袭公爵,并在宅院临街另辟一门。道光二十五年(1845),景庆其弟、工部尚书景寿迎娶寿恩固伦公主。寿恩公主(1830—1859)是道光帝的第六个女儿,她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被封为固伦公主。故此宅又称“六公主府”亦称“驸马府”。

       内务部街11号院是一组坐北朝南的大型院落,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前是内务部街胡同,横跨本司胡同,后至东花厅胡同,西墙紧邻北京二中。11号院在内务部街胡同有两座大门,靠东边的大门现在通行,西边的已封堵,这两个门全是起脊的高台阶门脸。该院分为左、中(中为二路)、右四路,每路前后全有四层用走廊连接起来的四合院,每进一路院落全有垂花门楼,进院后内有厅、室、堂数层。中路屋宇高大,顶覆灰筒瓦,墀头为素面。西跨院为后加盖,是当时仆人们居住的地方。东路院房屋较少,并简陋,不同于原主体建筑。在整个院落的尾部是一占地广阔的花园,园中有一横亘东西的假山,有山洞,山上有东西两个亭台,山正中心筑有三间坐北朝南起脊房屋,原有由圆明园搜来的石雕点缀,现已散落在大院角落。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北京市文保牌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北京市说明牌

 

       该院落很大,坐北朝南方向有三座院门。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东侧院门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西侧院门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中间的院门已封闭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垂花门之一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垂花门之二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明瑞府的后部是一座花园,园中有一横亘东西的假山。山上有轩有亭,假山下有山洞,可见建造这座院落时规模的浩大。据说洞内原建有金库。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山上中心的轩有亭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轩有亭东西两侧各有一个小亭,这是东亭。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西亭


       四公主府

       主人:固伦庄静公主
       身份:嘉庆皇帝第四女
       地址:西城区新街口东街31号积水潭医院
       现位于新街口东街北侧的积水潭医院,其前身是棍贝子府,它又称诚亲王(允祉)新府。此府后来历经沧桑。上世纪五十年代,改建为北京积水潭医院,如今棍贝子府隐藏于积水潭医院,成为医院独特的一景。
       这座王府也是经历了多位主人。先为诚亲王新府,即贝子弘景府。嘉庆年间,被赐给嘉庆皇帝的四女——庄静公主,因此又称“四公主府”。
       诚亲王是康熙皇帝的三子、雍正皇帝的三哥,原来的宅邸在西直门一带。后来他在雍正继位的政治斗争中失败。虽然后来恢复原来爵位,但是以前的宅邸已被赐给别人。诚亲王只能另外选址建造,就是如今积水潭医院的位置,这就是该府第一个名字:诚亲王新府。后来住在这座诚亲王新府里的是醇亲王这一支的后代弘暻,因为“世袭递降”的规矩,降格为固山贝子,所以有了第二个名字:固山贝子弘暻府。等传到了奕字辈的时候,已经降为“辅国公”,就不能住在这里了。所以该府的新主人成为嘉庆皇帝的四女儿庄静公主。到了公主出嫁的时候,被封为固伦公主。
       固伦庄静公主嫁给的蒙古姑爷是土默特世袭贝子玛尼巴达喇,所以府邸也名为土默特郡王府。再继续传三代,光绪皇帝时,王府的主人是棍布扎布,所以后来人们一直叫这里棍贝子府。今天人们还能欣赏到的景致,是原来棍贝子府的花园部分。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西城区文保碑
    
       据记载,繁盛时期,整个府邸面积约65100平方米,约合98亩左右,其中花园面积29479平方米,约合44亩左右,是清代一座大型的王府花园,其继承了明代名园太师圃的风韵,主体格局一直保存至今的却也不多见。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西城区说明牌
 
