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2019-02-27 14:28:16)
标签:

柳营关帝庙

大辛庄关帝庙

土桥菩萨庙

杂谈

通州区的寺庙(五)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


                序                  号                               名          

110112943170000148 柳营关帝庙明张家湾镇
110112943180000149 大辛庄关帝庙清张家湾镇
110112943180000154 土桥菩萨庙清张家湾镇
110112943180000158 垡头村菩萨庙清张家湾镇




柳营关帝庙

       柳营关帝庙位于柳营村村委会院内(公交大北关站下,西行500米)。柳营关帝庙建于清代,现存三间殿房。2015年新建了围墙,殿房的格局及门窗已改造,现作为村图书馆使用。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通州区文保牌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大辛庄关帝庙

       大辛庄关帝庙位于大辛庄村。此关帝庙建在村东北角,是因元代马家庄飞放泊在其近边。关帝庙建筑面积211平方米。辽代此村及周围乃延芳淀水域内,永定河、潮白河泛滥,将泊淀淤小分割。到元代,此处为马家庄飞放泊水域,再淤为低洼易涝荒地。明初,枣林庄村人至此垦荒种田,另建一村故名新庄。此村较所辟新村为大而名大新庄。每遇雨则多处欠收,村民祈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便建庙于村东古河道边,奉祀保民护国仁圣神武大帝关羽。是庙明建,清、民国间重修,为南向二进院落。1941年已将部分殿宇辟作本村初级小学校舍。1987年后作糕点车间。1993年后作铝合金制品厂。
   至2015年只余后院正殿,面阔三间,大式作法,硬山筒瓦,调大脊,排山勾滴,砖雕墀头,彻上明造,五架梁,方砖墁地,原隔扇改制为玻璃门窗,垂带式石阶三级,山尖有小幅工笔重彩壁画。东西耳房各一间,硬山,仰瓦灰梗;东西配殿各三间,硬山,元宝脊,近山五垄合瓦,余为仰瓦灰梗。庙前有古井一口。
   2015年修复后作为村史展览馆使用。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通州区文保牌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山门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目前一棵古槐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一进院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东配殿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西配殿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正殿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修复时尽量使用原有石材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村史展览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东耳房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西耳房




垡头村菩萨庙

       垡头村菩萨庙位于垡头村南北向主街北段西侧(公交张家湾垡头站下,西行1公里)。菩萨庙占地面积387平方米。
   垡头村于辽代地处延芳淀中,西北距浑河东分支(今凉水河)与潮白河(古运河)交会处张家湾较近。每值雨季,受两河泛滥侵害较大,故选择在村庄北部建造菩萨庙,请来观音大士保佑村民平安无事。但始建无考,现存者为清代建筑。1941年前院设作本村初级小学校。1958年,拆除前院建筑,后院为供销社占用至今。
   菩萨庙南向二进院落,周砌古钱纹瓦顶砖墙。山门、前殿及附属建筑无存,完整保存第二进院落。正殿五间,大式作法,硬山筒瓦调大脊与排山勾滴均后改修。前后廊,五架梁,彻上明造,后改玻璃门窗。石垂带砖踏跺,旋子彩画模糊。东西配殿各三间,小式作法,硬山,元宝脊,近山处各有合瓦五垄,余皆仰瓦灰埂,后改玻璃门,上下合步步锦窗。院内有古槐一株,主干粗裂,胸径96厘米,树冠荣阔,为国家二级古树。
   此庙只存后进院落,且后改颇多,然仍保持传统古建风貌,同时尚能反映古代农村信仰佛教的民风,记录了供销合作社的发展过程,标明了该村村域的扩展情况,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2017年修复后作为村史展览馆。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通州区文保牌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修复后山门及西侧围墙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围墙为保存下来的原物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山门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山门西侧倒座房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山门东侧倒座房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一进院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西厢房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东厢房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院内古槐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正殿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从正殿看山门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土桥菩萨庙

       土桥菩萨庙位于张家湾镇土桥村(公交站巨星桥北下车后北行80米,进入路东的土桥东区),村子经拆迁改造已成为居民楼,居民楼中间有一座不大的院落,是一座重修的观音庙,又称菩萨庙。院子外有一棵高大的老槐树,述说着寺庙的悠久历史。庙门前,竖立着一座三层六角铜质香炉,供香客们祈福。据居民讲:以前这座庙宇占地很大,因年久失修,旧村改造时被占用大部分,剩下的一座殿,开发商垒上院墙成了现在这样。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通州区文保牌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迎门照壁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观音殿对面照壁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观音殿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墙壁上镶嵌有村民捐资修庙碑

附录:土桥及镇水兽
 
       土桥村原有一座古桥,村庄以此得名。土桥是元代通惠河上的广利桥,独券平面石桥,桥身高大,下面可以通行运粮船。桥两侧各有三块花岗岩长条石的矮护栏,雕回形纹。 2004年修建六环路时,施工车辆把土卸在无水的旧河道内,使石拱桥的桥体被埋,这段河道被填平了,桥也被掩埋。石兽从雁翅上拆出来,仍卧于原址。现在,桥周围建起了居民小区,只能看到桥栏的最上部露出地面,还有一只镇水兽被留在7号居民楼旁的空地上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国家级文保碑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通惠河是当时南粮北运的主要通道。当通惠河水量不足时,南粮及贡物大多在大运河北端的张家湾码头下船,然后再通过陆路运抵京城和通州。为了便于通行,就在通惠河咽喉必经之地搭建了一座木桥,此桥因临近广利闸,也称其为广利桥。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通州区文保碑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土桥及镇水兽被铁栏杆围住保护起来,位于土桥7号楼旁。
   
       广利桥刚建成时,桥面为灰土填垫而成,旱时为土,雨时为泥,所以该桥也俗称为“土桥”,其所在的村庄也因此得名“土桥村”。明朝万历年间,将土桥改建成平面石桥,清朝乾隆年间又进行了重修。石桥为独券平面石桥,桥身高大。桥下可通行运粮船。桥两侧各有三块花岗岩长条石的护栏,雕回形纹。二百多年过去了,该桥也基本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桥栏的最上部露出地面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2004年修建六环路时,施工车辆把土卸在无水的旧河道内,使石拱桥的桥体被埋,这段河道也被填平了。石兽从雁翅上拆出来,仍卧于原址。现在,桥周围建起了居民小区,只能看到桥栏的最上部露出地面,还有一只镇水兽被留在居民楼之间的空地上。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423、通州区的寺庙(五)



目录

       

 

大成殿、佑胜教寺、紫清宫

静安寺、中山街关帝庙、三义庙、杨堤关帝庙

重兴寺正殿、曹氏祠、杨家洼菩萨庙、大稿村关帝庙

召里观音寺观音殿、管头村药王庙、葛渠关帝庙、 葛渠真武庙

灵佑宫、柴厂屯姑子庵、南堤寺西村天齐庙、三士庙

柳营关帝庙、大辛庄关帝庙、土桥菩萨庙、

北辛店真武庙、七佛寺、西马坊天齐庙

佑民观、宝光寺、垡头村菩萨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