       据《啸亭杂录》载:“诚亲王新府在蒋家房。”诚亲王旧府位于官园,因改赐慎郡王,故于蒋家房(新街口东街)建新府。雍正十年(1732年)允祉卒后,其第七子弘暻继为府主。弘暻于雍正八年(1730年)被封贝子,故此府又称固山贝子弘暻府(《宸垣识略》)。据乾隆《京城全图》,此府东起水车胡同,西邻光泽胡同,北抵积水潭南岸。占地面积大,规制严整,府正门面阔五间,大殿面阔七间,东西配楼面阔五间,后殿面阔三间,后寝面阔五间。主体部分在西路,东部以花园为主,规模很大,园中有亭台楼阁,古树参天,山石点缀,土山环绕。园内有一湖,湖中有一土石相间小岛,湖水引自积水潭。按清代制度,积水潭水为御用,非经特许,不得擅引。弘暻无特殊建树,亦享受了特殊恩准。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棍贝子府花园重修记:
       棍贝子府花园位于积水潭医院内,原为诚亲王新府花园。诚亲王即康熙帝第三子允祉,雍正之兄,雍正六年被革爵治罪,雍正八年(1730年)复爵、因原府邸已改赐慎郡王为府,故在后海西岸现积水潭医院位置另建新府,称诚亲王新府,其后代世袭居此。嘉庆年间,此府改赐庄静固伦公主为府,并御赐引玉河水入园。光绪六年(1880年),庄静重孙棍布扎贝袭贝子爵,成为此府的末代府主,俗称棍贝子府,直至清朝灭亡。1956年积水潭医院在王府旧址上建成,王府花园被完整保留遂成为医院的后花园。1989年8月1日,棍贝子府花园被列为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为庆祝建院五十周年及保护古都风貌,积水潭医院对花园进行了保护性整修,加装自动水系循环及净化装置,使古老的皇家园林焕发出新的生机。
                                                           二零零六年元月立
                                                           北京积水潭医院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棍贝子府的刻石示意图
  
        20世纪50年代王府的原有建筑绝大部分拆除,仅存三间卷棚歇山筒瓦顶的花厅,两幢硬山过垄脊的重楼,以及湖与假山。1956年,积水潭医院在王府旧址上建成,王府花园被完整保留遂成为医院的后花园。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和孝公主府
 
       主人:固伦和孝公主
       身份:乾隆皇帝第十女
       地址:和珅府(今恭王府)东半部分
    如今,人们提到恭王府,第一反应就与“大贪官”和珅关联起来。实际上,“恭王府”只是后来的称谓。
       嘉庆四年(1799),和珅被嘉庆皇帝赐死。和珅的府宅被一分两半,东边归乾隆皇帝最钟爱的“老疙瘩”十女、嘉庆皇帝的胞妹固伦和孝公主及额驸丰绅殷德继续居住。因此,从嘉庆四年(1799)至道光三年(1823),这里一直被称为“公主府”。
       固伦和孝公主是乾隆的第十个女儿,和孝公主也常被称为“十公主”。她是当时的惇嫔所生,生了这个女儿后,惇嫔便被册封为妃。别人是母凭子贵,而惇嫔却是母凭女贵。因为和孝公主出生时,乾隆已经65岁,前面的几个公主差不多都已经出嫁,乾隆也正是寂寞的时候,“十公主”的出生,给乾隆带来了很多欢乐,乾隆皇帝把她当成掌上明珠一样疼爱。
       嘉庆四年时,乾隆去世,嘉庆开始清算和珅,并公布了和珅的二十条罪状,和珅自杀,丰绅殷德被革职,后被调离京城。嘉庆十五年,嘉庆终于松口,准许丰绅殷德回京养病。不过病重的丰绅殷德回京当年就去世了,年仅36岁,和孝公主就此“守了寡”。由于清朝的公主是不可能再嫁的,嘉庆皇帝没有办法改善妹妹的处境,只能给予她经济上的帮助。和孝公主一直孤单地活到了道光三年才去世。
       咸丰元年(1851),咸丰皇帝将此宅子赐给自己的胞弟恭亲王奕訢,这座王府从此才称为“恭王府”。

       王府东路的前院正房名为多福轩,厅前有一架长了两百多年的藤萝,至今仍长势甚好,在京城极为罕见。东路的后进院落正房名为“乐道堂”,是当年恭亲王奕欣的起居处。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东路的东二府门外的西厢房听风阁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东厢房晴花屋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东路前院正房为原丰绅殷德的延禧堂改名的“多福轩”,这里是恭亲王奕訢会客的场所。当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奕訢全权负责与英法联军的议和事宜。而奕訢在被迫无奈之下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多福轩”也因而成为重要的历史见证地。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多福轩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屋内是按原装摆放的。每开间南北各悬“福寿”匾一、东西山墙各悬“福寿”匾一,除中间屏门留有慈禧御笔“尚德延熙”匾外,此厅共悬挂11块“福寿”匾,此厅共悬挂11块“福寿”匾,故名“多福轩”。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乐道堂

  
515、北京清代公主府遗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